外伤会引起白癜风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46606.html

热敷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中应用较广泛的特色疗法。热敷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行气止疼、祛风除湿等功效。

  热敷疗法适用病症很广,由风邪、寒邪、气滞、血瘀、寒湿等引起的“寒”、“痛”、“不通”等症状或疾病均可以使用热敷的方式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如痛经、落枕、颈椎病、腰腿疼痛、骨关节痛、神经痛、胃脘痛、腹痛、腹胀、腹泻、肌肉酸痛、缓解疲劳、四肢欠温或畏寒等等。

热敷相当于在补虚吗?

  热敷不是在补虚。热敷主要作用是温经活络、消炎散寒、缓解疼痛。

  中医学认为:“寒则收引,寒者,热之”;“不通则痛”。寒邪客于经脉、脏腑、四肢百骸之中,轻则不适,重则病至,热敷则是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其中“炅”字之意就是指“热”。

  在《灵枢·九针论》中云:“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其中“熨”,就是以药物热敷的疗法。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直达病所,使治疗更直接、有效。

  从现代医学来说,热敷这种物理疗法有升高患部温度,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等作用,因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热敷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淤血的吸收,这对缓解慢性炎症、止痛、消肿、加速病痛痊愈都有不错的效果。

  研究表明,温热刺激能活跃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促进机体各种物质的新陈代谢,对各种炎症反应皆有良好疗效。

  而且热敷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

可以用哪些方法热敷?

  采用热敷疗法的热源很多,简单如热毛巾、热水袋,或者使用盐、中药热敷,也可以是具有加热作用的治疗仪器及热敷袋、热敷垫等等。

  以下介绍两款简单、易操作的热敷方法:

  1、盐包热敷

  盐包,是采用用麻布或粗布缝制,内装粗盐。

  粗盐指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即天然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盐具有加热后不易冷却的特性,因此可以达到局部温暖的作用。

  用粗盐热敷不仅能让温热渗透体内,同时还能将体内的病气、寒气吸出来。盐包加热后可通过散热刺激和促进皮脂腺的分泌,排出体内的寒气和多余的水分,与颈肩、腰腿、骨关节相关的风、寒、湿、痹、痛等病证采用粗盐热敷法,可起到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

  正确使用盐包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每次使用前加热可将粗盐倒在锅中热炒,或使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4~5分钟,如果热敷包比较干燥,加热前应在外袋表面拍上少许水,然后再加热,这样袋子不容易烧,盐包使用一段时间后最好换新。

  在使用盐包热敷时,要小心避免被烫伤,盐包的温度以手背皮肤能耐受为宜,每天早、晚各敷1次,每次20~30分钟。

2、吴茱萸药包热敷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可温脾暖暖肾,具有温中、散寒、下气、开郁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证。

  《神农本草经疏》曰:“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吴茱萸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等,能穿透皮肤腠理,通过皮肤吸收后,可以明显刺激穴位和经络,直达病所。

  研究发现,吴茱萸有明确的抗菌效果,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可部分或间接地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能有效地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减轻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感染的发生,外敷可提高患者血清胃动素含量,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因此临床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便秘、尿潴留、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

  方法:

  取吴茱萸g装入布袋中,然后放人微波炉专用碗,中高火加热3分钟,至吴茱萸颜色转为咖啡色,外壳稍张开,并散发出芳香气味,药物适当冷却至合适温度即可热敷,起初药袋隔衣外敷,待患者自觉不烫且能耐受时紧贴皮肤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

  外敷时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烫伤,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不适。吴茱萸药包用的越久,药力挥发越多,效果就越差,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

热敷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中应用较广泛的特色疗法。热敷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行气止疼、祛风除湿等功效。

  热敷疗法适用病症很广,由风邪、寒邪、气滞、血瘀、寒湿等引起的“寒”、“痛”、“不通”等症状或疾病均可以使用热敷的方式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如痛经、落枕、颈椎病、腰腿疼痛、骨关节痛、神经痛、胃脘痛、腹痛、腹胀、腹泻、肌肉酸痛、缓解疲劳、四肢欠温或畏寒等等。

  热敷相当于在补虚吗?

  热敷不是在补虚。热敷主要作用是温经活络、消炎散寒、缓解疼痛。

  中医学认为:“寒则收引,寒者,热之”;“不通则痛”。寒邪客于经脉、脏腑、四肢百骸之中,轻则不适,重则病至,热敷则是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其中“炅”字之意就是指“热”。

  在《灵枢·九针论》中云:“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其中“熨”,就是以药物热敷的疗法。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直达病所,使治疗更直接、有效。

  从现代医学来说,热敷这种物理疗法有升高患部温度,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等作用,因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热敷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淤血的吸收,这对缓解慢性炎症、止痛、消肿、加速病痛痊愈都有不错的效果。

  研究表明,温热刺激能活跃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促进机体各种物质的新陈代谢,对各种炎症反应皆有良好疗效。

  而且热敷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

  可以用哪些方法热敷?

  采用热敷疗法的热源很多,简单如热毛巾、热水袋,或者使用盐、中药热敷,也可以是具有加热作用的治疗仪器及热敷袋、热敷垫等等。

  以下介绍两款简单、易操作的热敷方法:

  1、盐包热敷

  盐包,是采用用麻布或粗布缝制,内装粗盐。

  粗盐指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即天然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盐具有加热后不易冷却的特性,因此可以达到局部温暖的作用。

  用粗盐热敷不仅能让温热渗透体内,同时还能将体内的病气、寒气吸出来。盐包加热后可通过散热刺激和促进皮脂腺的分泌,排出体内的寒气和多余的水分,与颈肩、腰腿、骨关节相关的风、寒、湿、痹、痛等病证采用粗盐热敷法,可起到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

  正确使用盐包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每次使用前加热可将粗盐倒在锅中热炒,或使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4~5分钟,如果热敷包比较干燥,加热前应在外袋表面拍上少许水,然后再加热,这样袋子不容易烧,盐包使用一段时间后最好换新。

  在使用盐包热敷时,要小心避免被烫伤,盐包的温度以手背皮肤能耐受为宜,每天早、晚各敷1次,每次20~30分钟。

  2、吴茱萸药包热敷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可温脾暖暖肾,具有温中、散寒、下气、开郁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证。

  《神农本草经疏》曰:“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吴茱萸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等,能穿透皮肤腠理,通过皮肤吸收后,可以明显刺激穴位和经络,直达病所。

  研究发现,吴茱萸有明确的抗菌效果,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可部分或间接地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能有效地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减轻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感染的发生,外敷可提高患者血清胃动素含量,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因此临床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便秘、尿潴留、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等。

  方法:

  取吴茱萸g装入布袋中,然后放人微波炉专用碗,中高火加热3分钟,至吴茱萸颜色转为咖啡色,外壳稍张开,并散发出芳香气味,药物适当冷却至合适温度即可热敷,起初药袋隔衣外敷,待患者自觉不烫且能耐受时紧贴皮肤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

  外敷时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烫伤,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不适。吴茱萸药包用的越久,药力挥发越多,效果就越差,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

道家珍贵组方:

1)颈康热敷方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乳香,没药,木香各15克,桑枝30克。

用法:炒热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

功效:疏风通络,活血化瘀。适用于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2)透骨托敷剂

药物组成:透骨草12克,五加皮15克,五味子15克,山楂15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炮附子6克,花椒30克。

用法:将上述各药装入布袋内,扎紧,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钟,稍晾凉,托敷于颈背部,每次30分钟,每日托敷2次,每剂药连用4次,一般10日左右即可有明显好转。

功效:治疗颈椎骨质增生,舒筋展筋,缓解肌肉痉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胜湿,通络止痛。该方能一定程度地改善骨质增生所致的肌肉韧带牵张,周围神经、血管的牵拉、刺激、压迫等病理变化,因此,该药止痛效果明显,关节运动功能也能恢复。

3)增生热敷粉

药物组成:红花,桃仁,松香各6克,当归,生南星,生半夏各12克,生川乌,羌活,独活各9克,白芥子,冰片各3克,细辛,牙皂各45克,樟脑15克。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颈椎骨质增生。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炒,热熨患处,凉后继续加热,每次7~8小时,每天1次。

4)伸筋透骨粉

药物组成: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附子,海桐皮,千年健,威灵仙,桂枝,羌活,路路通,独活,麻黄,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布袋内,每袋克。用时将布袋加入水中煎煮30分钟,稍凉后,热敷于颈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5)吴茱萸粉

药物组成:吴茱萸克黄酒50毫升。

用法:将药末加黄酒拌匀,人锅中炒热,装入布袋中。布袋稍凉后热敷颈部,冷后再炒再敷,每次30分钟,每口2次。

功效: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尤其头痛、颈部疼痛剧烈者。

6)防风川芎散

药物组成:防风,川芎,当归,红花,赤芍,乳香,没药,牛膝,羌活及威灵仙等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放入纱布包中,缝好包口。将药包放入水中煮沸10分钟,取中药包,用毛巾包好放于患者颈部热敷20~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风寒型颈痛效果非常好。

7)葛根丹参散

组成:葛根40克,丹参,威灵仙,防风,荆芥,桑枝,桂枝,五加皮,当归各30克。

用法:煎药沸后,用毛巾蘸药水趁热冼敷颈肩部每次30~40分钟,每日2~3次。

功效:通络活血止痛。适用于颈椎病颈肩麻木疼痛。

8)透骨五加散

组成:透骨草12克,五加皮,五味子,山楂各15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赤芍,生地黄各12克,羌活,独活各10克,防风10克,炮附子6克,花椒30克。

用法:上药装布袋内,扎紧袋口,水煎15分钟,托敷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剂可用2日。

功效:活血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颈、背、腰部疼痛不舒、活动障碍等。

9)葛根蒲公散

组成:葛根20克,蒲公英20克,老鹳草20克,生姜12克。

用法:捣烂敷贴患处。

功效:清热祛湿通络。

10)威灵仙散

组成: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黄柏,大黄,赤芍,红花,冰片各2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炒成糊状,装入2个棉布袋中,置锅中蒸热,敷患处,热度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药袋可使用数次。

功效:适用于寒湿痹阻型颈椎病。

11)自然铜散

组成:桃仁15克,红花15克,透骨草15克,苏木15克,川椒15克,威灵仙15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川芎15克,当归20克,木瓜15克,延胡索20克,自然铜20克,川乌15克,防风15克,粉葛根15克,桑枝15克,路路通15克。

用法:每次2剂,共研粗末备用。用白棉布缝制两个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布袋,将研成粗末的中药分别装入其中后,将袋口缝住。用凉水将两袋药浸湿,放在蒸笼上蒸40分钟后,备用。先取一药袋,在其表面洒白酒50克,用干毛巾叠数层垫于患处(不烫为度),将药袋放在毛巾上热敷,用塑料薄膜覆盖在药袋表面,以减少散热。待药温降至40度时,撤去毛巾,将药袋直接敷于患处。药袋凉后,再换另一袋以同样方法热敷,两袋交替使用,每天1~2次,每次50分钟。

功效:适用于风湿痹阻型颈椎病。

热敷时要注意什么?

  热敷袋在加热时,一定要恒温加热。

  为达到最好疗效,热敷袋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更新。

  热敷时,应根据自身承受热量的限度,不要过热,以防烫伤,可先用毛巾垫,再进行敷疗。

  老年人对温度反应迟钝,应避免过于高温热敷。

  糖尿病、中风瘫疾等血液循环不好或感觉不灵敏的患者,热敷时,应随时检查局部皮肤的变化,如发红、起泡时,应立即停止。

  当热敷部位有破损等“开放性伤口”时,不可进行热敷。

  运动损伤早期,要先冷敷或冰敷,24小时内不能热敷。因热敷会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出血增加、血肿增大。而受伤24小时后热敷,可加速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热敷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可达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若热敷出现烫伤情况,可外用烫伤膏,并停止热敷,医院处理,避免感染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jb/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