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   免费订阅!

五角枫(一般指色木槭)

色木槭是槭树科,椒树属的落叶乔木。高达15-20米,树皮粗糙,常纵裂,灰色,稀深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细瘦,无毛,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色,具圆形皮孔。冬芽近于球形,鳞片卵形,外侧无毛,边缘具纤毛。

叶纸质,基部截形或近于心脏形,叶片的外貌近于椭圆形,长6-8厘米,宽9-11厘米,常5裂,有时3裂及7裂的叶生于同一树上;裂片卵形,先端锐尖或尾状锐尖,全缘,裂片间的凹缺常锐尖,深达叶片的中段,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除了在叶脉上或脉腋被黄色短柔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主脉5条,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微凸起,侧脉在两面均不显著;叶柄长4-6厘米,细瘦,无毛。

花多数,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多数常成无毛的顶生圆锥状伞房花序,长与宽均约4厘米,生于有叶的枝上,花序的总花梗长l-2厘米,花的开放与叶的生长同时;萼片5,黄绿色,长圆形,顶端钝.形,长2-3毫米;花瓣5,淡白色,椭圆形或椭圆倒卵形,长约3毫米;雄蕊8,无毛,比花瓣短,位于花盘内侧的边缘,花药黄色,椭圆形;子房无毛或近于无毛,在雄花中不发育,花,柱无毛,很短,柱头2裂,反卷;花梗长1厘米,细瘦,无毛。

翅果嫩时紫绿色,成熟时淡黄色;小坚果压扁状,长1-1.3厘米,宽5-8毫米;翅长圆形,宽5-10毫米,连同小坚果长2-2.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钝角。花期5月,果期9月。

稍耐阴,深根性,喜湿润肥沃土壤,在酸性、中性、石炭岩上均可生长。萌染性强。干旱山坡,河边,河谷,林缘,林中,路边,山谷栎林下,疏林中,谷水边,山坡坡阔叶林中、林缘、阴坡林中,杂木林中。

色木械叶色、叶型变异丰富,其中秋季紫红变色型红叶期长、观赏性强。及具开发前景。能吸附烟尘及有害气体,分泌挥发性杀菌物质,净化空气。其树皮灰棕色或暗灰色,单叶对生,叶片五裂,花序顶生,花叶同放,树姿优美,叶色多变,是城乡优良的绿化树种。其树体含水量较大,而含油量较小,枯枝落叶分解较快,不易燃烧,也是理想的防火树种。该种分布很广,木材坚硬、细致,有光泽,可供家具、乐器、仪器、车辆、建筑细木工用材。是北方重要秋天观叶树种,叶形秀丽,嫩叶红色,入秋又变成橙黄或红色,可做园林绿化庭院树、行道树和风景林树种。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各省。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蒙古、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色木槭并集中分布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

色木械有弯翘、大翘、岷山、三尖、海岛、毛芎、理光、粉绿、帝释峡、鬼色木械等众多变种和亚种。

皂荚

(豆科植物)

皂荚(学名:GleditsiasinensisLam.),又名皂荚树、皂角等,属蔷薇目,豆科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厘米,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厘米;小叶(2)3-9对,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12.5)厘米,宽1-4(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毫米,被短柔毛。

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0毫米;花梗长2-8(10)毫米;花托长2.5-3毫米,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状披针形,长3毫米,两面被柔毛;花瓣4,长圆形,长4-5毫米,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长2.5毫米;两性花:直径10-12毫米;花梗长2-5毫米;萼、花瓣与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长4-5毫米,花瓣长5-6毫米;雄蕊8;子房缝线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数湖北标本子房全体被毛),柱头浅2裂;胚珠多数。

荚果带状,长12-37厘米,宽2-4厘米,劲直或扭曲,果肉稍厚,两面臌起,或有的荚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长5-13厘米,宽1-1.5厘米,弯曲作新月形,通常称猪牙皂,内无种子;果颈长1-3.5厘米;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毫米,宽8-9毫米,棕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2月。

性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及深厚肥沃适当的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

皂荚的生长速度慢但寿命很长,可达六七百年,属于深根性树种。需要6-8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结果。但是其结实期可长达数百年。

皂荚树为生态经济型树种,耐旱节水,根系发达,可用做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皂荚树耐热、耐寒抗污染,可用于城乡景观林、道路绿化。皂荚树具有固氮、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综合价值,是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用皂荚营造草原防护林能有效防止牧畜破坏,是林牧结合的优选树种。

产中国多省区。生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米。常栽培于庭院或宅旁。木材坚硬,为车辆、家具用材;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嫩芽油盐调食,其子煮熟糖渍可食。荚、子、刺均入药,有祛痰通窍、镇咳利尿、消肿排脓、杀虫治癣之效。

柳树

柳树是一类植物的总称:旱柳、腺柳、垂柳。柳属多为灌木。柳树有多种,中国有种,个变种和33个变型。落叶乔木或灌木,芽鳞1枚,雌雄异株,雄蕊2、3、5或多数。蒴果,2裂。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主要树种有旱柳(高约20m、胸径80cm)、垂柳(高约18m)和白柳(高约30m,胸径1.5m)。

柳属的形态特征如下: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叶互生,稀对生,通常狭而长,多为披针形,羽状脉,有锯齿或全缘;叶柄短;具托叶,多有锯齿,常早落,稀宿存。葇荑花序直立或斜展,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稀后叶开放;苞片全缘,有毛或无毛,宿存,稀早落;雄蕊2-多数,花丝离生或部分或全部合;腺体1-2(位于花序轴与花丝之间者为腹腺,近苞片者为背腺);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无柄或有柄,花柱长短不一,或缺,单1或分裂,柱头1-2,分裂或不裂。蒴果2瓣裂;种子小。多暗褐色。

柳树属于广生态幅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广,喜光,喜湿,耐寒,是中生偏湿树种。但一些种也较耐旱和耐盐碱,在生态条件较恶劣的地方能够生长,在立地条件优越的平原沃野,生长更好。一般寿命为20~30年,少数种可达百年以上。一年中生长期较长,发芽早,落叶晚。

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蜀鱼凫王封树定界。柳树在中国北方常用来营造头木林,民众采用头木作业法周而复始地获取薪材或编织材料,是我国古人最早认识并大量栽植的树种之一。柳树耐寒,耐涝,耐旱,喜温暖至高温。在我国古代素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古代种树有寓意。在古代也有折柳送别的习惯。

柳树树形优美,放叶、开花早,早春满树嫩绿,是北温带公园中主要树种之一。如垂柳和朝鲜垂柳,有纤细下垂的枝条,如眉的柳叶。多种灌木柳树,耐修剪,可培育成各种形状灌丛或作绿篱。园林景观中的水边绿化以柳树最宜,还有许多优美的柳树有待开发,如大叶柳,叶大,似木兰,枝紫红,花穗长大,呈红黄色,雌株花柱与柱头红色,也很美观。另外还有20余种高山小柳树,植株高仅5~30cm,枝条匍匐或直立,扭曲,形态各异,寿命长,易成活,是制作园林盆景的好材料。常用于园林观赏,小区,园林,学校,工厂,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树枝展向四方,使庭院青条片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实为美化庭院之理想树种。对空气污染及尘埃的抵抗力强,适合于都市庭园中生长,尤其于水池或溪流边。

紫叶李

紫叶李,别名:红叶李,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原产亚洲西南部,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叶常年紫红色,著名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背景。尤其是紫色发亮的叶子,在绿叶丛中,像一株株永不败的花朵,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多分枝,枝条细长,开展,暗灰色,有时有棘刺;小枝暗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先端急尖,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紫红色,有时鳞片边缘有稀疏缘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极稀椭圆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钝锯齿,有时混有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微下陷,下面颜色较淡,除沿中脉有柔毛或脉腋有髯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中脉和侧脉均突起,侧脉5-8对;叶柄长6-12毫米,通常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无腺;托叶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边有带腺细锯齿,早落。

花1朵,稀2朵;花梗长1-2.2厘米。无毛或微被短柔毛;花直径2-2.5厘米;萼筒钟状,萼片长卵形,先端圆钝,边有疏浅锯齿,与萼片近等长,萼筒和萼片外面无毛,萼筒内面有疏生短柔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匙形,边缘波状,基部楔形,着生在萼筒边缘;雄蕊25-30,花丝长短不等,紧密地排成不规则2轮,比花瓣稍短;雌蕊1,心皮被长柔毛,柱头盘状,花柱比雄蕊稍长,基部被稀长柔毛。

核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长宽几相等,直径1-3厘米,黄色、红色或黑色,微被蜡粉,具有浅侧沟,粘核;核椭圆形或卵球形,先端急尖,浅褐带白色,表面平滑或粗糙或有时呈蜂窝状,背缝具沟,腹缝有时扩大具2侧沟。花期4月,果期8月。

紫叶李喜阳光、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对土壤适应性强,不耐干旱,较耐水湿,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黏质中性、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不耐碱。以沙砾土为好,粘质土亦能生长,根系较浅,萌生力较强。

紫叶李原产新疆,生长于山坡林中或多石砾的坡地以及峡谷水边等处,海拔-米。中亚、天山、伊朗、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均有分布。原产亚洲西南部,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

版权说明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待续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贵阳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ls/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