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林邑记》(《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说郛卷六十一下》)上说:“槟榔树大,围丈余,高十余丈,皮似靑铜,节如桂竹,下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开破,仰望眇眇,如插蕉丛于竹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子,家有数百树,云疎如坠绳也。”林邑,古国名,象林之邑的省称,故地在今越南中部。秦汉时,为象郡象林县地。东汉末,象林功曹之子区连自立为王。

《林邑记》何人所作?有人以为作者已佚名。有人则认为作者是西汉武帝的近臣东方朔。东方朔博学广闻,滑稽多智,如果《林邑记》确为其所作,可见早在我国西汉时就对槟榔树有注意有记载。但该书未谈到槟榔能不能吃以及怎么吃,不知是当时能吃而未记载还是如何,不过,以东方朔的才智不应疏忽至此。

汉代有个叫喻益期的人,曾写有一篇文章,详细地描写了槟榔树的形状习性,文章说:“槟榔信南越之可观,子既非常,木亦特异,大者三围,高者九丈,叶聚树端,房构叶下,华秀房中,子结房外,其擢穗似禾,其缀实似穀,其皮似桐而厚,其节似竹而穊,其中空,其外劲,本不大,末不小,上不倾,下不邪,调直亭亭,千百若一,步其林则寥朗,庇其阴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性不耐霜,不得北殖,必当遐树海南,辽然万里,弗遇长者之目,自令恨深。”

我国古代除开医书药书提到过槟榔外,还有字书、类书等古人所撰典籍,在自己的相关篇章中提到过槟榔。三国魏时有个学者叫周成,他在自己所撰写的《周成杂字》中说,“槟榔,果也,似螺,可食。”周成是何许人也?史籍未详载,至少可推断他不是医学药学家,因为他的书提到槟榔时,文字寥寥无几,而且未说明槟榔的作用、价值,仅从外形上作了“似螺”的介绍。不过,也就是在这寥寥几字中,告诉了我们:国人嚼食槟榔的历史不短呵。

其它:

⒈《南方草木状》: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调直亭亭,千万若一,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脉)开破,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肤,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消谷。出林邑。

⒉《雷公炮炙论》:凡使槟榔,取好存坐稳、心坚、文如流水碎破、内文如锦文者妙。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

⒊陶弘景:槟榔有三、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核亦有大者名猪槟榔;作药皆用之。又小者,俗人呼为槟榔孙,亦可食。

⒋《纲目》:大腹子出岭表、滇南,即槟榔中一种腹大形扁而味涩者,不似槟榔尖长味良耳,所谓猪槟榔者是矣。盖亦土产之异,今人不甚分别。按刘恂《岭表录》云,交、广生者,非舶上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白嫩及老,采实啖之,以扶留藤、瓦屋子灰同食之,以祛瘴疠,收其皮入药,皮外黑色,皮内皆筋丝如椰子皮。又《云南记》云,大腹槟榔每枝有三、二百颗,青时剖之,以一片蒌叶及蛤粉卷和食之,即减涩味。观此一说,则大腹子与槟榔可通用,但力比槟榔稍劣耳。

⒌《本草新编》:槟榔,味辛、苦,气温,降,阴中阳也,无毒。入脾、胃、大肠、肺四经。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杀三虫,治后重如神,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若服之过多,反泻胸中至高之气。善消瘴气,两粤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损真气,劝人调胃,而戒食槟榔。此亦有见之言,然而非通论也。岭南烟瘴之地,其蛇虫毒瓦斯,借炎蒸势氛,吞吐于山巅水溪,而山岚水瘴之气,合而侵人,有立时而饱闷晕眩者。非槟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槟榔感天地至正之气,即生于两粤之间,原所以救两粤之人也。

槟榔药方选录

1.治寸白虫:槟榔二七枚,治下筛,水二升半,先煮其皮,取一升半,去滓纳末,频服,暖卧,虫出,出不尽,更合服,取瘥止,宿勿食,服之。(《千金要方》)

2.治小儿寸白虫久不愈:槟榔二枚(为末),猪牙皂角三梃(烧),苦楝子五枚(为末),上件药,同研为散,每服,空心煎苦楝根皮汤调下半钱。(《圣惠方》槟榔散)

3.治诸虫在脏久不瘥者:槟榔半两(炮)为末,每服二钱,以葱、蜜煎汤调服一钱。(《圣惠方》)

4.治蛔虫攻痛:槟榔二两,酒二盏,煎一盏,匀二次服。(《食物本草》)

5.治食积满闷成痰涎呕吐:槟榔、半夏、砂仁、萝卜子、麦芽、干姜、白术各二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6.治心脾疼: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槟榔人的愿景:

“槟榔人”专注于槟榔行业权威信息的发布,连接槟榔企业与槟榔经销商的桥梁,搭建槟榔销售人员与槟榔爱好者沟通平台,共同推进槟榔行业多元化发展。

联系-

投稿邮箱:1330

qq.







































白癜风怎么治好
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ls/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