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种中草药皂角
中科医院专家 http://m.39.net/pf/a_4487536.html 皂角别名: 皂荚 悬刀 鸡栖子等 植物识别 落叶乔木。树干及枝有单生或分枝的刺,刺粗壮,红褐色。偶数羽状复叶;小叶3~8对;小叶片近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杂性;花萼钟状,裂片4;花冠左右对称,淡黄色,花瓣4,卵形或椭圆形;雄蕊6~8枚;子房条形,胚珠多数。荚果长条形,扁平,表面红棕色或紫黑色,有光泽,被白色蜡质粉霜。种子多数,长椭圆形,扁平,红褐色,有光泽。花期5月,果期9~10月。 中药识别 本品呈扁长的剑鞘状。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被灰色粉霜,擦去后有光泽,种子所在处隆起。基部渐窄而弯曲,有短果柄或果柄痕,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线,质硬,摇之有声,易折断,断面黄色,纤维性。种子多数,扁椭圆形,黄棕色至棕褐色,光滑。气特异,有刺激性,味辛辣。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角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集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选购贮藏:以肥厚、饱满、质坚者为佳。置干燥处,防蛀。 现代研究:有祛痰、兴奋子宫等作用。 性味归经: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咳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 用法用量:研末服,1~1.5g;亦可入汤剂,1.5~5g。外用适量。 用药禁忌:内服剂量不宜过大。非顽疾证实体壮者慎用。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血向者忌用。 常用附方 ①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角克(刮去皮,用酥炙)末之,蜜丸梧桐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皂荚丸) ②治小儿毒气攻腮赤肿:皂角(去核)60克,天南星(生用)6克,糯米一合为末。上为细末,姜汁调涂。(《普济方》) ③治食诸鱼骨鲠,久不出:以皂荚末少许吹鼻中,使得嚏,鲠出。(《圣惠方》) ④治便毒痈疽:皂角(长一尺以上)一条,捶碎,法醋煮烂,研成膏敷之。(《直指方》) ⑤治大小便不通,关格不利:烧皂荚,细研。粥饮下9克,立通。(《政类本草》引孙真人方) (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ls/4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招募会员,赠品欣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