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耳光扒衣服,13岁女孩被虐10小时,
“ 每个家长都应该负起责任,教育自己孩子别欺负人,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派妈 ”作者 主创团·居潇潇 来源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1有些孩子,比恶魔更可怕。最近的一则新闻,又一次证明了这个可怕的观点。4月8日凌晨,厦门官方通报了一起未成年人暴力事件。13岁的女孩小文,遭到了4名同龄人的残忍虐待,经历了扇耳光、用脚踹、辱骂扒衣服种种羞辱。小文自述,这场施暴,历时长达10多个小时,中间几次辗转场地,还被拍成了视频。小文一进门,一名女生就上前,十几个耳光一下接一下全落在了小文脸上。随后,另外几个女生也蜂拥而上,揪耳朵、拽头发、各个角度扇耳光……小文不断求饶,换来的却是更加疯狂的打击。女生直接一脚踹向小文腹部,轮番上阵的拳打脚踢,小文的鼻子、耳朵很快开始流血。更让人震惊的是,几名施暴者,叫来男生,将小文拖到小区草地,扒光衣服,做出不雅行为,拍下裸露视频……小文妈妈说,刚看到女儿的时候,都不认识她了,遍体鳞伤,全身是血,脸肿得是平常的一倍大。在派出所,小文妈妈崩溃质问施暴者,他们却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做完笔录后,抬手挺胸走出了派出所。最可怕的是,施暴者把侮辱女孩的视频,发给了女孩妈妈,在网上肆意传播,以此为乐。警方通报显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年纪最小才12岁,最大也不过16岁。这一切的起因,只是他们怀疑女孩背后骂人。一场怀疑,就这么演变成了集体施暴,多么任性,多么荒谬,却又多么现实。孩子,一旦任性妄为起来,造就的恶比成年人还可怕。2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分析了很多青少年犯罪群体后,发现这些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孩子,都很任性。她讲了一起未成年人的绑架案,4个嫌疑人都未成年,平时厌学、逃学,胡作非为。一来,没有学校和家长管束的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底线;二来,他们自认没有成年,哪怕杀了人,也不会被怎么样。抱着这样任性而又无法无天的心态,他们定了个犯罪目标:绑一位认识的同学,勒索钱财。他们蹲守在学校门口,绑架目标出现了,但对方很快被家长接走。他们随即换了新目标,只因为四人之一认识对方,“家里是干部,比较有钱”。受害者对同学毫无防备,轻易就被骗走并绑架,四人随即勒索万元赎金。最后,赎金没有到手,四人残忍地杀害了人质。一直到这四个孩子被逮捕、被判刑,他们依然对一切不以为然。甚至,当他们逃过死刑,走出法庭时相视而笑。后来,李玫瑾教授分别对四人进行了谈话。她问其中的主犯,为什么不上学。对方头一歪,脸一扬,吊儿郎当地回一句:上学没劲。而当被问到,不学习有没有考虑过以后,这个主犯依然满不在乎地回答:那么远的事儿,没考虑过。四人的情形,大同小异。据此,李教授给出了她的判断,这几个人都有同一个问题: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得要什么。他们任性地决定自己的人生,任性地漠视最基本的公序良俗,任性地以为能承担所有责任。极度任性的孩子,没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又不受外界的约束。往往会非常固执,不服管,不听劝,认为天下没有自己做不了的事。只要是他们想做的事,不管对错,不论是非,也不管有益还是有害,可行不可行,就非得做不可。这样的孩子,与出笼猛兽无异。3任性的孩子,他们往往以自我为是世界的中心,极度自私自利。伤人,也最终会伤己。知乎网友三倍氢二氧一分享过自己的经历。她和怀孕四个月的嫂子在家,前来做客的亲戚家孩子居然狠狠推了孕妇一把,多亏她及时架住嫂子,才没有导致惨祸发生。而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推人”时,已经四年级的男孩满不在乎地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她会不会也流产。”一句话,就把这个男孩骨子里对生命、对规则的漠视暴露无遗。因为任性,他就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管他人死活,动手伤人。这样的性子如果不加管教阻止,后果不堪设想。央视法制节目《夜线》有一期叫“溺爱下的悲剧”。犯罪嫌疑人张某从小就是家里的中心,他上面有两个姐姐,全家老小对他百依百顺。在张某心里:只要是自己想要办的事情,或是想要的东西,妈妈和两个姐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办。在学校和别人打架了,回家也不用担心会被责备。嫉妒同学有新自行车,那就硬要抢过来。对方不愿意,那就拿起砖头砸伤对方。一次次得手,一次次被妈妈纵容,让张某越发任性。想要证明自己有“胆量”,就当街抢劫了女孩钱包,抢完后还洋洋得意,把赃物甩在众人面前炫耀。最终被警方逮捕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张某才意识到,自己的任性妄为,原来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家里为了张某赔了一大笔钱,家庭变得穷困潦倒。张某的父母亲,因为钱,也因为孩子,互相埋怨,最后怒而离婚。好好的一个家,分崩离析。任性带来的为所欲为、不计后果、自私自利,会如同一颗炸弹,静悄悄埋在那里。一旦爆发,伤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最亲近的人。4卢梭认为,家长过分放任、迁就孩子,就会助长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强化他们的为所欲为。想要避免养出一个“任性妄为”的孩子,根本的方法,就是尽早管教。1、趁孩子小,学会对他说“不”克制孩子的任性,从拒绝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开始。这方面,李玫瑾提出的“四要四不要”很有参考价值。“四不要”,指的是不要骂,不要打,不要说教,不要走开。“四要”,是要说出“不”的道理,要摆出你的态度,要贯彻始终,要表示出自己的关爱。李教授举了个例子,小女孩看到冰淇淋闹着要买,爸妈不同意,她就当街哭闹。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把孩子尽快带回家,或找到一个独立的僻静场所。不打不骂,也不给孩子讲道理说教,就陪在孩子身边,正常看着孩子哭闹。孩子看到自己的苦闷没有反应,就会慢慢恢复理性,等情绪平复一些,父母再给孩子适当关怀,告诉她哭闹解决不了问题。当你给孩子传递出“任性是解决不了问题”,他们自然会慢慢放弃遇事不依不饶、任性哭闹的行为习惯。2、培养孩子的底线意识有所为,有所绝不能为。孩子不是天生就懂事的,年幼的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要经过多次试错、反复纠正才能形成。这时,给孩子的行为举止划出“底线”,就成了重中之重。古话说,慈母多败儿,任性的孩子背后,也总有个骄纵溺爱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一再退让,会让孩子从小就失了分寸。家庭教育中,要想培养底线意识,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的。小到尊重他人、借东西要按时归还,大到不撒谎骗人、不作恶害人。尽早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原则性问题,什么是底线。有些事情不会因为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而有所改变,他们才能不逾矩,不任性。5我们常说,好的教育,一定是温柔而坚定的。温柔,是为了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在他们身后,无条件接纳爱护他们。而坚定,是为了早早地划出底线,立下规矩。让孩子在面对现实世界的风霜雨雪之前,先在家庭教育中形成足够强韧的内核。有人说,你不教育孩子,社会会狠狠地教育他。所谓任性,最终埋单的,是孩子自己。为人父母,我们最希望的,不过是养出一个正直、善良、爱自己也爱世界的孩子。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愿每个父母,都能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孩子最需要的教育,这才是真正对孩子负责。*作者:主创团·居潇潇。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亲子优选限时团购 孩子读得懂、记得住的《资治通鉴》来了 以对话形式呈现历史场景个历史故事,余张精美版画滋养文学、艺术细胞,提升领导力、思辨力一套5册,团购仅需49元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ls/6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手工皂的前世今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