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1630
白癜风的偏方 http://pf.39.net/bdfyy/zjft/160311/4785537.html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16-30)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夜 夏夜呦,竟是如此迷人。 快看萤火虫,发着闪闪烁(shuò)烁的蓝光,一团团、一簇(cù)簇,在田野上,在小路旁,在小河边……啊!大地是萤火虫的舞台,任它们尽情地跳舞,莫不是天际中星星撒落到人间? 又一阵晚风吹过,是海潮在低吟,还是松涛在呼唤?原来,那是千万株大叶杨被萤火虫那轻柔动人的舞姿所吸引,发出了欢乐的笑声:“哗——哗——” 再仔细一听,青蛙在水稻田野纵情地歌唱,小虫儿在玉米地里呼唤伙伴,蚯蚓钻在地底下说悄悄话,还有那草丛中的蛐蛐儿,像是在唱歌,又像是在弹琴。歌声阵阵,琴声悠(yōu)悠…… (1)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团团______、______、______ 例:闪闪烁烁______、______、______ (2)夏季的夜晚是______的,这一特点是作者通过描写______这些事物表达出来的。 (3)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夏夜的______。从文中找出一句能表达这种感情的话,用“______”标出来。 (4)文中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请各摘录一句抄在横线上。______ 17.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______ ①指缝隙严密闭合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读了这段文字我知道了,瓢虫有两种,一种吃蚜虫,是______;一种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_,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鲁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1)这段描写语言生动,作者用______、______来描写菜畦和桑葚,用______、______来形容黄蜂和叫天子,这是分别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生动而形象的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表现了自由快乐的儿童生活乐趣。 (2)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划线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______。“这里”指______。 (4)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请用横线画出来。 (5)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哭——______闲——______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如果……就…… ①______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______不一样。 ②______小红平时上课注意听讲,______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3)老师说的话中哪句话最重要? (4)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读一读,回答问题。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1)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 (2)填一填。 一______乌鸦一______石子 (3)“渐渐”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①轻轻②慢慢 (4)乌鸦把______放进瓶子里,水面______,它就喝着水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自然之道(片段)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鱼贯而出:______ 愚不可及:______ (2)什么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请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相应的句子。 (3)那只先出来的幼龟是龟群的“______”,它的任务是______。因 为______,所以龟群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蹬到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照样子,写一写。 例:甩甩尾巴:______、______ 例:试一试:______、______ (2)用“——”画出妈妈说的教育意义深远的一句话。 (3)用“______”画出小松鼠说的话。 (4)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3.课文在线。(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藏有敦煌壁画的莫高窟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同()、()及()等世界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象征。 (1)把文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近词。 瑰宝______创造______ (3)文中画“______”的部分,前后是()关系。 (4)用自己的话说一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身边的文化古迹。 ______ 2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材料二: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1)阅读材料一,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三般:______。 ②平生:______。 (2)阅读材料一,找出文中表示时间非常短促的词语:______;我知道这样的词还有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一,老虎抓人主要靠三招: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老虎的三招,只用了一个办法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4)阅读材料二,发挥想象,填空。 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说:______。”有的说:“______。”还有的说:“______。” (5)通过阅读材料一,二,说说你对《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印象。 25.仔细听,认真想,完成小题。 (1)短文是围绕()写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6.课文在线。(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你妈妈和我都觉得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很久以前就已决定死后捐赠自己的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1)给下列空缺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______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______你妈妈和我都觉得______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______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______ (2)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 近义词:健康______捐赠______ 反义词:平静______给予______ (3)用“______”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文章最后一句话写到“最重要的一课”,我们从这最后一课中受了什么教育? ______ 27.读一读,回答问题。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1)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 (2)小蜗牛去的时候是______季,到的时候是______季,从这里可以看出蜗牛爬得可真______。(填序号) ①快②慢 2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动脑筋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有一天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子,在绳子一头拴了块石头,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说:“这孩子爱动脑筋。好,我就收你做徒弟吧!”原来,老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华佗是古代的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头______桑叶______绳子 (3)在文中找出几个带“扌”的字,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爷爷为什么只收华佗做徒弟,而不收其他的孩子______ ①因为华佗比其他孩子会摘桑叶。 ②因为华佗爱动脑筋。 ③因为老爷爷是华佗的爷爷。 2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年,俄(é)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看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不久,就跟着妈妈回俄国了。 春天,儿子栽下的花全开了。高尔基看着窗下怒(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意思是这样的: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xū)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照样子,写一写。 例:“给”永远比“拿”愉快。 ______永远比______。 (2)高尔基的儿子在看望爸爸时做了什么事? (3)高尔基认为儿子在岛上留下的美好的东西是:______。 (4)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30.学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ls/7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 下一篇文章: 第18课一颗小桃树七年级语文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