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免费订阅更多中医药资讯

梓白皮Zibaipi

梓白皮

梓白皮,味苦寒。主热,去三虫。叶,捣敷猪创。饲猪,肥大三倍。生山谷。

梓白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文献均有记载,现代教科书和《药典》未收载。

1经文要义

梓白皮:系紫葳科植物梓CatalpaovataG.Don.的根皮或树皮。我国南北各地均产,资源极为丰富,其根、木材、叶、果实均供药用,现代教科书和《药典》均未收载。民间广泛用于肝、胆和肾病疾患。其叶为极好的养猪饲料。

主热:“热”,在中医领域有三种解释。

一指热邪。在六淫中与火同一属性的致病因素。《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九·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热伤气,寒胜热。”

二指热证。辨证的八纲之一,各种原因引致阳气亢盛的病证。《黄帝内经素问》卷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三指中医治疗方法,属温法或祛寒法。《黄帝内经素问》卷二十二·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热之……”

四为治病药物之寒、热、温、凉、平五性(气)之一,指热性(气)。

去三虫:参阅“蚯蚓”经方要义之“去三虫”解。

叶,捣敷猪创:应是最早兽医的外治法。

饲猪,肥大三倍:指用梓树也,用于养猪的饲料。

2药物解读

梓白皮,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植物梓CatalpaovataG.Don.的树皮。

梓白皮——紫葳科Bignoniaceae.

性寒,味苦。归胆、胃经。

清热,解毒,杀虫。治疗时病发热,湿热黄疸,反胃,皮肤瘙痒,疥疮等。

鉴别要点

梓白皮呈块片状,大小不等,皮片多呈卷曲状,外表栓皮层棕褐色,皱缩,具不明显的皮孔,有小支根脱落的痕迹。栓皮层易脱落,内表面黄白色,平滑细致,有细小的网状纹理,断面不整齐,呈纤维状,性微,味苦、涩。

按:梓白皮,目前市面上无该品种,医院药房调配,但在民间广泛应用,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国内外对其研究成果颇多。关于梓白皮与桑白皮临床应用区别点可参阅《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与应用研究》(P23-26):梓白皮与桑白皮。

拓展阅读——张仲景使用梓皮情况

仲景用梓白皮,仅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一方。用量一升。

仲景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心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中梓白皮清热利湿。正如黄元御所云:“梓白皮苦寒清利,入胆胃而泄湿热,湿热消则黄自退。”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解:“生梓白皮苦寒清热除湿以退黄……惟梓白皮药肆不备,可代以桑白皮,或再加茵陈。”此说不妥,易造成后学者误解。桑白皮和梓白皮基原、性味、归经、临床性效迥别,梓白皮在我国资源极为丰富,苦寒,清热除湿退黄,决不能用桑白皮代替。《订正伤寒论》指出:“无梓白皮,以茵陈代之。”其说可取。

临床药师、临床医师注意事项

★大皂角(即本草文献所载“皂荚”)与猪牙皂其植物基原完全相同,为豆科Leguminosaez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成熟果实为皂荚,成熟不育果实为猪牙皂。在古代同等入药,而且前人认为“多脂者为佳”即指肥皂荚。亦有人认为其功效不及猪牙皂。现在药理学研究,皂荚和猪牙皂含相同化学成分和相同药理作用,其薄层色谱图亦完全相同。

★皂角果实呈长扁而宽的条形或鞘状,稍显弯曲,长10~35cm,宽2~4cm,厚0.8~1(1.5)cm。表面红褐色至黑褐色,被灰色腊粉,擦去腊粉后显光泽。两端略尖,种子所在处隆起,有短果柄或果柄断痕,基部渐狭而略弯曲,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纹。质硬,破开后果皮断面显黄色,纤维性,内含多数扁椭圆形的种子,种子外皮黄棕色而光滑,质特硬。气特异,有强烈刺激性,嗅其粉末则打喷嚏,味辛辣。

3名著论选

梓白皮,无毒,主治目中患。皮主吐逆胃反,去三虫,小儿热疮,身头热烦,蚀疮。汤浴之,并封薄散敷。嫩叶,主烂疮也。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

梓白皮,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热毒,去三虫。梓楸同类;梓,从辛,楸,从秋,禀金气也。气味苦寒,禀水气也。禀水气,故主治热毒。禀金气,故主杀三虫。阳明篇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治之,内用梓白皮,义可知矣。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

梓白皮,苦寒无毒,根去外黑皮用。《本经》治热毒,杀三虫。梓皮苦寒,能利太阳、阳明经湿热。仲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之,其治温病复伤寒饮变为胃啘者,煮汁饮之,取其引寒饮湿邪下泄也。

——清·张璐《本经逢原》

生梓白皮,味苦、性寒。入足少阳胆、足阳明胃经。泻戊土之湿热,清甲木之郁火。《伤寒》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之治阴病,瘀热在里而发黄者,以其清胃胆上逆之瘀热也。

太阴土湿,胃气逆行,胀满不运,壅碍甲木下行之路。甲木内侵,束逼戊土,相火郁遏,湿化为热,则发黄色,以木主五色,入土化黄故也。梓白皮苦寒清利,入胆胃而泻湿热,湿热消则黄自退。

胆胃上逆,浊气熏冲,则生恶心呕秽之证;湿热郁遏,不得汗泄,则生疥痤癣痱之病。其诸主治,清烦热,呕吐,洗癣疥,除瘙痒。

——清·黄元御《长沙药解》

×

整理: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张德鸿

“本文摘自祝之友主编《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从形味性效到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转载需要联系本公众平台,否则以侵权处理

×

2

6月14-18日香格里拉

名老中医经方经药精准处方与中药炮制创新高峰论坛

暨纪念中药泰斗祝之友教授中医药临床50周年云南专家座谈会

6月14日-18日香格里拉我们不见不散!

需正式会议通知请kwr

热烈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

申请中医临床药学分会理事及其他各项职务!

申请表联系分会秘书处孔伟:00902012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pz/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