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用什么洗碗洗衣服洗澡
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清洁卫生似乎总离不开洗涤用品。 为了满足各种清洁需要, 琳琅满目的洗涤用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各种化学洗涤品还没发明之前, 他们是用什么来洗碗、洗澡、洗衣服......呢? 别急 给小编一个机会告诉你~ ▼ 淘米水 早在先秦至秦汉时期,人们便已懂得“就地取材”《礼记·内则》说:“沐稷而鲎粱”,唐孔颖达疏称:“沐,沐发也;鲎,洗面也。取稷粱之潘汗用”。原来古人简单地利用谷物的“潘汁”来洗面洗发,所谓“潘汁”其实并非什么特别的东西,乃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淘米水。 草木灰水 至于清洁衣服,古人就采用另一种“清洁剂”———灰水。即草木灰的水浸液。《考工记》曾提到,丝织品在染色之前必须“以水沤其丝”,注:“水,以灰所水也。”《礼记·内则》说:“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古人洗涤衣裳冠带,所用的就是草木灰浸泡的溶液。因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所以能去污,这种易于取用的洗涤剂,在古时是十分常见常用的。 栏木灰 栏木灰+灰贝壳外,还有一种混合洗涤剂。根据《考工记》记载:“练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蜃。”所谓蜃,指的是贝壳灰,其中只要成分是氧化钙,它与“栏木灰”作用,可以生成强碱氢氧化钾,用它的水溶液洗涤丝织品时,会与丝表面附着的油脂发生反应,生成钾肥皂,钾肥皂能够被水冲去,从而可以把丝洗得干脆亮丽。 皂角 皂角,也叫皂荚,是豆科植物皂荚树所结的果实。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早已把这种十分普遍的植物列入药用。皂角中含有皂甙,它的水溶液能生成泡沫,有去污性能。各种皂荚中,以“猪牙皂荚”品质最低劣,去污能力弱,也毫不滋润;“肥皂荚”则去污能力强,气味也浓郁。 澡豆 魏晋时候还有一种洗涤剂叫“澡豆”。澡豆制作过程中,将猪胰研磨,增强了胰腺中所含的消化酶的渗出,混入的豆粉中含有皂甙和卵磷脂,后者有增强起泡力和乳化力的作用,不但加强了洗涤能力,而且能滋润皮肤,所以它算是当时一种比较优质的洗涤剂。然而,由于要大量取得猪胰腺这种原料委实困难,所以澡豆未能广泛普及,只在少数上层贵族中使用。 茶籽饼 人们今天仍在使用的碱和茶麸(俗称茶籽饼),在古代中国早已使用,虽然最早使用的年代不详,但最晚在明、清时期已广泛运用。碱是碳酸钠晶体,而茶麸则是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将它捣烂用水浸出的液汁中含有皂素,也有良好的去垢效果。 肥皂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肥皂之所以能去污,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分子的一端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有亲油脂性,在水与油污的界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让油脂溶于肥皂水中;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肥皂围住空气的分子形成肥皂泡沫。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作用,无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于肥皂泡沫中,最后被整个清洗掉。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pz/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闻快讯一分钟了解今日济宁201
- 下一篇文章: 古人进澡堂用什么洗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