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贵哥一个在外地呆了几年的朋友回到廉江

这姐们说

才几年不回廉江,都快不认识了!

“廉江站什么时候建得这么高大上了?”

“咦!怡心酒店呢?”

“我去!廉江这一片也发展得太快了吧!”

“城北公园建这么好看啦?”

听她这么一说

贵哥也才发现,原来我们天天呆的廉江

在不知不觉中,发展着

也消失着……

于是

贵哥就想写写这些年来廉江已经消失的东西

看看那些已经消失了或者正在消失的东西

有没有勾起你们的回忆?

渐行渐远的廉江

01

怡心酒店

怡心酒店,是廉江最早的酒店之一,承载着太多老一辈廉江人回忆和情感,它已经成为廉江的一个时代烙印。怡心酒店位于廉江市繁华的市区中心,集旅业、娱乐、美食、酒席于一体。在当年,怡心酒店成了举办婚礼的不二之选。

17年5月份左右,怡心酒店停业拆除的消息一出,迅速在网上引起了廉江人的集体回忆,不少老廉江们更是炸开了锅,并纷纷表示感慨:

营仔炮哥:怡心,当年的土豪常去的地方,消费不是一般的贵!

不结婚的青平仔:当年的辉煌已不再,早就应该拆了。

没?贝爷:作为廉江的一个时代标志,怡心应该开有20年了,记得它刚开业的时候还是蛮热闹的,但后来随着廉江的酒店越来越多,它就慢慢没落了。

sunlight-大力:我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在了…

MoMoo:尼玛,这个酒店好老了,我小时候它就在了,应该是九几年吧,那时候学校还组织去哪里喝早茶呢

奕旺旺旺:早该拆了,里面住宿,餐饮都停留在旧时代,得跟上现在的步伐,听说现在建综合性商场,这个就厉害多了。

02

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一个时代的商业缩影。记得以前安踏还是很火的时候,曾攒钱来到这买了一双,当时人潮鼎盛。

非同小可:听到廉江百货大楼要拆的消息,挺伤感的,它辉煌过一段时间。当年它还真方便了我们廉中人。

是啊!百货大楼承载了太多廉江人的记忆。时代在更迭,总会有一些东西被取代……我们留恋美好的过去,但也更期待更精彩的明天。

03

丁字路凉茶铺

铁门红处为早年凉茶铺,十分的旺,特别等电影散场时,这丁字路人头涌动。散扬与待入场的人紧挨着,可见当时的电影热潮!

04

药材店

此楼为廉江当时最大药材店,主要经营中药,常见锤打叮叮响。看廉江当时就只需要这么一间药店,可见当时人们多健康!

05

廉江火车站

自从上世纪50年代黎湛铁路开通以来,坐火车出行就成为廉江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铁路也速度也飞速地快起来,缩短时空距离,高铁三小时余公里已经不是梦。

现在的廉江站,每天来往班次不断增加,去坐着火车海南也不是难事。

06

还有这些地方,东西,你还记得吗?

中国人民银行↓

粮票↓

即将失传的老手艺

发展中的廉江,消失的不仅是一个建筑,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一些老手艺也正在面临失传的危机。

01

维修钟表

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去维修手表,钟表师傅拿着个小镊子将手表“分尸”,然后又神奇地装上。现在的手表已沦为了一种“装饰品”。

虽然修表师傅现在还会出现在一些小街小巷里,可惜的是,这一行当却逐渐衰落。

02

修脸毛

那些年,街上还没有美容院。爱美的女生会光顾街上那些挽脸的技师。她们靠着一条细棉线和一块白粉扑,三两下就把脸上的杂毛清除干净,整个脸看起来光滑细致。

03

修伞、修鞋

以前的雨伞、鞋子坏了,第一时间不是想着要新的,而是想着找修伞师傅,能修就修。万能的师傅总能让雨伞、鞋子起死回生。

但是现在,坏了的雨伞和鞋随手就扔,渐渐没有修理的必要,修伞师傅也跟着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04

老式理发

一把剪刀、推子、梳子、刮刀,在巷子里弄一张椅子就开起了发廊,剪头发只要几块钱。这是最原始的理发手艺,纯粹的理发师。

那个时候剪头发真的就只是剪头发,而现在的发廊却诸多花样为求受益。现在这一类的老式理发在一些小巷子还是可以找到的。

05

补锅

补锅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门职业,按锅的品种来决定工程的不同。有专门补铁锅的,有专门补搪瓷器皿的,也有专门补铝锅水壶的。大师傅可以“通吃”,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但随着生意萧条,现在已经慢慢消失在城市里,菜市场的角落还能遇见吗?

记忆中的味道

一个人,无论去到哪里,对故乡,对儿时的记忆也许会淡忘,会逐渐消失。但是,舌尖上的记忆,是难以抹去的。家乡的味道,尝过就会忘不了。

01

竹壳茶

竹壳茶又称葫芦茶,有多年的悠久历史,相信很多廉江人都喝过,特别是“趁圩”时在包子店里,买1块钱包子,喝茶喝到饱的感觉,如今很少见了。

记忆中的声音

声音,是一个城市最具地方特色的部分,演奏出一座城市的交响曲。

01

公子戏

公子戏(又称鬼子戏),相信许多廉江人都有看过。每年的特定时间里,廉江一些乡镇都会在邀请一些本地的艺术团在“神殿(土地庙)“门前演出。不同地区演绎的方式不同,说辞以及取材都不同,但是无非都是抑恶扬善,百姓生活安康。

公子戏,其实是”黎戏“的一种延续,流行于廉江龙湾、横山、河堤一带黎话方言区,后来也有了廉江营仔白戏的崛起。

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年青人节目的多元化,3D电影、5D电影,莆吧,KTV永不间停,时代在变,爱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习这一门艺,同时也面临失传的危机!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宣传,使廉江古老的木偶文化得到保护。也希望还是会有一小部份人传承这门手艺...毕竟,一旦失传就再要找不回了!

02

安铺八音

在廉江,还有一个很值得传承的非物质文化。

安铺八音是中国广东省廉江市古镇安铺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音乐艺术。创立者是光绪年间该镇盛名的音乐爱好者李六朋秀才,至今有80多年历史悠久。

03

曲艺

粤剧是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地区乃至东南亚广为流传,粤剧是梧州的主要剧种,群众基础极为深厚。

04

廉江亻厓歌

廉江亻厓歌是用廉江方言“亻厓话”演唱的山歌叫亻厓歌。廉江亻厓歌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政德年间,即公元年前后,讲亻厓话一族从闽南莆田迁入廉江,就习惯在轻量体力劳动中唱亻厓歌,以怡悦身心,调剂体力。

廉江讲亻厓话的人比较多,分布在该市长山、青平等12个乡镇,亻厓歌在当地一直以来都有流行,是该市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

很多有历史有价值的东西消失掉,而无数新奇的东西冒出来了。不管你在廉江生活了多久,这座城市都值得你用一生去感受,去保护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去珍惜这个正在“消失”且慢慢崛起的的城市。

说说你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评论见

▍来源:廉江人网,百度贴吧,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pz/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