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学中药猪牙草
药名:猪牙草(zhuyacao) 别名:扁竹、萹蓄、竹节草 出处:《神农本草经》 分类:利水渗湿药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主治: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等症状 性状鉴别 萹蓄呈圆柱形而略扁,有分枝,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质硬,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叶片多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两面均呈棕绿色或灰绿色。无臭,味微苦。 用法禁忌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煎洗患处;脾胃虚弱及阴虚患者慎服。 现代研究 萹蓄含萹蓄苷、槲皮苷、伞形花内酯、牡荆素、鼠李糖-3-半乳糖苷、儿茶精、没食子酸、咖啡酸、草酸、绿原酸、对香豆酸等。 萹蓄鲜草还含维生素E。 药理研究 萹蓄煎剂对大鼠有明显利尿作用,在体外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萹蓄苷还有降压、利胆作用。 中药附方 1、治热淋涩痛:扁竹煎汤频饮。(《生生编》) 2、治热黄:萹竹取汁顿服一升,多年者再服之。(《药性论》) 3、治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萹蓄十斤。细锉,以水一石,煎去滓成煎如饴。空心服,虫自下,皆尽止。(《药性论》) 4、治小儿蛲虫攻下部痒:萹竹叶一握。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空腹饮之,虫即下,用其汁煮粥亦佳。(《食医心镜》) 5、治肛门湿痒或痔疮初起:萹蓄二、三两。煎汤,趁热先熏后洗。(《浙江民间草药》) 古籍记载 张寿颐:萹蓄,《本经》、《别录》皆以却除湿热为治。浸淫疥疮,疽痔,阴蚀,三虫,皆湿热为病也。后人以其泄化湿热,故并治溲涩淋浊。濒湖以治黄疸、霍乱,皆即清热利湿之功用。然亦惟湿阻热结为宜,而气虚之病,皆非其治。若湿热疮疡,浸淫痛痒;红肿四溢,脓水淋漓等证,尤其专职。 《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猜中药昨日答对人员第一名:鹏程万里(奖励:积分) 第二名:小玲(奖励:90积分) 第三名:荥阳中医孙俊杰(奖励:80积分) 第四至十名(奖励:50积分) 第十名之后(奖励:30积分) 限时次日七点之前回复的答案 会员卡: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pz/3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方剂大全赤小豆散
- 下一篇文章: 湿疹的治疗中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