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用药禁忌一览表收藏
FDA颁布的药品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 A类: 对照研究显示无害。已证实此类药物对人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 B类: 对人类无危害证据。动物实验对胎畜有害,但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有害,或动物实验对胎畜无害,但在人类尚无充分研究。 C类: 不能除外危害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类尚缺乏有关研究,但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 D类: 对胎儿有危害。市场调查或研究证实对胎儿有害,但对孕妇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危害。 X类: 妊娠期禁用。在人类或动物研究,或市场调查均显示对胎儿危害程度超过了对孕妇的益处,属妊娠期禁用药。 常用药物的等级标准一、抗组胺药: 氯苯那敏(扑尔敏)(B)、西米替丁(B)、苯海拉明(B)、异丙嗪(C) 二、抗感染药: 1.驱肠虫药:龙胆紫(C) 2.抗疟药:氯喹(D) 3.抗滴虫药:甲硝唑(B) 4.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C)、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新霉素(D)、头孢菌素类(B)、链霉素(D)、青霉素类(B)、四环素(D)、土霉素(D)、金霉素(D)、杆菌肽(C)、氯霉素(C)、红霉素(B)、林可霉素(B)、多粘菌素B(B)、万古霉素(C) 5.其他抗生素:复方新诺明(B/C)、甲氧苄胺嘧啶(C)、呋喃唑酮(C)、呋喃妥因(B) 6.抗结核病药:乙胺丁醇(B)、异烟肼(C)、利福平(C)、对氨水杨酸(C) 7.抗真菌药:克霉唑(C)、咪康唑(C)、制霉菌素(B) 8.抗病毒药:金刚烷胺(C)、阿糖腺苷(C)、利巴韦林(病毒唑)(X)、叠氮胸苷(C)、无环鸟苷(阿昔洛韦)(C) 三、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D)、环磷酰胺(D)、瘤可宁(D)、顺铂(D)、阿糖胞苷(D)、更生霉素(D)、噻替哌(D)、柔红霉素(D)、阿霉素(D)、氟尿嘧啶(D)、氮芥(D)、马法兰(D)、氨甲蝶呤(D)、长春新碱(D) 四、植物神经系统药: 1.拟胆碱药:乙酰胆碱(C)、新斯的明(C) 2.抗胆碱药:阿托品(C)、颠茄(C)、普鲁苯辛(C) 3.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麻黄碱(C)、异丙肾上腺素(C)、间羟胺(D)、多巴胺(C)、多巴酚丁胺(C)、间羟舒喘宁(B)、羟卞羟麻黄碱(B) 五、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中枢兴奋药:咖啡因(B) 2.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C/D)、非那西丁(B)、水杨酸钠(C/D) 3.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B/D) 4.镇痛药:可待因(B/D)、吗啡(B/D)、阿片(B/D)、哌替啶(B/D)、纳洛酮(C) 5.镇静,催眠药:异戊巴比妥(C)、戊巴比妥(C)、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乙醇(D/X)、安定(D)、硝基安定(C) 6.安定药:氟哌啶(C)、氯丙嗪类(C) 7.抗抑郁药:多虑平(C) 六、心血管系统药物: 1.强心苷:洋地黄(B)、地高辛(B)、洋地黄毒苷(B)、奎尼丁(C) 2.降压药:可乐宁(C)、甲基多巴(C)、肼苯达嗪(B)、硝普钠(D)、哌唑嗪(C) 3.血管扩张药:亚硝酸异戊酯(C)、潘生丁(C)、二硝酸异山梨醇(C)、硝酸甘油(C) 七、利尿药 双氢克尿噻(D)、利尿酸(D)、速尿(C)、甘露醇(C)、氨苯蝶啶(D) 八、消化系统药: 复方樟脑酊(B/D) 九、激素类: 1.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D)、倍他米松(C)、地塞米松(C)、氢化泼尼松(B) 2.雌激素:已烯雌酚(X)、雌二醇(D)、口服避孕药(D) 3.孕激素:孕激素类(D) 4.降糖药:胰岛素(B)、氯磺丙脲(D)、甲磺丁脲(D) 5.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D)、他巴唑(D) 妊娠禁用和慎用中药妊娠禁用中药: 多为剧毒或性能峻猛的中药,凡禁用的中药绝对不能用。 如: 斑蝥、雄黄、制川乌、附子、三棱、水银、巴豆、巴豆霜、水蛭、红砒、白砒、牵牛子、麝香、马钱子、丁公藤、土鳖虫、天山雪莲、天仙子、芫花、闹羊花、千金子、猪牙皂、商陆、蜈蚣、天南星、草乌叶、甘遂、阿魏等等。 妊娠慎用中药: 一般包括活血祛瘀、破气行滞、攻下通便、辛热及滑利类的中药,慎用的中药虽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在没有特殊需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如: 牛膝、瞿麦、通草、桃仁、干漆、三七、大黄、王不留行、木鳖子、片姜黄、白附子、西红花、肉桂、华山参、冰片、红花、苏木、郁李仁、虎杖、卷柏、枳壳、穿山甲、桃仁、凌霄花、通草、常山、硫黄、番泻叶、蒲黄、蟾酥等等。 THEEND 健康知识值得传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pz/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