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邹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部署要求,以“脱贫不返贫、同步达小康”为目标,创新模式,健全机制,打好综合救助、产业带动、就业增收和社会帮扶“组合拳”,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基本建成,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我市把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摆在首要位置来抓,创新实施“产业+”“就业+”“庭院+”模式,实现持续增收。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主体作用,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分享产业发展成果。太平镇常生源菌业创新实施“1+1+4”扶贫模式,由1名熟练工带领1名贫困户和4名一般农户租赁经营菇棚,带动贫困户经营增收的同时传授菌菇种植技术。贫困群众人均收入可增加6万余元。大束镇葛炉山村成立鑫兴果树专业种植合作社,提供果树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带动本村17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石墙镇引进四川金盆地公司开发上九古村旅游项目,安排10户贫困户在景区内就业和经营,户均增收多元。创新就业扶贫新模式。建立“1+3”就业扶贫新模式,即建立一个扶贫劳务平台,通过“推荐务工一批、公益岗就业一批、虚拟岗位带动一批”,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市注册成立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97家,输出贫困劳动力人;设立扶贫公益岗余个,优先聘请名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开发“虚拟岗位”个,名贫困人口实现“虚拟就业”。创新庭院增收新模式。通过“协会+合作社+帮扶责任人+贫困户”的模式,依托贫困户自身的住宅院落,小规模种植经济作物,当地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负责采摘回购,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增收。目前,看庄镇猪牙皂、城前镇金银花、田黄镇花椒树,都已成为贫困户依托自家庭院增收的重要手段,每年为贫困户带来至元收入,真正让“方寸地”成为了“经济园”。(邹城市融媒体中心)#邹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xf/10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