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遗门
梦遗门 人有用心过度,心动不宁,以致梦遗者,其症口渴舌干,面红颧赤,眼闭即遗,一夜有遗数次者,疲倦困顿,人以为肾虚之过也,谁知是心虚之故乎。夫心喜宁静,不喜过劳,过劳则心动,心动则火起而上炎,火上炎则水火相隔,心之气不能下交于肾,肾之关门大开矣。盖肾之气必得心气相通,而始能藏精而不泄。今心不能摄肾,则精焉得而不走乎。虽然心未常不恶肾之不藏也,无如心欲摄肾,而力不能也。然则治法何必治肾,补心中之虚,而梦遗自止矣。 方用静心汤∶ 人参(三钱)白术(五钱)茯神(五钱)炒枣仁山药(各一两)芡实(一两)甘草(五分)当归(三钱)北五味(十粒)麦冬(五钱)水煎服。二剂遗止,十剂永不再遗也。 此方大补心气之虚,全不去泻心之火。盖火之动,由于心之过劳,是火乃虚火,非心之实火也。实火可泻,虚火宜补。世人以实火泻之,此梦遗之所以不能止也。 此症用断遗神丹亦效。 人参(一两)山药(五钱)芡实(五钱)麦冬(五钱)北五味(一钱)水煎服。 人有朝朝纵欲,渔色不厌,遂至梦遗不能止。其症腰足痿弱,骨内酸疼,夜热自汗,终宵不干,人以为肾火之作祟也,谁知是肾水涸竭乎。夫肾中水火两得其平,久战尚不肯泄,梦中之遗,实水火之不得平耳。火衰而水旺者亦能遗,火盛而水衰者亦能遗也。二者相较,火衰而遗者轻,火盛而遗者重。轻者略补火而即痊,重者非大补水而不能愈。盖火易接续,而水难滋益也。治法不必泻火,补肾水以制火可耳。 方用旺水汤∶ 熟地(一两)沙参(五钱)北五味(一钱)山药(一两)芡实(一两)茯苓(五钱)地骨皮(三钱)水煎服。连服四剂不遗矣。 此方纯是补精,绝不入涩精之药,以梦遗愈涩而愈遗也。补其精则水足以制火之动,火不动精能自止,何必涩之。今不特不涩,且用通利之药者,以梦遗之人精窍大开,由于尿窍之闭也,火闭其尿窍,则水走其精窍矣,通其尿窍,正所以闭其精窍也。倘用涩药,精窍未必闭,而尿窍反闭矣,何日是止精之时哉。 此症用熟地添精丹亦佳。 熟地(二两)麦冬山药芡实(各一两)北五味(一钱)水煎服。 人有怒气伤肝,忽然梦遗,久而不止,凡增烦恼,泄精更多。其症两胁多闷,火易上升于头目,饮食倦怠,发躁发胀,人以为肝气之动也,谁知是肝血之燥乎。夫肝中有火,得血则藏,何无血则不能藏也。盖肝中之火,木中之火也,木缺水则木干,肝少血则肝燥,肝燥之极,肝中之火不能自养,乃越出于外,往来心肾之间,游魂无定而作梦。其梦每多淫梦者,因肝气之虚也。治法补肝血而少泻其火,则火不旺而魂自归,何梦而再至于遗也。 方用润木安魂汤∶ 当归(一两)白芍(一两)甘菊花(三钱)北五味(五分)茯苓(五钱)白术(五钱)炒栀子(一钱) 金樱子(三钱)甘草(五分)水煎服。二剂肝火平,又二剂肝血旺,又二剂梦遗止矣。再用十剂,永不再发。 此方寓泻于补之中,寓止于通之内,反能归魂而入于肝,涩精而收于肾也。倘不知补而徒泻之,不知通而单止之,则肝无血养,魂安能归哉,魂既不归,摇摇靡定,梦难断绝,遗亦宁有止日耶。 此症用芍药润燥丹亦可。 白芍山药(各一两)炒栀子(三钱)芡实(一两)水煎服。 人有心气素虚,力难久战,然又思慕美色,心中怦怦,遂至梦遗。其症阳痿不振,易举易泄,日日梦遗,后且不必梦亦遗,见美妇而心动,闻淫语而色移,听女音而神驰,往往走失不止,面黄体瘦,自汗夜热,人以为心肾之两虚也,谁知是心包之火大动乎。夫心包为心君之相臣,代君行令者也。心气旺则心包奉君令,而不敢上夺其权。心气衰则心包奉君令,而反行其政矣。治法必须补心经之衰,泻心包之火,则梦遗可断,而自遗亦可止也。 方用强心汤∶ 人参(一两)茯神(五钱)当归(五钱)麦冬(三钱)巴戟天(五钱)山药(五钱)芡实(五钱)玄参(五钱)北五味(五分)莲子心(三分)水煎服。连服四剂,梦遗少矣。再服四剂自遗少矣。再服一月,梦遗自遗均愈。服三月不再发。 此方补心者居其七,泻心包者居其三。盖心包之旺,原因于心气之衰,补其心则心旺,而心包自衰。故少加玄参、莲子以泻心包之火,而君相两得其平矣。但必须多服始能奏功,积弱之势成非一日,其由来者久也,渐移默夺之功,乌可责旦夕哉。 此症用莲心清火汤亦效。 玄参生地(各五钱)丹参(三钱)山药芡实(各一两)莲子心(二钱)麦冬(一两)北五味(五分)天冬(一钱)水煎服。 人有素常纵欲,又加劳心思虑终宵,仍然交合,以致梦遗不止。其症口渴引水,多饮又复不爽,卧不安枕,易惊易惧,舌上生疮,脚心冰冷,腰酸若空,脚颤难立,骨蒸潮热,神昏魂越,人以为心肾之虚也,谁知是心肾二经之火一齐俱动乎。夫心中之火正火也,正火必得肾水以相制。肾中之火虚火也,虚火必得心火以相伏。故心火宁静,而肾火不能动也。肾火之动,由于心火之衰耳。心肾两动,则二火相合,岂能久存于中。火性炎上,自然上胜而不肯止矣。一火动,水犹不升,两火齐动,安望水之下降乎。火升之极,即水降之极也。心肾之气不开,则玉关大开,安得止之。然则何以救之耶,仍补其心肾,气足而关自闭也。 方用两益止遗汤∶ 人参(一两)熟地(二两)山药(一两)芡实(一两)白术(一两)生枣仁(一两)黄连(五分)肉桂(五分)水煎服。二剂遗即止,服二月诸症全愈。 此方乃心肾交合之圣剂。心肾交则二火自平,正不必单止其遗也。况止遗必用涩药,内火煽动,愈涩而火愈起矣。 此症亦可用两宁汤∶ 熟地(二两)麦冬(二两)黄连(一钱)肉桂(三分)山药(一两)芡实(一两)水煎服。 人有专攻书史,诵读不辍,至四鼓不寝,遂成梦遗之症,久则玉茎着被,精随外泄,不着则否,饮食减少,倦怠困顿,人以为心火之盛也,谁知是肾火随心火之奔越乎。夫心火易动而难静,人一日之内,无刻不动心也。动心一日,全藉夜分之安寝,则心之血归于肝中,而肾水来滋,虽肾水本来养肝,而不养心,然心气既归于肝中,肾即养肝,肝有不养心者乎。自然以养肝者养心矣。心既得养,则心犹不动也,惟过劳其心则心血耗损,血不能归肝而火炽,肾见心火之沸腾,肾不来交矣。况肾未必平日之积蓄,则水源有亏,水亏而火更旺,火以引火,心火乘热而入肾,客于下焦,以鼓其精房,于是精不闭藏而外泄矣,此正气虚绝欲脱之象也。 方用绝梦丹∶ 人参(三钱)麦冬(五钱)茯神(三钱)白术(三钱)熟地(一两)芡实(五钱)山药(五钱)北五味(一钱)玄参(一两)菟丝子(三钱)丹参(三钱)当归(三钱)莲子心(三钱)炒枣仁(三钱)陈皮(三分)沙参(三钱)水煎服。十剂轻,二十剂更轻,三十剂疾如失。 此方安心之圣方,即补肾之妙剂,盖合心肾而两救之也。人疑火盛之极,宜用止火之味矣。不知火起劳心,火乃虚火,而非实火,虚火可补不可泻,故大补心肾虚火自安。倘执君火为实火,妄用大寒过凉之药,则生机顿失矣。 此症用养儒汤亦妙。 熟地(一两)金樱子芡实山药玄参麦冬(各五钱)牡蛎末(三钱)北五味(五分)水煎服。 人有至夜脊心自觉如火之热,因而梦遗,人以为河车火烧也,谁知是肾水之涸乎。夫河车之路,即脊骨之椎也。肾之路走夹脊者,乃肾水之路,亦肾火之路也。水火相济,而河车之路安,水火相胜,而河车之路塞。路塞者,无水以灌注之也。无水相通,则火气上炎而成热,脊心安得清凉哉。火炎于上,自然水流于下矣。治法救在上之火炎,必先沛在下之水涸,水足火息,黄河始可逆流也。 方用挽流汤∶ 熟地(二两)山药(一两)白术(一两)泽泻(三钱)玄参(一两)北五味(二钱)山茱萸(五钱)水煎服。十剂热解,二十剂遗绝。 此方纯是补水之味。过于酸收者,取其收敛以止遗者。夫梦遗之症,愈涩愈遗,此何用酸收而罔顾乎。不知河车之路,最喜酸涩,非酸涩则水不逆流。终日梦遗,水成顺流之势,水顺流之至,则火逆冲之至矣。酸收之味,用之于优渥之中,则逆流而上,可以救中谷之焚。火降而水更升,何至下遗之靡止乎,故脊热除而梦遗亦断也。 此方用充脊汤亦佳。 山茱萸熟地山药芡实(各一两)北五味(三钱)金樱子白术(各三钱)水煎服。 劳证夫劳者牢固也,劳伤也。经曰∶五劳六极七伤,皆因营卫不调,血气虚损或房、或酒、或大病愈后有失调理,因变证候,其状极多,不能备举,大抵春夏剧,秋冬瘥。 鹿茸丸治虚劳伤惫,腰脚疼痛少力,精神不爽,饮食减退,驻颜益气。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巴戟(一两,去心微炒)萆(三分,锉)桂心(三两,微炒)当归(一两)羌活(三分)牛膝(一两,去 上一十七味,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鳖甲散治五心烦热,饮食减少,状似劳气。 鳖甲(一两半,醋炙)常山(一两,生)大黄(一两,炮)甘草(三分,半生,半熟)柴胡(一两,去芦焙)石膏(一两) 上六味,杵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小麦一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却将二服滓,再煎作一服,神效。 神效喝起散治丈夫女人背胛劳倦,肢节酸疼多困少力,饮食无味,面黄体瘦,或发寒鳖甲(洗净,醋炙令黄)柴胡(去苗)秦艽牡丹皮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上五味,同为末,每服三钱,用猪石子一个,去筋膜,以葱白一寸椒末一钱,同研如糊,入,与药相和,用童子小便一小盏,煎三五沸,入药末,搅匀,盏盖子盖之,放温服。 人参半夏丸治患劳气,心胸烦闷,痰涎壅塞,不思饮食,头目昏眩。 半夏(一两,汤洗二七遍)大腹皮(二枚)人参(三分)枇杷叶(三分,去毛炙)鳖甲(三分,醋炙令黄)柴胡(三分,去苗)茯苓(一两,去皮)前胡(三分,去苗)橘皮(三分,去白)芍药(半两) 上一十味,同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温服。 羌活煮散治风劳攻疰四肢,背胛酸痛,上焦虚热,心胸躁闷,面无颜色四肢昏沉,多困少力,元藏虚惫,腰脚沉重,日渐羸瘦,冷气时攻肠胁,疠刺胀满,酒后痰唾稠多,(圣济总录,作羌活汤,用枣二枚,葱白二寸) 羌活(二两)荆芥(二两,去梗)附子(二两,去皮脐)秦艽(二两,去芦)人参(一两)麻黄(二两,去节)茯苓(一两,去皮)牛膝(二两,酒浸一宿)白蒺藜(二两,酒浸一宿,焙)沉香(一两)鹿茸酥(炙)萆(二两,姜汁浸)甘草(一两)当归(一两)牡丹皮(一两)汉防己官桂(各一两,去皮)半夏(一两,姜汁浸一宿) 上一十八味,同捣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枣一枚,葱白一寸,煎至七分,温服,空心午前临卧各一服,忌动风物。 沉香鳖甲煮散治脾肾风,劳气攻疰背膊,四肢烦倦,百骨节酸疼,吃食减少,心胸不快,涕唾稠粘,多困少力,面色黑黄,肌肤瘦瘁。 沉香木香人参黄紫巴戟(去心)牛膝(去苗)秦艽(去芦)柴胡(去芦)茯苓川当归荆芥(各半两)半夏(生姜汁浸二宿,炒令黄色,半两)羌活(三分)肉豆蔻(四枚,去壳)附鳖甲(一两,醋炙令黄)干地黄(三分)干蝎(一分,生。) 上件洗择,焙干,杵罗为末,每服二钱,用水一大盏,葱白二寸,姜三片,枣二枚,同煎七分,空心、夜临、日午、食前、各一服,忌毒物。 金花丸治急热劳烦躁,羸,面目痿黄,头痛目涩,多困少力。 黄芩黄连(宣州者)川大黄(各一两) 上件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食后,温水下十五丸二十丸。治鬼交多饶惊魇。 川楝子(十个,炮)胡芦巴(一分)舶上茴香(一两)柴胡(半两)附子(一个,炮,去皮脐)鳖甲(一个,醋炙令黄)宣连(半两) 上件同杵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茶酒任下。 青蒿煎丸治骨蒸劳。 青蒿(一斤,切,净洗去土)甘草(一两,炙黄色,为末)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另研)柴胡(一两,去芦为末,银州者)鳖甲(一两,去裙,醋浸,炙令黄赤色,为末)蜜(二合) 上先用童子小便五升,煎青蒿,取一升,去蒿滓,入小净锅子内,再煎,如稀饧,入酥少许,及蜜,药末等,熬成膏,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忌猪肉、面、毒物。 橘皮煎丸治冷劳、瘦疾、目暗、手足挛急、形容枯瘁、食不消化、腹胀不能纳食、食物无味、面黄力弱、积年肠风、痔疾、癖气,一切劳病。女人血症气块、赤白带下、子宫冷甚、宿水露血、治五种膈气、冷膈、热膈、气膈、思忧膈、四肢无力、饶睡。此药大能通利五藏,明目,出一切风冷。 陈橘皮(一斤,去白)官桂(去皮)干姜(炮)川当归(炙,以上四味,另研,细)荆三棱(炮)附子(炮,去皮脐)萆(以上三味另杵罗)神曲(各六两)乌头(炮,水煮三五沸)木香(各一两)川椒(去子,炒出汗,一两)大麦(四两)浓朴(去皮,姜汁炙,以上六味,另杵罗,留出半两末。) 上件,用无灰好酒四升先煎上四味,如人行十里,更下次三味,又如人行十里,次入下六味,又添酒两碗,煎成膏,取出,以留出者麦末相和匀,再捣一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茶酒任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午时再服,忌生葱、豆豉。此药煎,若用银石砂锅,极妙。如无,即取好熟使铛,净刷,洗无油腻。先于铛抹真酥,次下酒,及下药,用慢火煎,不住以银匙搅直候如膏,取出,于净盘中匀摊,候硬软得所,捣好,众手为丸,晒干。此药如久服,即补气、壮真元、驻颜色、进饮食。 烧肝散治丈夫女人、五劳七伤、胸膈满闷、饮食少味、脚膝无力、大肠虚滑、即或口内生疮、牙齿宣露、及遍疗妇人风血气块者。 肉豆蔻(三个,和皮)官桂(三分,去皮)香白芷(半两)当归人参破故纸茯苓桔梗( 上八味为末,每服四钱,羊肝四两,批作片子,掺药在上令匀,以刀背微槌,以南粉涂湿纸裹,文武火烧令香熟为度,放冷,用米饮嚼下。 沉香散治丈夫女人、五劳七伤、热无力、小便黄赤、吃食无味、心多惊悸、骨节酸疼、心胸痞闷、两胁疼痛、散滞气。 沉香槟榔大附子(炮,去皮尖)人参茯苓(去皮)当归(去芦)官桂(去皮)前胡黄枳壳(麸炒)干姜(炮,各半两)柴胡(去苗,一两)诃子(炮,去核)甘草五味子(各一两)雀小片子,焙干用之)草豆蔻(三分,炮,去皮。) 柴胡膏治五劳七伤、肢体烦倦、日渐消瘦、行步稍难、饮食不进。 柴胡(半两)赤芍(一两一分)白蒺藜根(一两一分)川附子(炮)青皮吴茱萸陈皮(各半两)青木香(一分)乌鸡(一只,净去骨皮毛肠肚,唯择肉。) 上八味为末,入乌鸡肉内,再杵成膏,于瓷器内收贮,每食前,用盐酒一盏,膏一匙头,调服,常令患人有酒容,只服两日,便见效验。 大柴胡鳖甲散柴胡秦艽常山贝母山栀子甘草乌梅豉心鳖甲(醋拌炙)黄芩(各一两)生姜(半两)大黄(半两)桃枝柳枝葱白薤白(各一握)糯米(半合。) 上一十七味,杵为末,分作八贴,用水一升,酒一盏,同煎,至八分,作三服,早、午、晚,日三服,两贴滓并煎作一服,此方累医较人大段瘦者,即吃药大效。 炙肝散治男子五劳七伤、手足酸疼、四肢烦倦、多患口疮、咽喉不利、心胸痞满、不思饮食、久积泻痢、脚膝浮肿、日渐消瘦。 柳桂吴白芷羌活(温水洗,浸过)独活芍药(各一两)诃子皮(七个,好者)白术(半两 上杵为末,每服用猪肝一具,净除筋膜,切如柳叶状,换水七遍,控干,用药末十钱,盐一分,同拌令匀,作丸,串子,以慢火炙熟,空心任意服之,以生姜粥下之。 延寿散治男子女人少童等,传尸诸劳,嗽、寒、热、百般变候,并宜出却蒸汗劳虫, 牡丹皮附子(炮,去皮脐)柴胡(去苗)秦艽鳖甲(酒浸,炙令赤色,各半两。) 上五味,同为细末,入人中白半两,同研,以瓷器盛之,每服,用猪石子一枚,葱白椒末,同一处,细锉如膏,入药末三钱匙,拌和,以童便一盏,水半盏同煎令沸温服,其患人帖体着皂纱衫一领,服后,衣物盖覆,令恶汗出,粘腻尽出,仍脱皂衫、揩拭、身干、避风将息。每七、一度、服后、汗轻即住,皂衣遂以皂角汤泡洗,安息香烘干,末后用了,即弃于十字路中,或长流水内,永瘥。 养正膏治传尸出汗,取辟虫邪。 鳖甲(一两,醋浸,炙令黄,净去根,杵碎)天灵盖(用七匙头大一片,净洗,酥涂,炙令黄色)桃柳桑枝(各七茎,长各七寸许)桃仁(四十九个,去皮尖)安息香(一分)青蒿淡豉(三七粒)葱白(二茎。) 上八味,隔夜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取半升,再以童便半升同煎,取四合,又用槟榔一个为末,麝香一钱,将所煎药去滓,调下,至日高二丈时,放温,顿服,以衣盖汗出,审看十指,汗出如藕丝,五色,臭秽,汗出后,仍泻下虫状恶物尽,甚者,旬日再服,永效。 延龄膏治一切劳。 虾蟆鹤骨丁香枣叶鳗鲡木香猪牙皂角(各等分)麝香(另研细,少许。) 上为末,用羊肠大者盛之,缚定两头,于饭甑上,蒸熟为度,取出,候冷,以竹刀子割开,同肠研细,再入麝香,同研令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到辰巳间,用茅香熟水吞下一百丸,更看病患强弱,渐渐服之,须得一度吃尽一百丸,后以衣被盖之,出汗,病甚者略露面,其虫逡巡后汗出,尸虫如麦麸大,余者皆,微壮,出尽汗后,病患其身体轻快。十去三四也,候汗干后,即一时换却原着衣服,并卧物等,初服药,见当时随药便尽吐出,并不住,即难疗。或一百丸存六七十丸,犹可医,别以新药补数,如药全住,疾无不退,服药后忌一切动劳等物。此药,病甚者吃及两服,至三服,即永除根本,一服后,别用吃无触忌,治劳煮散三五服为妙,初出汗,频换手帕揩之,约两炊饭久,肠劳随泻下,一度,别用盆一个盛之,其虫皆微壮,浮在上面动,服药后如不吐,甚妙也。一生永忌触犯药,苦参、人参、空青、麦门冬、乌头、切忌服之。 鬼哭饮子治一切劳。 阿魏(一分,使童便磨一处)东引桃枝(小者一大握,槌碎)甘草青蒿(一大握,如用其子,只用一两半)槟榔(一两,为末)葱白(二寸,连根。) 上用童便二升,浸桃枝、甘草、青蒿、葱白、四味。一宿,来日五更初,煎取六合,去滓,然后入阿魏,更煎两沸,分为二服,每服临吃时,入槟榔末半两,同服,如觉心头恶,必吐,吐后更进第二服,如是服前一服后,心头安稳,即须进二服,必然通转当下,必见恶物,服时仍不得令人与患者面对,恐恶虫飞入人口鼻内。 此药如是女人患,须是男子面向北与煎,如男子患,却须女人向北与煎,仍忌猫狗见,患者春吃二服,秋吃三服,每年五服,劳虫并尽,即去病根。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平台所有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内容仅供参考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xf/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