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堂中药趣事
线上课堂-中药趣事 上周日,主讲人静远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趣味知识,令大家受益匪浅,现小编整理出来分享给错过的袍子们~ 比起动物,我更喜欢植物。在宿舍里养些花草,闲来仔细观赏它的一枝一叶,亦是人生一大乐趣。中国人是最懂得植物的。园林里面的花草布局,窗棱案几上的插花,还有成了治病救命的中药,无一不体现了传承千年的风雅。而中药,是争议最大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它是如何神奇地作用于每条经络,甚至我们不知经络为何物,于是在宣称的科学的攻击下,中药逐渐式微。然而我还是很相信也很喜欢中药,大约是来自我父亲的影响吧。我一直很喜欢它的清香,每一味药都有着独特的香味;也很喜欢它的名字,轻轻读来仿佛口齿含香。 我对中药的药理并不熟悉,想来群里也有专攻之士,我不必再班门弄斧,今日就谈一下和大家接触比较多的中药名和一些有趣的故事吧。 首先是面膜里经常出现的白芷。别名有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白,可见色白。芷,本义香味让人止步的草,可知清香迷人。从别名泽芬等等可以看出白芷确实很香。 《植物名实图考》:白芷,滇南生者,肥茎绿缕,颇似茴香,抱茎生枝,长尺有咫,对叶密挤,锯齿槎枒,龈龉翅起,涩纹深刻,梢开五瓣白花,黄蕊。 还有据说可以淡化瘢痕、防止脱发的生姜。这两种我都没试过也不知真假,但红糖姜茶还是很有用的。淋雨后我一般都会喝点姜茶驱寒。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生姜其实还有很多功效,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但在这里想提醒一点,腐烂的生姜千万不能吃,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 这是我高中时被我爸逼着每周都吃的田七。看起来长得还可以,但我很讨厌它的气味。田七海马炖鸡汤,这个大家应该不太陌生,传说可以增高的良药。只是我的用了之后效果并不明显。言归正传。 田七,就是三七的别名。三七的别名还有参三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等等,它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 关于三七,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古时候,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了一种疾病,口鼻出血不止,虽经多方医治仍无效果。一天,一位姓田的医生路过,他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吞下,不大功夫,血竟然止住了。张二一家非常感激,并要求医生留下这种神奇草药的种子。一年后,张二家的草药长得非常茂盛。恰巧,知府大人的独生女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张二闻知后带上自种的草药,二话没说,拿出草药研成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小姐竟死了。知府大怒,命人将张二捆起严刑拷打,他被逼讲出实情。知府大人即令捉拿了田医生,并将其定为“谋害杀人”罪。临刑之日,田医生万般无奈,只好向亲自监斩的知府大人解释说:“此草药对各种血症都有疗效,但须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张二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说罢,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大腿上划一刀,鲜血直流,他从自己的药袋中取出药粉,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在场的人惊讶不已,知府大人后悔不已,只好放了田医生。人们为了记住这一惨痛教训,就把这种药定为“三七”,表示必须生长到3~7年才有用。因为此药为田医生所传,故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三七也被称作“田七”。 这几种中药都是和我们生活联系很密切的,下面说几种不太常见的但出现在影视作品里面的中药。仙剑奇侠传第三部里面的主人公的名字全都是中草药这个知道的人应该不是特别多。现在再想来也觉得颇为有趣。 先说男主景天吧。景天草,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根及根状茎,是新兴的东方民间草药。 弘景曰∶众药之名,景天为丽。人皆盆盛,养于屋上,云可辟火,故曰慎火。方用亦希。 女主雪见,也是一种中药的名称。雪见草,是荔枝草的别名。 荔枝草出处是本草。原文是《百草镜云》∶荔枝草冬尽发苗,经霜雪不枯,三月抽茎,高近尺许,开花细紫成穗,五月枯,茎方中空,叶尖长,面有麻累,边有锯齿,三月采。 为人喜欢的道长徐长卿,名字也是一味药,或者说来于一个人。时珍曰∶徐长卿,人名也,常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所以,先有徐长卿医生,再有徐长卿此药,后有徐长卿这一仙三角色。 紫萱就是指萱草,又名宜男、忘忧的萱草。 重楼,别名华重楼、七叶莲、铁灯台。《本草纲目》:“蛇虫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重台、三层,因其叶状也。金线重楼,因其花状也。一茎独上,茎当叶心,叶绿色,似芍药,凡二、三层,每一层七叶”的故称重楼。 相关趣事 至于中药的趣事也很多。在古代一些文人特别喜欢把中药写进对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镜花缘》里面有一次斗草。一妹子出了“连翘”,当时思索许久不知如何作答,然后看小说里面写的是“续断”对上了。单凭这句,我就很佩服李汝珍。 同样的,与中药相关的对子也有很多。在明朝末年,有位文人去拜访一位老中医,刚踏入庭院,见满园翠竹,不禁脱口而出:避暑最宜淡竹叶。老中医一听便知对方出的是中药名联,不假思索,随声应道:伤寒尤妙小柴胡。进入堂屋,此人想难倒老中医,便出了一长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老中医胸有成竹,坦然答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此人闻之,不禁被老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医药、文学功底所折服。此联妙就妙在将十余种中药名自然编入联中,对仗匹配工整,意境诙谐生动,实乃杏林千古绝对。 耐人寻味的还有一副医药学家为慈母写的挽联:“知母应当归,唯怜父子留行,泪洒冬花冰片冷;灵仙非没药,难救慈姑独活,魂飞天竹海风寒。”联中的“父子”即中药名“附子”,“留行”即“王不留行”,“慈姑”即“山慈姑”,“天竹”即“南天竺”,“海风”即“海风藤”。作者触景生情,在这副挽联里嵌入了十二种中药,表现了夫妻母子生离死别之情,遣词立意用心良苦,令人读之怆然。 与对联相关的中药,我就不再一一列举。摘录几个供大家品味。 上联:阳春三月天仙红娘子龙骨玉肉首乌容少一点朱砂痣面扑天花粉头插金银花身穿罗布麻项带珍珠腰挂珊瑚怀抱太子在重楼连翘百步仰望天南星盼槟榔 下联:冰雪连天日人白头翁血竭陈皮满面花椒两撮银柴胡背搓猪牙皂足登棉皮鞋披挂穿山甲颈缠金缨胸佩琥珀手拄虎杖上常山独活千年欲成威灵仙弃鼠妇 红娘合欢一见喜;紫苑迎春广木香。 琥珀青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 霞天彩云千里光;仙鹤太子万年青。 刘寄奴含羞望春花;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主讲人静远此次的分享课很是精彩,当时不少袍子参与互动,感谢大家的白癜风丸说明书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xf/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华仔史话古代的牙膏是拿什么做的吗
- 下一篇文章: 新版中药材产新时间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