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胃动力药常用的5种药物,作用特点与用法
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m.39.net/pf/a_5291113.html 胃肠动力不足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疾病,多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腹部胀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也可因胃动力不足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药店常见的促胃动力药。 一、多潘立酮 作用机制:拮抗外周多巴胺D2受体 适应症: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腹部胀痛。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作用特点: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少,作用较为局限,仅促进胃及十二指肠,对胃反流性食管病无效。 二、甲氧氯普胺 作用机制:拮抗中枢和外周多巴胺D2受体 适应症:镇吐药。 主要用于:各种病因所致恶心、呕吐、嗳气、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胃酸过多等症状的对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胃滞留、胃下垂等; 残胃排空延迟症、迷走神经切除后胃排空延缓,糖尿病性胃轻瘫、尿毒症、硬皮病等胶原疾患所致胃排空障碍。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5~10mg,每日3次。用于糖尿病性胃排空功能障碍患者,于症状出现前30分钟口服10mg;或于餐前及睡前服5~10mg,每日4次。 作用特点:镇吐作用较强且不影响胃酸分泌。 三、枸橼酸莫沙必利 作用机制:激动胃肠道5-HT4受体释放乙酰胆碱,促进胃肠运动。 适应症: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性胃轻瘫及部分胃切除患者的胃功能障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饭前服用。 作用特点:口服吸收迅速,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几乎无心脏毒性。选择性作用于上消化道,对小肠及结肠基本无作用。 四、西沙比利 作用机制:同莫沙必利 适应症: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用法用量:成人:根据病情的程度,每日总量15-30mg(即3-6片),分2-3次给药,每次5mg(即1片)(剂量可以加倍)。 作用特点:西沙必利可促进全胃肠道的运动,促进消化系统的排空,对反流性食管炎有效。 五、伊托必利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活性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乙酰胆碱释放而发挥促胃动力作用。 适应症:适用于因胃肠动力减慢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感、上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 作用特点:伊托必利不仅可以促胃动力,还可加速结肠运动,伊托必利由肝脏的黄素单加氧酶代谢,基本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口服吸收迅速,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胃肠疾病,一对一免费咨询,点击下方图片 ▼胃肠健康调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xt/7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兽用VC的十大功效和用法用量
- 下一篇文章: 经典名方药方剂防风胜湿汤的用法用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