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一般包括膏与药两部分,膏的部分成分也比较固定,药的部分比较复杂。膏药之所以能够治疗多种疾病。膏药的处方组成来源于一般中药处方,在一般方药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加以变化,去其平淡平和者,益以气味俱厚生香引导之味,以得药力。膏药用药数多面广,形成大的复方以适应慢性、顽固性、复杂的病理变化。膏药利用丹、油熬膏作赋形剂以防腐、防燥、保护疮面、保持药效持久,促使药物易于渗透肌肤。

清代名医徐大椿曾有过这样一段论述:“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去腐,止痛生肌,并摭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而日换,此理人所易知;如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厚而久贴,此理人所难知,何也?”他又解释说:“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络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这一段论述相当明确地阐明了皮肤吸收的机理,并已被现代科学实验所证实。下面跟大家分享几种膏药。

骨刺消痛膏《中国民间疗法》

骨痹。

药物组成白花蛇5条,肉桂30克,猪牙皂克,水蛭克,血竭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冰片20克,麝香5克。

制法将白花蛇、肉桂、血竭、乳香、没药、冰片研成细粉过目筛,混均匀。猪牙皂、水蛭碎断与食用植物油0克同掷锅内,炸枯、去渣、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另取铅丹g加入油内搅拌匀,收膏,将膏徐徐倒入冷水中,按常规除去火毒。取膏用文火熔化,将上述粉末加入搅匀,分摊于牛皮纸或布上即可。麝香粉在临床使用时撒在膏药表面少许即可。

用法经拍片确诊为颈椎增生、腰椎增生及其他部位骨质增生者,可取膏药贴于患处。贴膏药前先用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皮肤,再将膏药加热软化,撒上少量麝香粉贴于患处。每3日更换1贴,5贴为1疗程。出处《中国民间疗法》2,10(11):30

神阙阴阳膏《临床误诊误治》

阳痿

药物组成马钱子0.5g,硫黄0.8g,蜈蚣0.5g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蛋黄油少许调成糊状,敷胜脐(神阙穴)。外用橡皮膏固定,第3日取出,休息2日后再行下1次治疗。10日为1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蛋黄油煎制方法:取鸡蛋3~5枚,煮熟,弃白取黄,置清洁小锅中,用中等火熬至蛋黄焦枯变黑,改用猛火并以锅铲按压,致出现棕色液体--即蛋黄油,冷却后装瓶收贮备用。

出处《临床误诊误治》,24(5)

兴阳膏《中医外治杂志》

阳痿

药物组成石菖蒲、川芎、肉桂、巴戟天各40克,麻黄、白芷各30克,细辛20克。

上药共研末,过80目细筛。另取冰片25克研末过80目细筛后,与上药混匀共入克白凡士林膏中,充分搅拌均匀,装瓶封闭备用。用法患者先取仰卧位,用75%酒精棉球将神阙、中极两穴位擦拭消毒后,取兴阳膏如杏核大小分别贴敷在两穴位上,再取塑料薄膜,剪成直径约6cm的圆片盖在药膏上,并按压使药膏紧贴皮肤,再在塑料薄膜上加盖1块纱布敷料,以胶布固定即可。换取俯卧位,在双侧肾俞穴上,如上法操作敷药。早晚各换药1次。出处《中医外治杂志》,7(5):37

固精保元膏《理渝骈文》

阳痿

腹痛,痞块,梦遗,五淋,白油,妇女赤白带下,经水不调。

药物组成党参、黄芪、当归各15克,甘草、苍术、五味子、远志、白芷、红花、紫梢花、肉桂各10克,附子6克,鹿角胶32克,乳香、丁香各6克,磨香3克,芙蓉膏6克。

前十二味药于麻油克熬,铅丹收。加余药搅匀。贴脐上及丹田。

独圣散加味敷脐《民间验方》

药物组成生五倍子粉3go

蜂蜜调匀,成稠粥状,敷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适于阴虚火旺者。

金锁固阳膏《经验广集》卷三

阳虚遗精

药物组成葱子60克,韭子60克,附子60克,肉桂30克,丝瓜仁30克。

制法上药麻油克熬枯,去滓,后下硫黄40克,松香60克,龙骨(煨)6克,麝香1克,为末,入油搅匀,瓷罐封固,狗皮摊贴。说明贴于气海穴,每日1次。

宁心安神膏《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心神不宁

药物组成取酸枣仁1份,研成极细末,与朱砂2份混合,再以30%二甲基亚砜

(溶剂)调成软膏状。

用法用时取5mmx5mm一团,置于肤疾宁贴膏中心,贴于患者膻中、双侧内关穴,每2日换药1次(揭药后嘱停2小时后再贴,以免引起皮肤不适),3次为1疗程。30%二甲基亚砜可换成5%氮酮,用适量香油调和。出处《实用中医内科杂志》,7(1):46

消渴膏《中医外治杂志》

消渴

药物组成阿魏、黄芪、人参、郁金、海龙、海马、乳香、没药、琥珀、麝香等16味。

将上药用芝麻油熬制成膏药。每张重50克。用法先针气海穴,出针后将膏药贴上,10天更换1次。膏药贴上后,腹内不断行气作响,有矢气等现象,又是伴有针扎般跳疼,二三下即过,大部分无任何反应。出处《中医外治杂志》,1(4):13

腑行膏《理渝骈文》

便秘

药物组成大黄、玄明粉、生地黄、当归、积实各32克,厚朴、陈皮、木香、榔、桃仁、红花各15克。制法麻油熬,铅丹收。贴肚脐。出处《理渝骈文》注释本

便秘贴

便秘

药物组成大黄、厚朴、积实各2份,火麻仁3份,芒硝、番泻叶各1份。

用法以上药物共研末过筛,用香油、透皮剂氮酮(3%)调和成膏备用,使时先将此通便膏填纳于脐中(神阙穴),再用麝香膏固定,每天调换1次,调换日先用温水湿敷片刻,再揭麝香膏。出处《中医外治杂志》5,14(5):46

十臌取水膏《理渝骈文》

鼓胀

药物组成大戟,甘遂,麻黄,乌梅,葫芦巴,葶苈子,芫花,黑丑,细辛,汉防己,槟榔,海蛤,陈皮,桑皮,生姜,蝼蛄。制法麻油熬,铅丹收。用法贴肚脐处。出处《理渝骈文》注释本

肝炎膏

急慢性肝炎。

药物组成栀子15克,杏仁10克,巴豆、阿魏、樟脑各5克,麝香0.3克,红高梁米克。

用法先将栀子、巴豆、樟脑、杏仁、阿魏等研粉备用,然后将高粱米用水煮至半开时滤水,趁热捣烂如泥与混合药粉搅拌均匀,摊于棉布上,然后撒上麝香粉,不烫后贴于肝区,扎紧,松紧适度。每3~4日换药1次,轻者使用2~3次,重者使用4~6次;肝硬化腹水者,先热贴1~2次,可连续使用5~10次出处《中医外治杂志》,6(6):43

使用膏药前请先咨询医师或药师。妊娠及哺乳期慎用。所贴患部一定要严格消毒,破口处可先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洗净脓血,拭干后再贴膏药。

注:本文为务中堂刘医生中医技术文化交流用,非医务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部分引用抄录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jb/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