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简介

荨麻疹(urticaria),我们俗称风疹块、风疙瘩,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荨麻疹。本病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愈后不留任何痕迹。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本病中医学称为“隐疹”。

(腰背部急性荨麻疹)

(上肢胆碱能性荨麻疹)

二、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很多且复杂,急性荨麻疹常可找到病因,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难以明确,可能的原因如下:

1、药物可能是急性荨麻疹较为常见的原因。如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药物,镇静安眠类药物,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包括一些中药,均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2、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3、食物及食品添加剂是引起荨麻疹的常见原因之一。包括鱼、虾、蟹、牛奶、鸡蛋、花生、大蒜、洋葱、调味品,水果类如芒果、草莓、桃子、柠檬、菠萝、榴莲等等。

4、吸入物花粉、动物毛屑、粉尘、挥发性化学品等。

5、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压力等。

6、精神心理因素烦躁、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

7、自身免疫及慢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炎症性肠病等。

8、其他因素如人工关节、心脏瓣膜、内固定钢板等植入物,输血反应,昆虫叮咬,遗传因素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外加六淫之邪的侵袭;或饮食不节、肠胃湿热;或平素体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

三、症状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其发作形式多样,多伴有瘙痒,少数患者可合并血管性水肿。临床上我们通常将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起病急,发展快,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瘙痒,随之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周围红晕或潮红,皮损逐渐扩大融合成片,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易反复,时隐时现,消退不留痕迹,严重者可以有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感染引起的可以有发热症状,但病程一般少于6周。

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全身症状一般较轻,极少数可以表现为急性发作。

除此以外,为便于进一步个体化对症性治疗,我们还会对特殊类型荨麻疹进一步进行分型。不同类型荨麻疹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有:

1、皮肤划痕症也称人工荨麻疹,系由外界机械性刺激引起的敏感性增高,皮肤受刺激,如搔抓、钝器、紧束的腰带等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风团,潮红,瘙痒,可以很快消退,部分可以诱发全身出现风团,也可以单独存在。

2、压力性荨麻疹又城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皮疹发生于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后,局部出现瘙痒、水肿性红斑、疼痛、风团,通常持续8-12小时后消退。易发生在手掌、足底或其他压迫部位等,可以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关节疼痛、全身不适等。

3、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较为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多见。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反复出现,持续终身。在受冷后半小时至四小时出现风团,不痒或微痒,自觉灼热,可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后者多见于女性,青年居多,患者常在气温骤降时或接触冷水或冷风之后发生,数分钟内在局部性的水肿和风团,自觉瘙痒,多见于面部、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发生头痛、胸闷、心悸、皮肤潮红、低血压、昏厥甚至休克。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或遇热后消退。

4、胆碱能性荨麻疹由于受热、运动、情绪波动、热性食物或饮酒后使胆碱能神经兴奋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诱发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而发生风团。常在受刺激后数分钟即出现风团,泛发性出现,周围有红晕,泛发躯干上部和上肢,病情一般经过数月或数年后逐渐缓解。

5、日光性荨麻疹皮肤暴露在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风团发生后约经1至数小时消退。发生皮疹的同时,可伴有畏寒、疲劳、晕厥、肠痉挛,这些症状在数小时内消失。

6、接触性荨麻疹其特点是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发生风团和红斑。可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2类。非免疫性是由于原发性刺激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而引起,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发病,不须物质致敏。而免疫性属Ⅰ型变态反应,可检出特异性IgE抗体。

另外,还有热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电流性荨麻疹等更少见的类型的荨麻疹等。

四、中医经验方治疗

[通治方]

麻黄蝉蜕汤有消除风疹块的良好近期疗效,部分患者经治疗后有可能取得被动脱敏的彻底效果。麻黄9克蝉蜕9克槐花米9克黄柏9克乌梅9克板蓝根9克甘草9克生大黄9克

上8味,加水毫升,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30分钟,滤过,药渣再加水毫升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出液即得。每日l剂,分2次服。

出现全身反应,有发热恶寒者,加银花15克、紫苏3克;大便干结,大黄增至15克;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者,加杏仁9克、瓜萎15克;大便溏者,首剂后去大黄,加丹皮9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者,加厚朴9克、枳实9克、建曲9克;小便短赤者,加滑石粉9克、石斛12克,生大黄减至6克。

[辨证方]

1、寒证

止痒永安汤,治冷激性荨麻疹。

荆芥9克防风9克麻黄6克桂枝9克白芷6克羌活9克蝉衣6克当归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水煎服。

2、热证

荆防方,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偏于风热者,为病程在一个月以内的专用方。

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4.5克黄芩9克蝉衣4.5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乌蛇搜风汤,治慢性荨麻疹。

乌蛇6克羌独活各6克防风6克炙僵蚕6克生地15克丹皮9克丹参9克赤芍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

水煎服。

3、虚证

加减当归饮乃余经过三十余年的摸索总结而出,治疗慢性等麻疹有显效。

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l剂,可连服30~40剂。

4、实证

活血祛风汤,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

归尾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荆芥9克蝉衣6克白蒺藜9克甘草6克

水煎服。

全虫方是以大败毒汤为借鉴而化裁的经验方,功在熄风止痒,除湿解毒。主要用治湿蕴日久,风毒凝聚所引起的慢性顽固性以瘙痒为主症的皮肤疾患。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刺蒺藜15~30克炒槐花15~30克威灵仙12~30克苦参6克白藓皮15克黄柏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奉仁严氏主用:外洗就用奉仁抑菌粉和奉仁益肤草本,外涂就用奉仁肤疾康









































白癜风专治医院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ls/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