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_7257160.html

郑重声明:以下文字纯属个人学习随笔,不具任何学术引用和参考价值。如对植物种属鉴定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探讨!

长白山探花途中,慧雪跟我们聊起,博物学刘华杰老师就曾经来过长白山,有一次还是自己自驾从北京到长白山,专门请慧雪带他去看了长白蜂斗菜。我也是刘老师的读者,他书中(《博物人生》)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分享。。。

“相比于其他学问,博物学的力量是微弱的,这正是我喜欢它的、鼓吹它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样,它对人地系统的危害也相对小。沿着博物学的传统,做不出原子武器、生化武器,也不会制造出“无敌浩克”式的怪物。在危害小的前提下,博物学是有趣的,愿更多的朋友掘发之,享受之。博物,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博物不用成为你的全部,任何时候,你只要推开它的门,走进去,慢慢的走走,细细的看看,静静的听听,它可能随时会在不经意间还给你一些小小的惊喜;你也可以随时抽身离开,它绝不会成为你的负担,你可以回到地铁上,高铁上,飞机上,看行情,编代码,见客户,继续埋头于文山会海中。而它,会一直在那里,等待你随时回来,一旦走进过它,也许不难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因此而更加有趣和快乐。

此刻,请跟着我一起细数两天探花中看到的野花,整理了一下,主要是正值花期的36种,分两次分享;当然看到的不止这些,有些是因为比较“普通”认为自己多次看到过(但是也很有可能与以往看到的不同)可能就没有拍照,有些是因为没有开花,就没有专门制作“标准像”。还是那句话,如果能记住这36种,已经是有意义的一小步!

让我从这次看到最多的毛茛科植物说起吧。。。

1-毛茛科:细茎银莲花

看到Anemone(拉丁文:风的女儿),有没有想到前面见花识花-天目山探花笔记(下)中提到的同属银莲花的鹅掌草!所以我说和银莲花的情缘未了,这次在长白山一连看到三种没有见过的银莲花啊。细茎和鹅掌草的气质真的太像了,而且都是在阴雨天里相遇,第一次看到都是低垂的头。上面这张标准像是第二天放晴后拍到的。

下面这张是。。。雨中的细茎银莲花。。。

下面这张是阴天中的鹅掌草。。。

查阅《中国植物志》(文中提到的均为其电子版),其中说到:“萼片5至多数,花瓣状,白色、蓝紫色。花瓣不存在。”

也就是说看着像花瓣似的,其实是萼片,“萼片是植物组织,指花的最外一环,能保护花蕾的内部。。。在有的植物中,花萼可能特化成大而有鲜艳颜色的瓣状萼(类似花瓣)”。根据植物志的说法,银莲花整个属的植物都不具备花瓣。那么为什么在它的演化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留给自己和诸位继续去寻找合理的解释吧!

类似萼片特化成花瓣状的还有我们比较常见的铁线莲。

写到这里,还特别查了一下,常见的三角梅,不太常见的四照花和珙桐,看着像花瓣一样的其实是特化的苞片。

苞片位于正常叶和花之间的单片或数片变态叶,也称苞叶,有保护花芽或果实的作用。

花萼是位于花冠外面的绿色被片是花萼,它在花朵尚未开放时,起着保护花蕾的作用。

苞片是花序的一部分,是一种变态的叶;而萼片是花朵的一部分。

看来,在今后的观察和记录中需要特别留意花朵的结构,很多乍一看是“一朵花”的花,其中可能机关重重,妙趣多多。

2-毛茛科:黑水银莲花

此花气质就与上述两种不同,查询植物志,发现:鹅掌草和细茎银莲花在银莲花属中同属于“鹅掌草组”,确实更为接近;而黑水银莲花属于另一个组“西南银莲花组”,包括接下来的这一个。。。

3-毛茛科:反萼银莲花

虽然花朵看着和其他见过的银莲花都不同,但是这个小可爱就是其中一员,萼片就是它的特质之一啦:

“萼片5或7,白色,披针状线形,长3-6.5毫米,宽1-1.5毫米,开花时向下反折;”

有点像一枚中式服饰中的盘丝银质纽扣,细巧精致。

4-毛茛科:拟扁果草

和以上的银莲花属一样,拟扁果草的萼片也特化成花瓣状。

有拟扁果草,那么,是不是也有扁果草呢,果然,植物志里查到,毛茛科也有扁果草属的扁果草。那么为什么要叫做拟扁果草呢,是不是它们有什么相近之处,目前尚未查到什么解释,留待以后的发现吧。

途中,慧雪告诉我们下面这个结果的植物就是东北扁果草了,扁果草属中的一种。果然是扁扁的蓇葖果,煞是可爱。

5-毛茛科:膜叶驴蹄草

6-毛茛科:三角叶驴蹄草

前面春到北国探花山野-游记篇(上)提到驴蹄草是雨中最热情的花事,完全不为风雨影响,只要你走近山溪、林中水洼,路边水沟,都能看到它们鲜艳的笑容。

即使是最常见的野花中,也让我们看到的小小的趣味。在回来整理照片的时候,小伙伴问我,为什么驴蹄草的花瓣形状好像不同的,有的圆圆,有的尖尖。我查查照片,果然,然后打开植物志,查询了一下有关描述:首先,与前面的银莲花一样,黄色花瓣状的不是花瓣,而是特化的萼片。另外植物志中描述:“萼片5,黄色,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那就是说可能是圆圆的,也可能是略显狭长(尖尖的)。而看了以下的这幅图片,发现,倒不是萼片的形状,而是叶子的形状,很有可能指向了两种驴蹄草中的变种。请看下图右下角标记为6的叶片部分。对照拍下来的图片(上图),真的有一种,叶子就是这种,“叶多为宽三角状肾形,基部宽心形,边缘只在下部有牙齿,其他部分微波状或近全缘”。

(以上图片来源:来自中国植物图片库)

而膜叶和三角叶驴蹄草都是驴蹄草的变种(var.),植物志中说,本种在浙江天目山就有分布,花期5-9月。我又请教了带领我们天目探花的喜子老师,他说天目山有驴蹄草的,我们上次去确实没有看到(开花)。这样看来,以后有机会,可以到天目山去找驴蹄草本种了。

7-毛茛科:深山毛茛

毛茛属的毛茛(也是美丽的小黄花)在江南也属于比较常见的野生植物,因为慧雪说这个是深山毛茛,就特别的拍了一下。毛茛的亮黄色还有一个小故事,它英文名就叫buttercup(奶油杯子)[备注,植物的英文名绝对不是它的学名哦],传说是古代欧洲人认为牛吃了毛茛那亮黄色的花瓣后,出产的奶油颜色更黄,所以给毛茛起了这么个名字。其实毛茛都是有毒的,牛和人均不能食用。另外,毛茛亮黄色的结构就是它的花瓣哦,它的外面还有淡绿色的萼片。

8-毛茛科:白头翁

白头翁的名字来源还不是来自它的茎、叶和萼片(上图中紫色花瓣状的特化萼片)布满的柔毛,更是来自于它的果子上更加醒目的长长绒毛:

(以上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片库)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眼看这两年白发疯长,更加要加快脚步,莫等闲啊。

-毛茛科的植物到此为止,下面进入更加美艳的百合科。。。

9-百合科:猪牙花

先说说,这花有多稀罕,百合科猪牙花属下在我国目前一共发现有2种分布(全世界15种),其一是新疆猪牙花(主要在新疆北部分布);另一个就是猪牙花本种(在吉林分布)。所以,我们这次看到的猪牙花,是我国唯二的其中之一,算是稀罕了。另外就是它的花期短,查询到一篇文献说,它的花期从四月中旬到五月初,只有约2周的时间,我们这个时候应算是它的花期尾声了。

除了稀罕,它的颜值超高,才是它成为这两年花友群中不折不扣的网红早春花的主要原因,在哪个圈子颜值都能要人命的啊,更何况在最专注于美的刷花圈子里。从它的带有紫色斑点的叶子,下垂的花朵,必须在光线足够强的条件下,才会俏皮翻折的花被,观花者必须完全向它俯首,才能看到它最隐秘的密码:下部有近三齿状的黑色斑纹,花友们形象的叫做:M纹,慧雪说这M纹的作用是-蜜导,字面理解,是导引昆虫找到花蜜,或许没有花蜜,只是为了特意迷惑昆虫(曾经看到过资料介绍某种兰花就是通过形态模拟让昆虫误以为有花蜜而钻入花朵深处);不管怎样,花儿们用尽“智慧”就是为了繁衍。到底猪牙花的传粉机制怎样,M纹起到怎样的作用,暂时没有查到文献。又是一个留给自己的疑问,疑问越多,好奇心才不会停止生长。还好我不是猫。

最后,是关于它的名字,好好的一个美女为啥得了个这样大俗的名字呢!有人说,看它花瓣翻折的样子,像野猪外翻的獠牙:-请自行脑补野猪的獠牙,因为图太丑,实在不忍心在这里插播。。。

但是我觉得更靠谱的一种说法是,因为它的地下鳞茎洁白,形如野猪獠牙而得名。这里借用一副图片显示猪牙花的鳞茎:-毕竟这个看起来更像!

(以上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片库)

猪牙花的英文名字叫:dogtooth,哈哈,果然异曲同工。只是老外看到的猪牙花是猪牙花属其他的猪牙花啦!

因为它很美,所以,享受更高的待遇,多上几张手机美照。。。下面第一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它的花萼和花冠在形态、色泽等方面并无区分的,称为同被花。其他我们常见的百合花也是这样哦,你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哦。

10-百合科:平贝母

要不是仔细看,在一片落叶色的背景下,平贝母那细长的茎,纤弱淡绿色叶子和暗紫色的花朵并不显眼。。。

一旦发现悬挂的小铃铛,仔细看时,会发现至少两个非常可爱的小特征:

向上部分的每片花被上有一个小突起,回来在植物志上查到,这个叫“蜜腺窝”,这里该是隐藏着它最甜蜜的秘密吧!

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的“裙底风光”。。。“紫黄色小格子”,因此花友们又称它为花格贝母。。。是不是很形象!

它的鳞茎经过处理就是中药“平贝”,因此已经被人工栽培作为药材原料。

平贝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为一种常用中药,与川贝母、浙贝母同属贝母属,但在药用上有一定差别。浙贝苦寒,多用于外感咳嗽;川贝苦甘微寒,多用于虚劳咳嗽;炉贝、伊贝、平贝通常均作川贝使用。

11-百合科:三花顶冰花

在顶冰花属种,三花顶冰花属于比较少见的白色花被的品种,其他同属多是黄色花被。

12-百合科:单花韭

此花,极其细小,真真就是4-5毫米长,1-2毫米宽,当时是因为拍其他的花,一抬头看到这几株迷你的小花,再找到它的叶子。以为找到了什么很特别的东西,指给慧雪看,她说,叫单花韭,我说,明明有两朵花啊,怎么是单花韭!她拔下一根叶子,撸净叶子上的泥,说你尝尝,我一尝,果然一股淡淡的韭菜味道。回来一查植物志,就这样写到:“伞形花序有花1-2朵,若为2朵则小花梗1长1短”。好吧,只有1朵或者2朵花也可以叫伞形花序,确实也有1朵花的,我拍的这两棵都是2朵花,果然是花梗一长一短。好有意思!

除了以上几种开花的百合科植物,在慧雪的指点下,还看到了没到花期的-东北百合:慧雪管它形象的叫做轮叶百合,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种植物开出百合一样的花,她给我看了在夏天(6-7月)拍的开花的照片,就是比较典型的橙色百合的样子!如果林子里,到了夏天,开成一片,该是一副多么美妙的画面。

13-藜芦科(原百合科):吉林延龄草

首先也从“稀罕”说起,来自植物志:

“(延龄草属)约有30种,主要分布于北美,其中5种产于亚洲东部。我国有3种,产于西南、西北和东北。”

我国三种分别是:延龄草,西藏延龄草和吉林延龄草。

今年4月我们在浙江天目山探到了延龄草,可惜的是当时花瓣已经落了。

这次终于在长白山看到了吉林延龄草,雨中,没有完全展开,但已经让我足够满足!比起花朵,那三片大大的叶片更加醒目,所以在一片低矮的林下草本中,延龄草显得比较高,叶片也比较硕大,很容易一眼发现。

关于它的名字,没有查到有关延龄草任何药用的信息,真的不清楚这个“延龄”从何而来!花儿起个贱名儿也许更能像“狗蛋”“拴住”一样保佑自己,给自己续命呢,名字起得太高调对植物来说,真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一个“栗子”近在眼前,猪牙花,就是一个不错的贱名儿,哈。

-还看到了藜芦科藜芦属的藜芦:非常常见的林间草本,但是请注意,有毒,有毒,有毒!虽然叶型和植株非常美丽,但是非专业人士,请切勿采摘:

14-唇形科:荨麻叶龙头草

复习一下,在天目山也看到了龙头草。

15-景天科:八宝

就是现在已经引入园艺比较常见的一个多肉品种,只是这里是纯野生的。不是花期,但是正好拍到一个去年干枯的花葶,花序保存的还很完整。

16-景天科:钝叶瓦松

天然盆景,无比感人和可爱!

17-十字花科:葶苈

认出十字花科不难,当时看到,觉得是荠菜的茎叶,油菜花的花。植物志说葶苈本种南方也是多见,也许太普通,之前还真没有特别注意这种黄花“荠菜”。

18-伞形科:红花变豆菜

小小彩蛋一枚,顺便复习一下,这几期路过的植物英文名称(再次备注,英文名字可不是植物的拉丁学名哦!只是植物的“方言”名称。):

银莲花(属)-windflower

毛茛(属)-buttercup

猪牙花(属)-dogtooth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ls/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