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人没有牙膏是怎么刷牙的
现代人大多懂得牙齿保健的重要性。其实,关于口腔、牙齿的清洁、美观、疾并保健,在我国古代就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籽儿一样整齐洁白。 古代刷牙 反之,牙齿参差不齐则被视为龃龉,咬合不齐者被称为龊,排列不齐者被称为龇,不平整者被称为龋,均视之为病态。由此可见,古代的人们对于牙齿健康是十分重视的。 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人们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 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么来的。年的考古发掘,从公元年的辽代墓葬中出土的两把骨质牙刷柄,就足以说明,中国使用牙刷洁齿,少说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洁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要不,就用先前说的杨柳枝,蘸上古牙膏清理牙齿。也有用布、手指或者上面提到的古代牙刷,蘸了青盐,擦牙齿,然后用清水漱口。 据张杲《医说》记载,南梁刘峻所著《类苑》中有首歌谣,题作《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歌谓: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 古代刷牙 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 早在公元6世纪的南梁就雕刻于石碑的口齿乌髭,用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对牙齿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作用,还兼可乌发美容。 效果比如今的药物牙膏还要神奇。口齿乌髭实在可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牙膏。 如今,许多人在每日清晨起床刷牙漱口,或在晚上临睡前刷一次牙。而我国历代中医著作则不仅以为睡前比晨起漱洗对护齿尤为有效,更倡导每餐必漱,医学名家张景岳《景岳全书》就指出: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这是十分科学的。 漱即洗涤的意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洗。说明古人有养成了早晨进行盥洗的习惯。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内。 古代牙刷 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好的效果。 宋代张杲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 《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 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则有防止龋齿的作用。 古代牙刷 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记载: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如今牙科对缺损者,常采用镶补的医疗措施,以恢复牙齿的功能。不知者,必以为很现代;知之者则会想起《新修本草》在这部唐代就已颁行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中,已有用白锡、银箔、水银合成银膏,以作为牙科填充物的记载。见于《新修本草》的用汞合金补牙的记载,还表明我国的牙科医疗技术,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免责声明:文档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DOCINDAILY(豆丁日报)订阅号 我们每天为您推送: 1-3份深度行业报告、行业数据分析资料; 一篇互联网、科技资讯、行业经验技巧; 一篇职场、人生攻略、趣闻。 坚持做有学习价值,又不失娱乐精神的订阅号! 你看或者不看报告就在这里,每天一份! 1年份,随时供您作为写作,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 省去写论文报告、PPT时四处查找资料文献的麻烦。 亲,点击上方蓝字订阅吧!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ls/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果你要穿越,这些知识有必要知道
- 下一篇文章: 竹语书院之浅谈中草药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