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记开始

《西游记》到了第三十六回,孙大圣刚在前几回里演了一把孤胆英雄,靠一己之力搞定了金角银角这两个太上老君的倒霉孩子。故事经过这么个小高潮之后,接下来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舒缓的节奏。

于是唐僧师徒四人有了沿路观看风景,抒发情感,感时伤怀,吟诗作对的雅志,基本上画风是下面这样的:

好个孙大圣,横担了铁棒,领定了唐僧,剖开山路,一直前进。唐僧悠哉哉在马上遥观,前方一座好山景。真个是:

山顶嵯峨摩斗柄,树梢仿佛接云霄。青烟堆里,时闻得谷口猿啼;乱翠阴中,每听得松间鹤唳。啸风山魅立溪间,戏弄樵夫;成器狐狸坐崖畔,惊张猎户。好山!看那八面崔巍,四围险峻。古怪乔松盘翠盖,枯摧老树挂藤萝。泉水飞流,寒气透人毛发冷;巅峰屹立,清风射眼梦魂惊。时听大虫哮吼,每闻山鸟时鸣。麂鹿成群穿荆棘,往来跳跃;獐罷结党寻野食,前后奔跑。伫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行来深凹,四边俱有豺狼。应非佛祖修行处,尽是飞禽走兽场。

此情此景,唐师傅忆起这一路来种种遭遇,自己虽然骑着白马,却也没做成王子,倒是纷纷被各路妖精们当成送外卖的,再进此深山,心中亦感凄惨悲切。便兜住马,当即应景做了一首抒发内心情怀的诗。其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说来倒有颇有些趣味,心细的读者应该能看出,吴承恩在诗句里精心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伏苓、防己、竹沥、茴香等九味中药。

再仔细品味这些药名,无不一一精巧的结合了《西游记》前面的情节,“益智”,取的谐音“毅志”,其指的是唐三藏受太宗之命赴大西天即天竺的大雷音寺取“大乘经”的矢志不渝的信念;“王不留行”则是唐王当年排驾亲自为御弟三藏和尚饯行,与百官同送出长安关外,到了最后临别,自然是“不留,且行”;“三棱子”猜也猜得出,三个愣头青,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几个徒弟;马兜铃是唐僧师徒与小白龙马一起“乘危远迈杖策孤征”,匆匆赶路的样子和声音;“茯苓”又是谐音,“佛令”,乃是指西天如来佛祖的号令;最后两句抒发情怀言志,“防己”“竹沥”是唐僧的自我褒奖,自我肯定的批语,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象新采的竹茎,经火炙后沥出的澄清汁液;那么“茴香”自然谐音回乡,道出自己渴望取经成功返回故乡东土大唐是也。

说到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吴承恩童鞋,能从近二千味中药的药名中,贴切的选择了能表达小说内容的几味,藉中药名称和全诗浑然一体,巧妙地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西游记之二

其实吴承恩在第二十八回里,还曾用中药名填写了一首《西江月》的词,故事背景是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狠心赶回花果山后。齐天大圣重归故里,缺没有锣鼓喧天,亦无鞭炮齐鸣,只眼见好端端一座花果山凋零不堪,一众猴子猴孙又被猎户们打杀了一大半:“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悲伤”。

正赶到孙悟空心情不好抹眼泪这个节骨眼上,那几千猎户又击鼓敲锣,架着鹰犬,持着刀枪,组团上山打猴,这不是正闯到枪口上了。

想大圣这暴脾气…..于是后来这几千猎户就变成下面的样子:

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

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

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

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反正是都挺惨,话说这大圣君当年斩神杀妖都不在话下,要说这些个肉体凡胎,自然也就是尸骸轻粉当炮灰的命。

说回这首词,里头也是选用了乌头(头)、海马(马)、人参、官桂、朱砂、附子(儿子)、槟榔(郎君)、轻粉、红娘子9个中药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猎户残亡的场面,又不让人觉得牵强附会。

我想《西游记》之所以能和《红楼梦》一起位列四大名著之列,不仅仅是因为精彩的取经降魔神话故事,更因为它精致琢磨,美轮美奂的文字艺术。

装x神器

要说我大天朝的古人们确实人类历史上一群比较能诗善词的神奇存在,几乎什么事都能拿来拽个诗,哪怕或者是个顺口溜。小编之前就查过,我国古代庞大的诗词库几乎涵盖日常生活中的任何领域,甭说风花雪月,就是拉屎撒尿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诗词歌赋,堪称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可以说他们真是“闲的无聊”,但是这其中绝不缺乏精美绝伦的作品。

这次果然又没有让小编失望,一查,还真不少古人就和吴承恩一样灰常善于将中草药名词写入诗中,读来让人兴趣盎然,别开生面。

话说唐朝时一个春日午后,正是春意盎然,万物生发,鱼儿嬉戏,狗熊撒欢的日子,两位诗人皮日休、陆龟蒙结伴外出春游踏青,看到野外里景色清新秀丽,皮日休当即诗兴大发,吟得七绝一首:

数曲急溪冲细竹,

叶舟来往尽能通。

草香石冷无近远,

志在天台一遇中。

吟罢,他很有自知之明的对陆龟蒙说:“我这首诗虽不见佳,但却暗含三味中药名,老兄你能否猜得出?”

陆龟蒙听了后,心中暗笑皮日休这厮龟毛,诗写的水平差就差嘛,还让我猜谜语,于是笑道:“兄台不必过谦,诗写得好,但药名并不难猜,掐头去尾,合起来正是竹叶、通草、远志三味药,我说的可不错否?”

随后陆龟蒙也当仁不让,照葫芦画瓢,沉吟片刻后念出了自己的诗:

桂叶似茸含露紫,

葛花如绶蘸溪黄。

连云更入幽深地,

骨录闲携相猎郎。”

皮日休不假思考地答道:“是紫葛、黄连、地骨三味药而已。”

陆龟蒙仰天大笑:“不过都是按你的套路出牌”。谈笑风生、不动声色间显示出了极高的逼格。

写情书

相传古代有一对夫妇就是用中药名写的“两地书。”妻子的信是这样写的: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寇不消心头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丈夫看后,挥笔答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还乡。至时金银相赠也”。

小编揣测这两口子应该是卖药的,秀恩爱虐狗都不忘老本行,估计拿到现在都是写广告文案的个中高手。   

辛弃疾中药版《静夜思》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

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

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这首词,看字面写的是一位深居闺中的妇女同志,在那战乱纷争的年代,夜阑更深之夜晚,斯人独守空房,思念远离家乡,征战在沙场的丈夫时那种身边没男人真是活不下去了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独守空房图

词中共引用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

另外,从这首词我们应该能看出辛弃疾身体状况应该不太好,估计经常吃药,要不怎么能记住这么多药名。所以在古代久病不仅能成医,还能作诗。身体被掏空的同时,精神富足,也是有失必有得。

李中堂的对联

上联:阳春三月,天仙红娘子,龙骨玉肉,首乌容少,一点朱砂痣,面扑天花粉,头插金银花,身穿罗布麻,项带珍珠,腰挂珊瑚,怀抱太子,在重楼连翘百步,仰望天南星,盼槟榔

下联:冰雪连天,日人白头翁,血竭陈皮,满面花椒,两撮银柴胡,背搓猪牙皂,足登棉皮鞋,披挂穿山甲,颈缠金缨,胸佩琥珀,手拄虎杖,上常山独活千年,欲成威灵仙,弃鼠妇

横联:各有远志

这副对联是李鸿章为天津医学馆题写,对联内包括了阳春砂、天仙子、红娘子、龙骨、玉果(肉苁蓉)、何首乌、朱砂、天花粉、金银花、罗布麻、珍珠、珊瑚、太子参、重楼、连翘、百部、天南星、槟榔、雪莲、薏苡仁、白头翁、血竭、陈皮、花椒、银柴胡、猪牙皂、绵萆薢、穿山甲、金缨子、琥珀、虎杖、常山、独活、千年健、威灵仙、鼠妇虫、远志共37味中药。

联是好联,至于穿山甲,小编特别提示,童鞋们都不是像李鸿章那么大的官,就不用再想着吃了,毕竟犯法。

中药版武侠小说

在《戒庵老人漫笔》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水贼反,自号威灵仙,与辛夷前胡相连结,犯天雄兵,上谓生曰:‘豺狼毒吾民,奈何?’生曰:‘此小草寇,臣请折笞之’。上大喜,赐穿上甲、犀中带,问‘何时当归’?曰:‘不过半夏’。道帅兵往,乘海马攻城,大战百合,流血余数里。令士卒挽川弓,发赤箭,贼不能档,逐走,绊于铁蒺藜,或践滑石而踬,悉追斩之,惟先降者独活,以延胡索系之而归,获无名异宝不可胜计,上迎劳生曰:‘卿平贼如剪草,孙武不能过也’。”

这篇仅仅百来字得小文,记载宋代当时一次战斗经过,文中暗含水贼、威灵仙、辛夷、前胡、天雄、草寇、穿山甲、犀角、当归、半夏、海马、百合、川芎、赤箭、蒺藜、滑石、独活、延胡素、无名异、剪草等二十几味药名,可以用短小精炼,独具妙工来形容它,并不感觉夸大其词。

小编作为了一个中国人,对中药还是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至少那些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名字听起来并没有阿莫西林、布洛芬、甲硝锉、异烟肼之类的那么让人感到恐怖。

又想到小时候读《红楼梦》里“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那一回的回目时就产生出的特别想找点茉莉粉蔷薇硝玫瑰露茯苓霜来吃冲动,虽然再读下去才知道茉莉粉和蔷薇硝其实是当时女孩子擦脸用的高端化妆品,但是想吃的欲望依旧。

因为这些名字的本身就是诱人的,它们有文化,很神秘。

好久不更新啦,打开







































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ls/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