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草根中医系列讲座

金匮方证

第三十七讲皂荚丸证

各位朋友,新年好,今天是过年的第一帖,希望大家喜欢。

皂荚丸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皂荚丸方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取三丸,日三夜一服。

原文很简单,也很直白了。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胸闷,痰多胶粘,咳唾不爽,只能坐不能躺,一躺下就咳嗽咳痰,一看很显然病机就是痰浊作怪,病位在肺,属于实证,中医内科学叫作“痰浊壅肺”。

由于痰浊壅塞,气道不流利,肺气失去肃降的能力,所以“咳而上气”;肺中的粘稠痰液随着“上气”而出,所以“时时吐浊”;由于痰浊壅盛,虽然“时时吐浊”而咳逆喘满依然不减,平卧时气逆更加明显,所以“但坐不得眠”。

我认为,皂荚丸证的核心症状是“浊痰”,病机核心是“痰浊”。由于痰浊壅肺,肺失肃降而咳逆上气、但坐不得眠。又因为痰浊壅盛,痰液粘稠难于咯出,形成顽痰胶固,阻塞气道,促使气道阻力加大,通气障碍加重,患者虽时时吐浊,但是咳逆上气的症状难以缓解。因此,治疗上必须加大化痰力度,而达到痰去而喘咳自止的目的。

那么,痰浊壅肺已经这么严重了,如果只用射干麻黄汤(第三十六讲射干麻黄汤证)显然病重药轻不对症了。张仲景此时用了药力强劲的皂荚。为缓和皂荚峻烈之性,所以酥炙蜜丸,枣膏调服来保护脾胃,达到痰除不伤正。

皂荚为豆科落叶乔木皂荚树的果实,又称大皂角;和皂荚树已衰老的果实或受伤而结出的畸形小果,又称猪牙皂。皂荚辛咸温,有小毒,适用于顽痰壅盛、胶固难咯、咳喘气逆胀满之实证。

徐大椿说:“稠痰黏肺,不能清涤,非此不可”(见《兰台轨范》)。皂荚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我一般用汤剂。由于皂荚主要表现为局部粘膜刺激作用,用量过大,可损伤胃黏膜,产生一些毒副作用。皂荚使痰浊液化,易于咯出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痰浊为病,临床很是常见,一般有痰浊,舌苔、脉象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脉象偏滑偏紧,舌苔偏腻。治痰浊,痰浊要温化,一个是用干姜、半夏之类的来温化,另一方面是痰浊比较粘浊,要用比较流利的东西把它化开,比如桔梗、竹茹、射干、冬瓜子、皂荚都是,把痰浊的粘浊化开,用滑利的药物把它流通开化开再排掉。排痰的药物有槟榔、黑丑、大黄、桃仁。

治疗痰浊说起来简单,不外把痰浊温化开,流通开,排出去,就可以了。辅带配上养阴的药,运中的药,因为痰浊必然是体内的阴精不能正常运化,聚在一起,形成痰浊,不能运化,必然会阴精偏亏,祛痰浊的药呢也会伤阴,所以要加上滋阴的药,加上运中焦的药。大年初二在“漳州经方医学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ls/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