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诊碎玉中药护齿知识
初学中医,读到《方剂歌括》里面有固齿方这样记载雄鼠脊骨1副,当归1钱,熟地3钱,细辛1钱,榆树皮3钱,骨碎补3钱,青盐1钱,杜仲2钱。 上为末。 固齿。主 用绵纸裹成条,咬在牙床上,以味尽为度。日用1条。 制药不可经铁器,经则不效。 《石室秘录》卷一 随着读书越来越多知道这是中药在口腔方面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对牙齿保护方面一直有悠久的历史。经多方资料查证发现,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已经在用牙粉,如宋《御药院方》记载的陈希夷牙粉,有位碧虚先生常用此药,年至八十以上,面若童子,頿鬓皆黑,齿落重生。就连毛主席他的一生也都是在用牙粉刷牙,若去他的家乡参观,一定会看到在韶山毛泽东故居的厨房墙壁上,有一个用来装牙粉的竹筒。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牙粉对牙龈出血、牙周炎、口臭、牙齿怕冷怕热、氟斑牙等一些日常常见的牙齿或口腔的问题,效果非常不错。当然,普通居民也可以自己在家自制牙粉,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自制牙粉材料:野菊花、蒲公英、藿香、薄荷叶、杜仲、白矾、青盐适量。 牙粉原理:野菊花、蒲公英、藿香、薄荷叶具有清热解毒、清凉泻火的功效;杜仲具有强健筋骨的作用;白矾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外加青盐则可稳固牙齿,改善牙齿松动的作用。 制作方法:将所有的中草药一起研磨成粉,混匀即可。 使用方法:刷牙时,干牙刷直接沾牙粉,然后轻轻将牙粉涂擦到牙齿表面,尽量让牙粉渗透到牙齿缝隙中,让牙缝略有塞满感为佳。涂满牙齿后,等到1~3分钟,充分保证牙粉保养牙齿的时间,然后漱口,用牙刷轻轻刷掉牙粉即可。 羊胫骨(烧灰存性)2钱,当归1钱,白芷1钱,牙皂角1钱,青盐1钱。 上为末。 固齿。主 擦牙上。 《济阳纲目》卷一○七 1.沉香散 沉香、白檀香、苦楝子、母丁香、细辛、酸石榴皮、当归、诃子皮、香附子、青盐、荷叶灰、青黛、乳香、龙脑、麝香各等份。上药为细末,每用2.5g,如常刷牙,温水刷漱,早、晚2次用。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坚固牙齿之功。 2.丹砂散 丹沙、麝香、白檀香、丁香皮、藿香叶、茅香、莎草根、甘松、白芷、升麻、铅丹、猪牙皂角、石膏、寒水石、零陵香各30g。上为末令细,日如常揩牙。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洁牙坚齿之功。 3.乌金散 生姜2.50g(捣取自然汁,留渣待用),生地黄g(酒浸一宿,捣汁,留渣待用),大皂荚10梃(不蛀者,刮去黑皮,将前2汁和蘸皂荚,文火炙干,再蘸再炙,汁尽以之为度)。将皂荚同地黄渣入瓷罐内,煅存性,为末。牙齿动摇者,用药擦龈,早晚各1次。 本方出自《张氏医通》,有牢牙护齿之功。 4.固齿散 鼠骨1副,花椒(炒)、乳香(以竹叶焙)各g,香附(炒)、白蒺藜仁、青盐(以面包煅)各50g。 将鼠1个,不用毒死,只用打死者,面裹炮熟去肉,将面身等骨放新瓦上焙干,以黄色为度,研为末全用,与花椒等6味同为末。每日擦牙,咽吐任意。 本方出自《万病回春》,有固牙护齿之功。 5.麝脐散 麝脐10个(无香者,皮子细切),牛膝(去芦头,细切)g,木律g,郁李仁g,黄茄子2枚(秋熟出子者,细切),麝香少许。 前5味药,入铁臼内,捣令相著,握作团,入罐子内,上用瓦子盖口,留一小窍,用盐泥固济,烧令通赤,候至烟白即取,去火,新土罨一伏时,取出,入麝香5g,再同研细。每日早晨、临卧揩牙动处,须臾,温水漱口。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固齿护牙之功。 6.珍珠散 珍珠4.65g,白檀9.35g,石膏62.5g,乌鱼骨、白石英、浮石各15.65g,朱砂、香白芷、川芎、升麻各7.5g。上药共为细末,每用少许以指蘸药擦牙,合口食久吐津后用温水漱口。 本方出自《肘后方》,有洁牙令白之功。 7.皂盐散 皂荚1挺(酥炙,去皮子),盐花、槐皮各15g,升麻、白矾(熬令汁枯)、甘松香、细辛(去苗叶)各0.3g。上药为细散,先以盐揩齿,后用药1.5g,匀傅上。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洁齿白牙之功。 8.当归散 当归、香附子、生干地黄、白芷各30g(上4味锉碎,不犯铁器,炒黑色存性为末),青盐15g(烧干,入诸药中一处和),草乌头60g,皂角(刮皮去子用)、生姜(挖地坑烧红,埋在坑内5日,其生姜自干)各2g。 先将草乌头、生姜皆切作片子,将皂角刮去黑皮,分作2片,内铺乌头、生姜,用麻片缚夹定,炭火上用铲炙令通红,于地上用新瓦盆盖,如麸炭状,研细,与前药一处合和。每日2次搽齿。 本方出自《鸡峰普济方》,有牢牙护齿之功。 9.朱砂散 朱砂、丁香、藿香、茅香、附子、甘松、白芷、川升麻、黄丹、白檀香、猪牙皂角、石膏、寒水石、零陵香各等份[FS:PAGE]。上药共为细末,都研令匀。每日常用揩齿,甚佳。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洁牙固齿之功。 10.柳枝散 槐枝(切)、柳枝(切)、黑豆各30g,蜀椒(去目,并合炒去汗)15g,盐、细辛(去苗叶)、羌活(去芦头)各0.3g。 上药除椒、盐外,共粗捣筛,先以水六盏,煎取二盏去渣,入椒、盐再煎,取一盏,通口漱之,不拘时,以瘥为度。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护齿防病之功。 11.妙应散 人参、细辛、白茯苓。香附子、川芎、白蒺藜、砂仁各25g,百药煎、白芷、煅石膏、龙骨各30g,麝香少许。上为细末,早晚温水刷漱之。阴虚火旺,或胃火上炎者慎用。 本方出自《奇效良方》,有牢牙洁齿之功。 12.升麻散 升麻、地骨皮、防风(细锉,去芦头)、槐白皮各15g,柳枝1把(锉),盐末3g,荆芥5穗,桑寄生、藁本、莽草各0.3g。 升麻、莽草、桑寄生、地骨皮、防风、藁本、柳枝等药为散,每用15g,水二大盏入盐末3g,荆芥5穗,煎至一盏去渣,热含冷吐,日3次。 本方出自《圣惠方》,有固齿牢牙之功。 13.藜芦散 藜芦(去芦头)、莽草各15g,细辛(去苗叶)、垣衣(东墙上取)、盐各30g,棘刺49枚(有钩者)。 上药共捣末,水调成剂。以荞麦面g和作饼子裹之,烧令通赤,于醋中蘸,焙干,捣罗为散。以柳枝头蘸散置齿间,良久,温水漱,早晚用之。 本方出自《肘后方》,有牢牙护齿之功。 14.补肾散 当归(酒浸)、川芎、荆芥穗、香附、白芍、枸杞子、熟地黄各75g,川牛膝(去芦,酒浸)60g细辛3g,补骨脂45g,升麻15g,青盐90g。 上药为末,用老米0g,煮饭和成丸,阴干,入瓦砂罐封固,炭火或桑柴火烧成灰存性,研末备用。清晨以药粉擦牙,然后温水漱口。 本方出自《古今医鉴》,有固齿乌须之功。 15.刷牙药 猪牙皂角、生姜、西升麻、熟地黄、木律、早莲草、槐角子、细辛、荷叶、青盐各60g。上药除青盐外,其余药味均锉碎,新瓦罐儿盛其药,用瓦盖合罐口,以麻索子系定,上用盐泥固济,约1.5cm,晒干。挖一地坑子,长宽各75cm,约深35cm。先放一新砖,后安放药罐,以口向下坐。用炭火烧令透后,候青垢出,存其性,去火放1宿,取药出晒干为末。每用牙刷子蘸药少许,刷上下牙齿。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牢牙护齿之功。 16.青矾膏 青矾(研)、绿矾(研)、白矾(研)各15g,马牙硝(研)、丹砂(研)、防风(去叉)、黄芪(切细)、细辛(去苗叶)、松脂各30g,蜡60g,猪脂g,当归(切)90g,麻油g。 上药先捣罗为末,煎脂化去渣,再下油脂,然后下诸药,复煎令凝膏,盛于瓷盒内。每用如樱桃大小,临睡前涂齿龈处,如常。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坚齿牢牙之功。 17.藁本汤 藁本(去苗土)、川芎(去叉)、蔓荆子(去皮)、细辛(去苗叶)、羌活(去芦头)、升麻、木通(锉)各90g,榴白皮(细切)60g,大豆(炒令香熟)g。 上药共捣罗为末,每用15g,水一盏,入地黄汁少许,煎10余沸,去渣,热漱冷吐。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洁牙护齿之功。 18.川芎汤 川芎、防风(去叉)各1g,莽草(去[FS:PAGE]枝)、细辛(去苗叶)各15g,独活(去芦头,细锉)30g,郁李仁(微去皮)0.6g,莨菪(炒令熟)0.3g,酒g。 上药除酒外粗捣筛,每日15g,以酒煮三五沸,去渣,热漱冷吐。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护齿去疾之功。 19.独活丸 独活、防风(去芦头)、川芎、细辛、当归、沉香、干生地黄各30g,鸡舌香、零陵香、川升麻、甘草各15g。上药为末,以醋和丸,红豆大,绵裹,当含1丸,咽津。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牢牙护齿之功。 20.洁齿方 朱砂(细研)、石膏、川芎各50g,海蛤(细研)、细辛、川升麻、防风(去芦头)、槟榔各g,寒水石g,生干地黄g。 上药共为散剂,令匀。每日早晚、临睡时,先以暖水漱口三五度,用药揩牙。或以薄纸贴药于龈上便睡,用以漱口。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洁齿令白之功。 21.没食子散 没食子、干马齿苋、旱莲子草、石榴皮、黑脂麻、生地黄、柳皮(取白)、羌活(去芦头)、诃黎勒皮、牛膝(去苗)、生姜皮、生胡桃皮、白芷各7.5g,青盐15g,皂荚1梃(去皮,炙)。 上药锉碎,如麻豆大小,瓷瓶子盛,密盖,泥封头,炭火烧令赤,候冷取出,研为细末,更以湿纸摊,用盆盖1昼夜,出火毒。每用柳枝汤漱口后,以粉揩牙。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固齿护牙之功。 22.谷精草散 谷精草(烧灰)、猪牙皂角各30g,马齿苋(干者)、甜芜菁苗、川升麻各15g,白矾0.3g(烧灰),干漆0.5g。上药捣罗为散,人钵细研令匀。每用0.15g傅于牙齿上。 现代市面上有卖牙粉的可以去买,也可以自己制作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ls/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代流行的高级洗浴用品
- 下一篇文章: 一起认识神秘珍贵的天然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