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因为家家户户都烧土灶,所以需要很多的柴火,柴火的来源主要是稻柴、麦秸秆、大豆杆等农作物的秸秆,但是这一些东西,有时候在农民那儿还有很大的其它用途,所以农民们也会收集一些其它的东西来当柴火烧,捡拾一些枯烂的树枝,一些没用的野草等等,都是很不错的柴火的选择。今天咱们来说一种东西,它是树干上的疙瘩,儿时常当柴火烧,却不知可抗癌,如今成稀罕物。这树干上的疙瘩就是树舌,多年生的子实体,侧生无柄,木质或者接近木栓质,它是多孔菌科真菌平盖灵芝的子实体,有半圆形、扇形、扁山丘形至低马蹄形,厚度有时候能有15厘米左右。上面有一层褐色孢子粉,有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干后会有不规则的细裂纹。主要生长在阔叶树的树干上,在我国的全国都有分布。在儿时的时候,这树舌算是比较多见的一种生长在树干上的疙瘩,有时候小伙伴们捡拾柴火要是不多的话,就会掰一些树舌回去当柴火烧,干干的烧起来还是比较的旺盛的,有时候要是生长在枯萎的树干上,就一起烧掉了。这东西,在小伙伴眼里,就是一个疙瘩,没有什么作用,太硬,又多,小时候会这么想,要是有用的话,肯定有人早就一个用起来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这树舌还真有人来要,可那时候的农村,很多的树木已经被砍伐的差不多的,一些树林也都不见了,原来人们说它能抗癌,才有人来收。笔者后来查询了下资料发现,在《全国中草药汇编》有这样的记载:“抗癌。主治食管癌。”不仅如此,它还有抑菌、调血压的作用,难怪有人会到农村来收这东西。在《中国药用真菌》有这样的记录,“治食管癌:赤色老母菌(生于皂角树上者)30g,炖猪心、肺服,每日2-3次。”儿时十分的常见,还用它来当柴火少,如今却难寻觅,成为了稀罕物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pz/1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