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困难有良方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贾某某,男,79岁。平素嗜酒,数月来情怀抑郁,食减便燥,渐至进食有时作噎,咽下困难。现只能进半流质食物,硬食已有2个月不能进矣。胸际闷胀微痛,饭后尤甚,有时吐白黏沫,口干,不思饮,大便干燥,4~5日一行,夜寐多梦,精神委顿,体重减轻,医院检查,谓食管狭窄,未发现癌变。舌苔白而燥,脉沉涩。 辨证:平素嗜酒,加之情志怫逆,气郁积聚,致使阴阳不和,三焦闭塞,咽噎不利,拒格饮食,渐至津液干枯,口燥便难。 治则:顺气开郁,养阴润燥。 处方:薤白10克,全瓜蒌18克,天冬、麦冬各5克,炒枳实6克,清半夏10克,油当归12克,代赭石15克,川郁金10克,旋覆花5克,广陈皮6克,火麻仁15克,桃仁、杏仁各6克,茜草根10克,怀牛膝10克。 二诊:前方服3剂,诸症如前,胸际略畅,大便仍燥。加晚蚕沙10克,皂角子10克,再服五剂。 三诊:服药5剂,自觉诸症有所减轻,能稍进馒头类食物,大便仍微干,2日一行,身倦少力。 三诊处方:薤白头10克,炒枳实6克,晚蚕沙10克,川郁金10克,炒皂子10克,野于术10克,桃仁6克,代赭石12克,杏仁6克,旋覆花10克,怀牛膝10克,油当归12克,薤白头10克,火麻仁18克,瓜蒌24克,郁李仁6克,茜草根10克。 张景岳云:“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何梦瑶云:“酒客多噎膈,食热酒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食不得入也。”中医无食管狭窄病名,综观脉症,是属噎膈之证。施今墨治疗此病,常用调气润养之剂,屡屡奏效,以旋覆代赭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为主,佐以桃杏仁、油当归滑润之药,二冬滋阴养津,郁金、枳实、茜草、陈皮等开郁顺气。 药对是施今墨的用药特色,施今墨治疗噎膈常用药对。 旋覆花、代赭石旋覆花消痰平喘,降气止呕,宣肺利水;代赭石平肝泄热,镇逆降气,凉血止血。旋覆花以宣为主,代赭石以降为要。二药伍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共奏下气平喘、化痰止咳之功。 薤白、全瓜蒌薤白温中通阳,行气散结,活血止痛;瓜蒌清肺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薤白辛散苦降,温通滑利,以辛散温通为主,散阴结而开胸痹;瓜蒌甘寒滑润,以清降为要,宽胸利膈而通闭。二药伍用,一散一收,一通一降,通阳行气、清肺祛痰、散结止痛、润肠通便益彰。 瓜蒌、薤白伍用,出自《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瓜蒌、薤白伍用,古人善治胸痹:然胸痹一证,以痰浊、血瘀二者较为常见。属痰浊者,参合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治之。属血瘀者,常伍以紫丹参、葛根、降香为治。若辨证准确,用药配伍恰当,均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矣。 桃仁、杏仁桃仁富有油脂,滑肠润燥,破血行瘀;杏仁质润多脂,行气散结,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桃仁入于血分,偏于活血(化血络之凝瘀);杏仁入走气分,偏于降气(降肺气之上逆);二药伍用,一气一血,其功益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天冬、麦冬天冬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润肺止咳;麦冬清心润肺,养胃生津,养阴润燥。二药伍用,其功益彰,滋阴润燥,畅利三焦,改善咽下功能之妙用。 火麻仁、郁李仁火麻仁滑利下行、走而不守,润燥滑肠、通便泻下;郁李仁体润滑降、下气利水,行气通便,滑肠泻下。火麻仁偏走大肠血分,郁李仁偏入大肠气分。二药伍用,一气一血,相互为用,气血双调,通便泻下的力量增强。火麻仁、郁李仁均为植物的成熟种子,都含有丰富的油脂,二药伍用,不仅可润肠通便,而且对食管狭窄诸症亦有治疗作用,若与油当归参合,其效更着。 晚蚕沙、皂角子蚕沙祛风除湿、活血定痛,和胃化浊、升清防腐;皂角子降浊润燥、润肠通便、祛风消肿。晚蚕沙升清为主;皂角子降浊为要。二药伍用,一升一降,升降协和,清升浊降、消胀软便甚妙。 施今墨临证处方,习惯以晚蚕沙、炒皂角子并书,它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宣清导浊汤。用于治疗湿温(指夏秋之季感受湿热之邪所引起的一种热性病,症见发热持续,头重身痛,胸脘痞闷,苔白腻或黄腻,脉濡)久羁,弥漫三焦,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吴鞠通云:“晚蚕沙化浊中清气,大凡肉体未有死而不腐者,蚕则僵而不腐,得清气纯粹也。故其粪不臭不变色,得蚕之纯清。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既能下走少腹之浊部,又能化湿浊而使之归清,正人之不正也。用晚者,本年再生之蚕,取其生化最速也。皂荚辛咸性燥,入肺与大肠。金能退暑,燥能除湿,辛能通上下关窍,子更直达下焦,通大便之虚闭,合之前药,俾郁结之湿邪,由大便而一齐解散矣。” 二药伍用,升清降浊甚妙。吴氏用此对药,以导湿浊从大便出,固具巧思。然,施老颇有发挥,告云:“二药参合,升清降浊,上能治头晕,中能消胃胀,下能通大便。”对于清浊升降失调引起的头晕、胃胀、腹痛,以及大便秘结难下,或初硬后溏者均有良效。皂角子以炒品为佳,因其滑肠润便,降浊通便的力量增强。 瓜蒌、枳实瓜蒌甘寒滑润,既能上清肺胃之热、涤痰导滞,又能宽中下气、开胸散结,还能下滑大肠、润肠以通便;枳实苦温降气,善于破气滞、行痰湿、消积滞、除痞塞,为中焦脾胃之要药。 瓜蒌能行善守,守多行少,以守为主,易于助湿碍胃(即腻膈)恋邪;枳实能行善走,破气行滞,以走为要,易于耗气伤正。故以瓜蒌之黏腻制枳实之行散,又以枳实之行散制瓜蒌之黏腻。二药参合,相互制约,共奏破气消积、宽胸散结、润肠通便之功。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这些导致肾衰竭的东西,很多中国人都在吃★★★★★★★ 18位医生联合发布“最不希望你做的一件事”★ 解码中医 东方人“洪荒之力”的神秘源泉 民间小秘方,小病扫光光★★ 肝不好的人眼睛会出卖你,快看看你有这些信号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教你快速鉴别常用中药★★★★ 徐仲才:附子应用的体会 饭后“一不要”,睡前“二不要”,肝脏好得不得了!★★★ 陈皮加一宝,堪比人参好,养肝排毒抗衰老!★★ 春季流感肆虐,孩子受尽折磨,该如何预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 药补不如食补~超实用的天然“补药”大集合来啦!★★★★ 古代名人的养生法则 肝不好,百病生!七种最伤肝的行为,你占了几样?★★ 黑眼圈,黄脸婆,治疗必须先“暖宫”★ 神经官能症 补中益气治疗脱肛和便秘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老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黄芪常喝百病消,加这一味,功效翻倍!便宜又好用!★★ 失眠 年轻中医如何更好从事临床? 伤寒绝学:「伤寒论」中不同酒类的使用! 网购“神效”保健品危险系数高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 怎样煎煮中药才能保证药效?★★★★ 来自内经的减肥法★★ 这些方法让你远离寒湿,阳气足百病消,阳气十足!★★ 用你的双手拍去你的疾病,就是这么简单!★ 止痒祛斑的“美肤霜”——血海穴 神经衰弱(2)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便秘——读这篇就够了★★★★★ 治胃病,我常用莪术★★ 国医大师张灿玾:我永远是中医界的小学生 每位中医,都应有这样一本“失误记略”★ 必读丨《伤寒论》之脉学入门★ 神经衰弱(1) 《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 《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 10条处方之道丨初不嫌凶猛狠,后不嫌灵巧活,关键在于准★★★ 经络和经方中医的关系★★ 跟名医学习如何用角药★★ 主治各类消化性溃疡名医愈溃汤★★ 排石妙药猪鬃草 刘渡舟:《伤寒论》中的七个寒热错杂方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 病多是堵出来的!最好的疏通法都在这里!很实用,请慢看!★★★★★★ 中医科学院教授:只要一杯茶,血压血脂血糖通通降!神了★★★ 湿气重吃它、长斑吃它、痤疮吃它,一用一个准!★★★ 中医必修之学:医案★ 自汗★ 盗汗 《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 《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pz/1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玉军王天福云南省山区彝族民间药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