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独活(《神农本草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陕西、安徽等地。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炕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炕至全干,切片,生用。药材性状:香气特异,味苦、辛,微麻舌。均以根条粗壮、油润、香气浓郁者为佳。其炮制品名称有:炒独活。 独活的命名缘由,《本草纲目?卷十三?独活》引弘景日:“一茎之上,不为风摇,故日独活。”又引《别录》日:“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故名独摇草。”独滑者,乃独活之音讹也。故别名有独摇草(《别录》),独滑(《本草蒙筌》),长生草(《本草纲目》)等。 在本草专著中,本品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本经》谓其:“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痉,女子疝瘕”,对其主治病证有了初步记载。《名医别录》则载其:“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确立其祛风湿、止痹痛的主要功用。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药性论》增其:“能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滇南本草》言其:“(疗)表汗”,“又治两胁面寒疼痛。”《本草求真》更明确提出:“两足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非此莫攻。”至此,对独活功用有了较完善的总结。现代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较为深入,临床应用亦有所发展。 辛、苦,微温。主归肝、肾、膀胱经。 祛风湿,止痛,解表。 一、风湿痹痛 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为祛风湿止痹痛之要药,凡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关节而致之痹痛,不论风痹、寒痹、湿痹,病之新久,皆可应用。临证每与石楠叶、防风、附子等药相配,浸酒常服,如《千金要方》独活酒、国公酒(《中国药典》)等。然本品主入肝、肾经,肝主筋而肾主骨,二脏同为下焦,“独行下焦而下理”(《本草求真》),“专理下焦风湿”(《本草正》),“专治腰膝足胫等证”(《本草正义》),善祛下部风湿,尤多用于病位偏下之腰膝疼痛,诚为治风寒湿邪而致腰痛,或腰腿疼痛,两足痿痹难以行走之要药。应用时常与秦艽、威灵仙、细辛等祛风散寒之品配伍,以增强疗效。如《症因脉治》之独活苍术汤,主治少阴寒湿腰痛,不能转侧,即与苍术、防风、细辛等同用,共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之效。 但独活并无补益作用,而“着痹痿蹵诸候,又多气血虚寒,不得流利”(《本草正义》),故“又佐血药,活血舒筋,殊为神妙”(《药品化义》),临证常与桑寄生、杜仲、当归、牛膝等补益肝肾、养血活血之品相伍,以期标本同治而增强疗效。如治痹证日久,伤及肝肾或肝肾亏虚之腰腿冷痛、酸软无力的名方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用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不仁、鹤膝风的独活汤(《活幼心书》),皆不离本旨。而《延年方》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又以本品与黄芪、生地等同用,也属此类配伍。 因痹证日久难愈,故可制成丸剂、酒剂、胶囊剂或外用膏剂,以利患者使用。并且酒的温通血脉和助溶作用,还可增强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如《外台秘要》治历节风痛,取独活、羌活、松节各等份,用酒煮,每天空腹饮酒ml。又如《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中记载用于腰背酸痛,风湿麻木,行步艰难,跌打损伤的追风舒络丸,即以本品,配伍续断、牛膝、杜仲、川芎等药,制成蜜丸口服;又如腰椎痹痛丸,则以本品,配伍桂枝、红花、五加皮、骨碎补等药,蜜为丸,用治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颈椎炎、风湿性关节炎及腰肌劳损等证引起的疼痛;腰痛息,则以之与三七、牛膝、草乌等药,制成胶囊,而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腰椎炎、胸椎炎、颈椎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尚可制成膏剂,外贴患处以取效,如用治关节红肿疼痛,或冻疮的止痛消炎膏,即以本品配天南星、草乌、猪牙皂、冰片、滑石粉,制成膏剂外用;又如风寒湿气膏,则用本品配川芎、川乌、细辛等药物,制成膏药剂,以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等。 据临床报道:采用独活寄生汤对30例中老年腰腿痛治疗1个疗程(15剂),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6%[辽宁中医杂志,,29(12):]。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所致的腰背痛患者32例,总有效率81.3%[中医药信息,,26(6):90];用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总有效率92.5%;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骨性关节炎76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90.8%[山西中医,,27(11):18,23],独活寄生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其中显效14例,关节疼痛及功能积分均下降2分,占35.0%;有效23例,关节疼痛及功能积分均下降1分,占57.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8(1):33]。观察针刺、局部热敷和内服中药独活寄生汤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例。结果:痊愈88例,显效36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33%[山西中医挙院学报,,12(3):40]。用独活知防汤治疗坐骨神经痛[安徽中医临床杂志,,7(3):18],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右江医生,,23(3):]等,均获得满意疗效。 二、风寒表证 本品辛散温通苦燥,既能散肌表之风寒,又可除外感之湿邪,有类似羌活而较弱的散风寒湿邪以解表的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兼有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痛者,然本品不似羌活之雄烈,其解表之力较为温和,作用较羌活为弱,故每与羌活、防风、藁本等解表散寒、胜湿止痛药物配用,如《内外伤辨惑论》羌活胜湿汤。亦可配羌活、防风、黄芩、知母等药,用治风寒湿邪表证兼有里热,见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者,如《此事难知》大羌活汤。如临床报道用羌活胜湿汤加味善治感冒后遗正虚邪恋症状,既有机体正气不足的倦怠、乏力、纳差、食少体征:又有邪气未尽之一身强满、头昏、头闷、头重、少数兼有头痛等临床表现;符合中医辨证之正虚邪恋之病理机制。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在临床实践中,常以羌活胜湿汤为基础方,酌情加减治疗本病,近三年治疗患者余例,因方药对证,故疗效满意[中国中医药杂志,5,3(11):]。 三、疼痛证 独活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除用于缓解痹证和表证疼痛,为治风湿痹痛和风寒表证的良剂之外,亦可用治头痛、牙痛、胁痛及产后身痛等痛证。 1.头痛独活主入肾经,善搜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之伏风,故可用治少阴伏风头痛,痛连齿颊,见风即痛。“独活,辛苦微温……凡因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则能善搜而治矣”(《本草求真》),每与细辛、川芎等配伍,如《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据临床报道: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偏头痛9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谷维素20mg,口服每天3次/天;维生素B,20mg,口服每天3次:氟桂利嗪10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以弟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0g,藁本10g,防风10g,白芷20g,桃仁10g,红花6g等)中药治疗。随症加减: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失眠多梦加珍珠母。冷水煎药,每天1剂,分2次服用,7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2组除头痛特别剧烈者给予高乌甲素肌注外,均未使用其他药物。对照组显效15例(33.3%),有效19例(42.2%),无效例11例(24.4%),总有效率75.5%;治疗组显效28例(62.2%),有效率15例(33_3%),无效2例(4.5%),总有效率(95.5%)[甘肃中医,8,21(8):29]。 2.牙痛独活辛散祛风,能发散郁火,《药性论》谓:“(独活)主风毒齿痛”,为历代医家所选用。如《千金要方》治齿根动痛,即以本品配生地黄,浸酒含之;《太平圣惠方》治齿风疼痛,则单用独活煮汤,趁热漱口;若风火上炎或胃火而致牙痛龈肿,可与生地黄、生石膏、牛膝、白芷、细辛等配伍(《本草经义疏》)。 3.胁痛《滇南本草》认为独活可治“两胁疼痛”,据临床验证,确有一定疗效。近世唐容川引滑氏补肝散,即大剂养血补肝药中加少量独活,注日:“加独活者,假风药以张其气也。欲其气之鼓荡者,则用独活。”据临床报道,肝炎后证属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肝胆湿热或瘀血阻滞胁痛者,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独活,成人用6g,一般服3~10剂可止痛[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0(6):15]。 4.产后身痛产后身痛多以肝肾亏损,气血两虚,营卫失调为病之本,风寒湿侵人为病之标,故可采用补肝肾、益气血、调营卫、扶正为主治疗。据临床报道: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80例,认为肝肾亏损,气血两虚,营卫失调为病之本,风寒湿侵入为病之标。采用补肝肾、益气血、调营卫、扶正为主治疗。结果:80例患者痊愈58例(服药最少14剂,最多56剂),显效14例,好转6例(中断服药),无效2例(仅服3剂中断)。总有效率97.5%[实用中医药杂志,,14(2):18]。用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产后身痛患者56例,随症化裁。结果:7天内治愈23例,两周内治愈28例,3周内治愈2例。总治愈率94.6%,证实独活寄生汤治疗产后身痛有明显疗效[社区医学杂志,7,5(4):32]。 四、皮肤病 独活辛散苦燥,善能祛风燥湿止痒,而治“皮肌苦痒”(《药性论》),张元素则谓其能“散痈疽败血”,内服、外洗均能取效。如《普济方》独活散,即以本品配黄芩、当归、川芎、大黄、赤芍等,煎水趁热洗疮。据临床报道,以1%牛尾独活总香豆素酊剂局部外用,加日光或黑光照射,治疗白癜风有效[临床皮肤科杂志,,(3):]。白斑搽剂(补骨脂g,乌梅g,刺蒺藜g,防风g,白芷g,独活g,丹参g,红花g,氮酮50ml,甘油g,80%乙醇适量),外用治疗白癜风62例,稍用力涂搽并结合光照,每日2次。连续用药治疗1个月后,局限型46例中治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3.91%;肢端型11例中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72.73%;散发型5例中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60%[江西中医药,4,35(5):39]。另外,服用独活并配合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疗效[中华理疗杂志,,(3):]。 此外,《医学启源》谓:“苦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李杲谓其能治“诸风掉眩,头项难伸”,但用方均缺。现代临床报道,用独活30g,鸡蛋6个。加水适量共煮至沸,不断敲打令鸡蛋壳破碎,使药汁渗入,再煮20分钟即可。仅吃蛋,每次吃2个,每天1次,治疗眩晕(梅尼埃综合征)确有疗效[新中医,,(4):15]。亦有用此法治眩晕而引起失音的个案报道[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44]。 另凭借其善祛风通络之功,可用治风中经络,口眼?斜。如《千金要方》,即以本品配生地黄汁、竹沥煎服,以治风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车急,舌不得转。或可在此方基础上,加羌活、防风、全蝎、白芷、川芎、伸筋草等煎服,治口眼啮斜,有良效(《本草经义疏》)。或用独活90g,用水ml煮取ml,分服,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如一物独活汤(《小品方》)。或与大豆配伍,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如独活紫汤(《千金要方》)。 5~15g。外用适量。 本品辛香苦燥,有化燥伤阴之弊,易耗伤阴液,故素体阴虚血燥及实热内盛者慎用。内风证忌用。 本品内服过量时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有报道用独活治疗气管炎时,曾发现服食煎剂有头晕、头痛、舌体发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副作用,轻者停药后上述症状可消失,一般不必停药,重者应对症治疗。 关于独活、羌活名实的讨论 自古以来就独活的来源问题说法不一,对于《神农本草经》谓:“独活……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历代医家存在争议。 独活始载于《本经》,但因其只有性味、功效及别名的记载,而无药物形态学的描述,且将独活、羌活并述,可见最初便将独活、羌活定为独活的同源植物。李时珍认为:“独活以羌中来者良,故有羌活、胡王使者诸名,乃一物二种也……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他地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羌活须用紫色有蚕头鞭节者,独活是极大羌活有臼如鬼眼者”。但文后附图仅一种,标有文字“羌独活”及“独活大而节疏”,载文前后矛盾,前面讲独活以羌中来者良,后边称以他地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认为独活、羌活是同一种药材,只不过是产地不同而已,实际上独活以根入药,羌活药用以根茎为主,药材性状差异较大。以此推断,李时珍是赞成《本经》中羌、独合说之论的,认为只有产地不同,才有羌、独之分,而非本质上的两种植物。但由于《本草纲目》将二者混淆,确实给明清医药界带来了混乱,以至于一些后世本草因之而误将二者混为一谈。 现代经考证发现,早期本草所载的独活应该是羌活,陶弘景始将羌活、独活分开,即独活的药用始于南北朝时期。《名医别录》谓:“独活……一名胡王使者,一名独摇草……生雍州川谷或陇西南安。二、八月采根,暴干”,描述了当时独活的产地及采收。早期本草在独活项下有羌活之名,但文中提及的产地雍州、陇西南安,当时属“西羌胡地”,而“生川谷”则证明其为野生品,据二活的现代地理分布图,上述地方并无野生独活,乃是中药羌活中西羌的产地,故早期本草所载独活应为羌活。《本草经集注》日:“此州郡县并是羌地,羌活形细而多节软润,气息极猛烈。出益州北部西川为独活,色微白形虚大,为用亦相似而小不如。”陶弘景从形态及产地简单区分了独活与羌活,明确指出羌活、独活的药材性状及气味明显有别,效用不尽相同,产地殊异,是两种药材。而某些文献则认为甄权《药性本草》始将二药分列,实际上早在其之前的《本草经集注》已有明确交代[中国中药杂志,,(9):]。 独活与羌活是两种不同的药物,虽然两者均能祛风胜湿、止痛、解表,用治风寒湿痹、头痛及外感风寒表证。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相须为用。但羌活性较燥烈,气雄而散,发散力强,主散太阳经风寒湿邪,善治风寒湿邪袭表之证及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上半身肩背肢节疼痛者为佳,治头痛属太阳风寒者;独活则性较和缓,发散力较弱,而以祛风湿止痹痛为主,且性善下行,尤以下半身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寒湿重者为宜,又治少阴伏风头痛。可见二者所治有羌活偏上偏表及独活偏下偏里之异。或谓羌活治游风、入气分,独活治伏风、入血分。 一、化学成分 重齿毛当归根中有若干香豆素类化合物,二氢山芹醇及其乙酸酯,欧芹酚甲醚,异欧前胡内酯,香柑内酯,花椒毒素,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二氢山芹醇葡萄糖苷,毛当归醇,当归醇D、G、B,γ-氨基丁酸(GABA)及挥发油等。 二、药理作用 独活水煎剂和流浸膏均有明显镇痛、镇静、催眠及抗炎作用,挥发油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对心血管系统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抗血栓作用。煎剂或酊剂均能明显降低血压,但持续时间较短。独活液静脉滴注,可兴奋呼吸。所含的花椒毒素、香柑内酯等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光敏作用、抗癌及抗溃疡作用,对兔回肠有明显解痉作用。所含γ-氨基丁酸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独活还能使离体蛙腹直肌收缩,煎剂在试管内有抗结核杆菌作用。欧芹酚甲醚、花椒毒素有广谱抗菌作用。 三、临床新用 1.治失眠取独活30g,朱砂、琥珀各6g,共研为末,混匀后装入2号空心胶囊内,每晚睡前2小时服胶囊6粒,连服10天。总有效率97.6%[湖北中医杂志,,13(2):6]。 2.治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以独活寄生汤加减为主治40例,均有效,38例痊愈[浙江中医杂志,,(3):]。 3.治疗颈椎病用独活寄生汤配合药枕治疗颈椎病例,结果神经根型有效率为97.2%,脊髓型有效率为88.9%,交感神经型有效率为92.3%,混合型有效率为91.9%[河南中医,,31(8):]。用独活寄生汤药物垫枕(重用独活)治疗本病69例,总有效率为97%[浙江中医杂志,,(3):]。 4.治疗盗汗用独活寄生汤加味(独活15g,桑寄生20g,秦艽10g,防风10g,干姜10g,川芎15g等),治疗盗汗28例。每日1剂,水煎服,6剂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治愈率达%[中国民间疗法,8,(6〉:28]。 5.治疗腰纤维组织炎用新加柴胡独活汤[柴胡6g,苍术15g,防风、独活、川芎、青皮各10g,炙甘草、制川草乌(先煎)、细辛各3g]。每天1剂,2次煎服。15天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治疗本病53例,临床治愈37例,显效6例,好转6例,无效4例[四川中医,,(4):31]。 6.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独活口服液(由独活、桑寄生、党参、鸡血藤等中药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补养肝肾、调补气血、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例,年龄22?68岁,病史最短7天,最长8年。口服,一次10~20ml,每日3次。治愈95例,显效67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86.1%[齐鲁药事,,28(1):]。 7.治疗重症肝炎用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茯苓、茵陈、柴胡等)口服,配合灌肠、外敷膏药治疗重症肝炎,疗效确切[陕西中医,,19(7):]。 8.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对符合骨折延迟愈合诊断标准的36例患者施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经过4~12周治疗后,骨性愈合28例,好转4例,无效3例,中途脱落1例,有效率达88.89%,避免患者手术痛苦,疗效显著[中国中医急症,,19(4):]。 9.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拘泥西医病名,按临床进行中医辨证,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使临床症状得愈,而其原发病症血小板减小也随之升至正常范围。故在临床中凡遇到血小板减少伴肢体麻木疼痛,双足酸痛,舌淡苔白,脉细弱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北京中医,3,22(2):36]。 10.治疗肿瘤骨转移将96例患者分成两组,50例治疗组用独活寄生汤剂及止痛治疗;46例对照组仅用止痛治疗。临床研究显示,独活寄生汤长期口服与单独止痛治疗肿瘤骨转移相比,疼痛缓解率高,其肿瘤标志物的下降率为80%,对照组为4%,差异显著;从治疗前后体质量和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来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骨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骨破坏的改善有明显差异。从临床观察来看,独活寄生汤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有一定疗效,确实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长期带瘤生存[中国医药指南,,7(2):14]。 11.治疗慢性附睾炎选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饭后服用,共服药4周。服药期间停服其他所有相关药物,戒酒,忌辛辣食品。方法:使用慢性附睾炎症状指数评分(CE-SI)、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对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评估,总结其疗效。结果:CESI总分、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88.37%;SAS及SD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新中医,,42(11):45]。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pz/1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脸上黑斑怎么去除最快几天可以彻底扫除干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