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桂园药趣影集第五十五集菊瓣皂刺
清晨,天空蔚蓝,万里无云,空气格外清新。师徒俩开启了采药之旅。 皂刺是豆科植物皂荚上的干燥棘刺,皂荚树枝高大,树龄较长,叶如槐叶瘦长而尖,枝间多刺,夏天开细小黄花,结果实三种。一种小如猪牙,称为牙皂。一种长一尺有余,肥厚如牛角剥开其中脂多而粘,品质较好称为皂角。一种短而瘦薄,其形如刀枯燥不粘,品量较次,习称悬刀。 采摘皂刺看似简单,其中也别有讲究。 成熟的皂刺很快在师父的传道解惑中摘了满满一蒌。 初春的暖阳沐浴着竹篓中的皂刺。师父带着徒弟依旧来到会馆中传授技艺。 采来的皂刺进入了关键的切片环节。 切制前李敏生同样是磨好刀,毕利刀锋。紧接着师父亲自操刀展示要点,徒弟聚精会神,如法炮制。 传统的皂刺切制有两种片型。一是直接将皂刺切片,切制时每根皂针都要与刀锋找好恰当的位置,否则极易将皂针切断。 这种切法无疑是对一个中药人耐力与功夫的考验。 如此方法切出的皂刺饮片,其型如菊花瓣,薄如纸片遇风即飞,手握不扎。行内称之为“菊瓣皂刺”。 这种片型,要求每根切完的刺,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折断,切片时有种抖刀法常常与正切法交替使用,才能切出一支完整的皂刺。抖刀法是李敏生独有的切药刀法,现在也几近失传。 皂刺顶端有三根皂针两短一长,切开针后饮片自然松开其形如花,业内称之为“三花聚顶”。 这样的皂刺饮片别出心裁,美感十足。可以想象古代的中药材曾经是生活中的高端奢侈品,其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发人深省。 切好的皂刺师徒俩分别将其装入特备木盒中保存起来。因为他们想把这些失传的老手艺尽自己所能一一记录,供更多的人欣赏和传承这一项炮制技艺。 往期内容推荐 老药工李敏生与00后小徒弟陈广辉的故事一蝉翼清夏 老药工李敏生与00后小徒弟陈广辉的故事二飞片白芍 老药工李敏生与00后小徒弟陈广辉的故事三百刀槟榔 少年陈广辉的日常水飞朱砂 少年陈广辉的日常蒸五味子 少年陈广辉的日常海螵蛸 医武济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pz/8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考点模拟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药物贴脐疗法秘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