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打狍子,瓢舀鱼
小学课本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课文大概就是那篇关于北大荒的文章,”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想想那样的情景,是多么的丰富和有趣,北大荒其实“不荒”,它不是人们认知的那么荒凉和贫瘠。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家的菜园,小时候的乐园。 穿过公路,看到了路边的两棵野樱桃树,每到季节树上总挂着紫黑色的野樱桃,那种樱桃咬在嘴里是苦中带甘的味道。路过一片长满青草开着紫色小花的草坪,踩着三根竹子搭的小桥,然后穿过一条小沟,就看到了园子。 这个园子本来是一块很大的沼泽地的一部分,我父亲觉得荒废着很可惜,得到村长的同意,于是就围了一块出来,做了园子种菜,还留了两块地养鱼。 (一)鱼塘 每年的三月左右,父亲总会给这两块鱼塘投下几百条的鱼种。大塘和小塘的水是互通的,鱼儿到处乱窜,我就曾见过一条大红鲤鱼悠闲的在水口游来游去。每到傍晚,父亲拿着鱼饲料到鱼塘去撒,塘里的鱼沸腾了,水花四溅。 鱼多自然就有人惦记。 有一次我去扯猪草的时有一块水草在动,用棍子一扒,一条粘网上面有七八条活蹦乱跳的鱼。拿了鱼,把网换了一个地方支起,我记得那个地方有一个凹起的大洞,于是那段时间,总能拿到几条鱼。 最尴尬的是,有一个周末,我照例去查看鱼塘,结果才到园里就看到两个戴草帽的家伙,于是我大喊:"嘿,谁让你们来偷鱼的?"结果,其中的一位一抬头,噢,我的妈呀,我们的体育老师!他教一个年级的体育课,可是他偏还记住了我。从此以后,一上体育课,我总是提着心吊着胆,一见他就溜着墙根跑了,尽管他从来就没有为难过我。 每到10月秋收后,家里的鱼塘总要清塘。开始的时候,父亲会找关系好的青壮年男子用大桶舀水出去,一个大塘,需要2到3个小时,才能把水舀干。后来用上了抽水机,个把小时,就能让塘子干了。岸上站满了大大小小的男人,池水一干,大男人跳下浅浅的水里抓起了鱼,每到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被抓到了手里,岸上的小孩总要兴奋的欢呼。装鱼的大桶围满了小孩,他们高兴的摸着,议论着,哪条鱼比较大。我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观众,被一群小男孩巴结着,因为大鱼摸完后,小孩就允许下去抓小鱼,摸蚌壳和螺蛳,成千上万的小鱼在浑浊的水里张着口喘息,有彩虹鱼、老虎鱼、小青鱼、罗非鱼、鲫鱼、鲤鱼、泥鳅、黄鳝…… 最喜欢夏季的时候。那时鱼塘总是漂着绿油油的水草,水草就像柳枝一样随着水流轻柔的摆动。水葫芦在风里或聚或散,开着孔雀尾巴似的蓝花,散发出一种清新的香味。如果不下雨,天上的云是雪白的,它们有时就像座山,有时又像只狗,云彩在天上慢悠悠的飘动,水里的云彩也在慢悠悠的漂,蝉鸣声从树丛里传来,蝴蝶在三色堇里翻飞。我这时拿着自制的鱼竿在岸边钓鱼。竹竿是围园子的金竹,铅坠是用剩的牙膏皮,漂是用豪猪签做的,没有的话也可以用苇或塑料泡沫里抠下来的一小坨,鱼线和鱼钩是和表哥求来的。当漂在水里猛的一下沉的时候,我一拉,鱼就上钩了,沉甸甸的鱼被摔在田埂上,我总是激动异常。夕阳西下,我用水草把鱼串成一串回家了,在路上总能引来小朋友羡慕的跟随。 (二)沼泽 鱼塘的两面围着一大片沼泽。 那片沼泽一片翠绿,有草甸,有水塘,有淤泥,有蛇,有鱼,有野鸭、有鹭鸶,还有比手指粗的蚂蝗。 那个草甸是一个既危险又有致命的吸引力。 我们曾跳上一个又一个草甸,那一个个类似孤岛的绿洲,人站在上面是柔软和富有弹性的,随着抖动,下面的水也在跳跃,随之清澈的水也变浑浊了。有时草甸还会随水飘荡,站在上面就需要胆识了。 野鸭和鹭鸶经常会在草丛里下蛋,当你克服了蛇和蚂蝗的恐惧,在草甸和草甸之间飞跃跳动,总能找到几枚蛋。 这里还是野鱼的聚集场合。曾有一段时间,一群群的罗非鱼聚在水塘里,从这里窜到那里,划出一片片的水花。有人在沟里扔了一个死猪,当膨胀的死猪开始腐烂发臭,一条条的黄鳝钻进了猪肚子里,又从里面钻了出来,互相缠绕着。水沟边长着野生的薄荷和三色堇。我和妹妹曾拿着网兜在那里网蝴蝶和蜻蜓,在花丛里曾经看到纠缠在一起的两条蛇。 过了沼泽就是一家姨婆家的园子。里面有皂荚树、香椿树和竹子,我们一群小孩曾在里面一起用波罗蜜树的浆粘过蝉和蜻蜓,还在里面抓过金龟子。 (三)田 我家的田就在鱼塘旁边,春播秋收,秋收后还会种上洋芋、小瓜、西瓜。 有一年,父亲种了两垄西瓜,长势喜人极了。结果妹妹在西瓜还只有碗口大时,带着一群小孩,拿着小刀给每个西瓜都开了一个口,据她说,想看看西瓜熟了没有。本来愤怒的父亲想收拾她一下的,当听到她的解释只是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躲过大祸的妹妹,又高高兴兴的吃糖去了。 最记得有一年,家乡的大发大水,水淹没了河堤,没过了田野。我坐在小学的教室,透过窗户,看到我家的田淹没在一片汪洋,只有孤零零的掼斗(掼谷子的木斗)漂着水面上。那一年,洪水退去,每家每户几乎颗粒无收。母亲只能用发芽的谷子喂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pz/9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皂荚树浑身是宝,却难育苗难管理,掌握4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