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巴豆
巴 豆 简介Introduction巴豆,(学名:Crotontiglium)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 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有小毒,须慎用。 巴豆 形态Form呈椭圆形或卵形,略扁,表面灰棕色至棕色,平滑而少光泽。种阜在种脐的-端,为一细小突起,易脱落。合点在另一端,合点与种阜间有种脊,为一略隆起的纵棱线。横断面略呈方形,种皮薄而坚脆,剥去后,可见种仁,外包膜状银白色的外胚乳。内胚乳肥厚,淡黄色,油质。胚根细小,朝向种阜的一端。气无,味微涩,而后有持久辛辣感。以个大、饱满、种仁色白者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 卵圆形,一般具三棱。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 产地ProductionPlace分布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 性状Character性味:辛,热,有大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巴豆 功效Efficacy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⒈峻下冷结:适用于冷结便秘,腹满刺痛;或小儿乳食积滞,痰多惊悸。 ⒉攻痰逐水:可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之症;寒食结胸,痰涎壅盛,胸膈滞闷,肢冷汗出者;以及痰迷清窍,精神错乱。 ⒊用治痈肿脓成不溃,该品有蚀疮排脓之功。 禁忌Taboo畏牵牛花。无寒实积滞、体虚及孕妇忌用。 巴豆 食疗方法DietaryTherapy木香硇砂煎丸 组成:木香、硇砂、官桂、附子(炮)、干漆(炒去烟)、猪牙皂角、细辛、乳香(研)、三棱(炮)、莪术(炮)、大黄(炒,研末)、没药(研)、干姜(炮)、青皮各30克、巴豆霜15克。 用法:上除研药外为末。以好醋1升化开硇砂,去津,银器内慢火熬,次下巴豆霜、大黄末,熬成膏后,将余药末入膏内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食后用酒酒送下。 主治:妇人痃癖积聚,血块刺痛,脾胃虚寒,宿食不消,日久不愈者。 顺流紫丸 组成:当归1分、代赭1分、茯苓3分、乌贼鱼骨3分、桂心3分、肉苁蓉2分、藜芦5分(少熬)、巴豆60枚(去心皮)。 制法:上为末,白蜜为丸。 用法:食前服如小豆1丸,每日2次,不知,增之;欲下,倍服之,别捣巴豆令如膏。 主治:百病留饮宿食,心下伏痛,四肢烦疼,男子五劳七伤,妇人产有余疾。 来源:《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xf/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祛除雀斑的五个中医方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