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居

《呐喊》、《朝花夕拾》、《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闰土。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皆将我引向同一人——鲁迅。今天,我们就有幸来到了鲁迅祖居。

初入鲁迅祖居,迎面就是思仁堂:画与对联相印,飘在后壁的中央;画下横着一条长桌,堂中摆着五副桌椅,缀上两只白底蓝画的瓷杯,低调不失奢华。但这不是祖居原貌,而是翻修后的场景。真正的祖居一如鲁迅的卧室,仅有一张俭朴的床,几张桌,一条椅和吊在墙上的黑白照。床帘已泛起许多黄斑,是否映射着中落的家道,亦或者鲁迅离开故乡时同样斑驳的心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再次停步,是因为到了寿镜吾老先生的三味书屋。站在护栏外,凝视着鲁迅用过的那对小桌椅,仿佛回到了历史。那天,小鲁迅因故迟到,寿镜吾老先生当即严厉批评了他。事后鲁迅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再不迟到。

百草园早已不复鲁迅儿时的模样,找不见奇形怪状的何首乌和紫红的桑葚,美女蛇的故事也断难找寻证据,但时值盛夏,高大的皂荚树青翠欲滴,树上蝉鸣一片,日光下树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敢问小鲁迅是如何忍住诱惑,每天坚持早起,只匆匆略过他心爱的百草园?

兰亭游?记

刚进兰亭的大门,便被一阵鹅声唤住了脚步。抬眸一看——好嘛,几只大白鹅正气定神闲地引吭示威呢!他们时而张大了翅膀,时而伸长脖子四处巡视,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遇到此境该如何?只得偷从桥上溜。

走过鹅池,不多时就遇见曲水流觞。曲折的水流潺潺声不断,回环往复,构成“之”字。细细地嗅,能否嗅到酒的醇香?仔细地听,能否听到觥筹交错起坐喧哗?

走过一段山路,踏过座座石桥,到达最后的景点——兰亭书法博物馆。馆呈“回”型,中央的空地上供着一“之”字,只是不知它是王羲之二十种写法中的哪一种?

闪出正室,踱进内间。昏黄的灯光打着一块块木雕、一件件书法,玄幻至极,让人不由得沉淀在这片小天地里,陶醉,陶醉……

回程

不知不觉间,四天的研学旅程结束了。我们带回的不仅有照片、回忆,还有心中满满的感悟。再会,浙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yy/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