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什么洗衣服天眼新闻
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洗衣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家务劳动。今天,人在洗衣服时不仅可以使用洗衣机,而且还会加入各种洗涤剂,由此洗出的衣服干净整洁,穿在身上焕然一新。但在古代,人们又是用什么洗衣服呢?据史书记载,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野外烧烤时偶然发现,污垢沾到衣物上加入灰料搓洗一番,再浸泡洗涤,效果更佳。基于这种生活经验,公元前年,腓尼基人把附着在山羊皮下的脂肪和烧烤后留下的炭灰搅拌在一起制作出了洗涤剂,这便是肥皂的雏形。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的劳动人们也发现了草木灰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因此将草木灰作为原料,用以洗涮衣物。《礼记·内则篇》就曾说过:“冠带垢,和灰清漱。”意思是帽子上的系带脏了,加入草木灰清洗。又据《考工记》记载,古人为使丝帛柔软洁白,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再放入贝壳烧成的灰粉里加水浸泡。这样洗出的丝帛绵软光亮,而且不会缩水变色。古人用草木灰洗衣服,其中的化学原理并不复杂。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本身就有去污功效,草木灰水溶液同贝壳灰混合产生强碱,也就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钾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渗入织物后可以分解污垢。一般来说,衣服上的污垢以油类为主,而大部分油类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油污的水解程度加剧,迅速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悟出这一道理,在以草木灰为原料的基础上,还将动物油、植物油、皂角,以及碱盐等物质加入其中清洗衣物。汉代时人们已经知道用天然石碱洗涤衣物。南宋时期,有人在石碱中加入淀粉、香料,并制作成固体洗涤物在市场上销售。都城临安街市上曾有一种橘子大小、用皂荚粉做成的固体团,南宋词人周密在著述《武林旧事》将其叫做“肥皂团”,这应当是肥皂一词的最早来源。明末时,北京开始出现人造香碱铺子,其主要成分都是皂荚粉。古人在探索洗衣用品时,除了草木灰和皂荚粉,还有另外一种别有不同的洗涤物叫胰子。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曾提到用猪胰去垢的奇效。唐代“药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里专门记载过胰子的制作配方:用洗净的猪胰,研磨成粉状,加豆粉、香料做成颗粒即可。这就是古代胰子模型,也叫澡豆。后来人们又把胰子和香碱合在一起,做成汤圆大的团,用作去污剂。明末清初,胰子因其去污能力强受到大众欢迎。年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利用石油中提炼的化学物质苯磺酸钠制造出比肥皂性能更好的洗涤剂。此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陆续出现。年,德国汉高公司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成功发明洗衣粉。于是,人们陆续告别胰子,转而把洗衣粉作为日常洗涤衣物的典范。刘中才来源春城晚报编辑周章龙编审王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jb/11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代没有漱口水牙刷牙膏的时候,古人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