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丨诵读白鹃梅花开五道梁秦岭终南
北京哪治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点击蓝字 其实,白鹃梅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生长史,宋代李文饶《平泉山居草木记》中有“蓝田之龙柏”的记载。“白鹃梅”是陈嵘主编的《中国树木分类学》里才出现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去年的一个周末,我与几个好友一起登上小五台,吐沉闷疫气,晒阴霾的心情。我们翻过五道梁,越过左臂峪,走出子午峪。穿越期间与白鹃梅不期而遇,第一次看到了白鹃梅的烂漫景象。此后两个多月里,我们每个周末都会沿着这条路线进行一次穿越。 白鹃梅花开花落,果生果熟,我们看在眼里、看在心上。春天的五道梁上,最早开放的花儿并不是白鹃梅,而是野桃花和野杏花。立春过后,浅山积雪;踏上三月中旬,阳坡的野桃花和野杏花就迫不及待,像孔雀开屏一样,绽开花瓣、拥抱着春天。沿着几里长的山梁,零零星星的野桃花和野杏花争先开放。满山遍野的白鹃梅绽放的时候,五道梁的春天才真正到来。三月下旬到四月下旬的五道梁,可以说是白鹃梅独霸的天下。“清明时候雨初足,白花满山明似玉”。 那时,站在第一道梁上,放眼望去,满山架岭,一丛丛,一片片,千树万树,繁星一样的白花镶嵌在碧玉一样的叶子中间,铺天盖地,绵延数里,甚是壮观。 走近一看,花瓣白得似雪似玉,如丝如绸,像绡像绢。一朵朵白花,如一只只的仙鹤翘立枝上,像一片片碎玉般的浪花闪烁在绿海。再走近仔仔细细看,那一个个小花苞如一颗颗珍珠,一瓣瓣花朵似一把把小玉扇,一丛丛花蕊像一根根碧针;暖风吹过,红枝跳跃,仙鹤振翅,浪花追逐,朵朵白鹃梅如同敦煌飞天迎风飞舞,又像龟兹胡旋女“回裾转袖若飞雪”。 我们穿行在白鹃梅之中,被无数白衣仙子前呼后拥,像醉了一样飘飘若仙。山梁的游人越来越多。花如海,人如潮。游客们又是摆拍,又是录视频,又是制作抖音,还有人深情地朗诵着打油诗。爱美的女人,带着小扇,拿着丝巾,摆着各种姿势,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似乎要把白鹃梅和自己永远留在春天。“雪蕊琼丝亦堪赏,樵童蚕妇带归家。”这原本是古代江南的习俗。游客中活泼可爱的小孩忍不住折了一枝,编成了一个花帽戴在头上。爱美的女人,掐下一节刚刚开花的白鹃梅,插入青丝之中。 花美,人美?白鹃梅入诗始于宋真宗。宋真宗不仅喜欢文人,更好吟诗作诗,常约上欧阳修等大臣一起作诗。真宗先赋诗一首,梅尧臣应制和诗。在《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龙柏》一诗写道:“花非龙香叶非柏,独窃二美夸芳蕤。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宋祁和诗就有《真珠龙柏》中“累累云际艳,皎皎月中英。勿诮素为绚……”“才见花正妍,忽惊子满枝”。 还未到五一,白鹃梅已全部凋谢。风吹雨打,山脊上、树下、灌木丛中、草间,白玉片片,雪花朵朵。想起了《红楼梦》中的葬花词,“锦囊收艳骨,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我仔细捡起一把花瓣,用纸巾包起来,带回家放在了书架上。 说起来,还是南方人更爱白鹃梅,常常把其花瓣炮制后入茶或者做糕点。等到六月,白鹃梅叶繁枝茂,如同一树老玉。细细看,白鹃梅已经蒴果,一天天果子长大,忽然发现那一个个果实倒圆锥形,真就像一颗颗柏子,顿时恍然大悟。 (转自《西安日报》,配图来自“白衬衫的味道”,摄影郭文潮,鸣谢!) 作者简介 王小洲,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网坊》、《中国文化报》、《中国财经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西安日报》、《陕西工人报》、《三秦都市报》、《金秋》、《各界导报》、《宝鸡日报》等发表散文一百多篇。出版散文集《另一个长安》、《静听长安》。散文《河西走廊的风》获《西安晚报》第二届“六年西凤杯”青年散文大赛唯一金奖。散文集《另一个长安》获第八届冰心散文集奖。 诵读者简介 杨博,中共党员,长安三中英语教师,爱好音乐,朗诵。喜欢用声音,文字传递生活中的美好。 方言诵读 第期丨陕西方言诵读:长安十二槐花陌 第期丨陕西方言诵读:葛村香豆腐第期丨陕西方言视频朗诵:写给母亲第期丨方言诵读:库峪河里的童年第期丨方言/普通话诵读:故乡的小蒜——二月小蒜,香死老汉!第期丨方言诵读:野菜饭炊香第期丨宝鸡方言诵读:另家——关中西府人的分家第期丨方言诵读:侯官寨“牛老爷”社火第期丨方言诵读:难以割舍的蒸碗第期丨方言诵读:腊月里的年味第期丨方言诵读:年来枣花馍馍香第期丨方言诵读:南瓜盖被儿第期丨方言诵读:年的味道第期丨方言诵读:家乡味道-腊八面第期丨方言诵读:麻食第期丨方言诵读:咱老陕有一种“吃”法,叫“咥”第期丨方言诵读:红苕情第期丨方言诵读:长安事酒第期丨方言诵读:老鸹颡-《装台》里刁顺子给娃做的陕西美食第期丨方言/普通话诵读:我爱故乡的塬第期丨方言诵读:包谷糁面暖寒冬第期丨方言诵读:韦曲老街第期丨方言诵读:那些消失了的吆喝声第期丨方言诵读:杜曲热豆腐第期丨方言诵读:引镇集第期丨宝鸡方言诵读:西府臊子面第期丨方言诵读:家乡的“土月饼”——团圆馍第期丨方言诵读:周家庄/香积寺村-隔河相望的村子第期丨方言诵读:在长安有一种“过事”叫“坐席”第期丨方言诵读:家乡的浆水面第期丨方言诵读:过会第期丨方言诵读:老陕咥燃面第期丨方言诵读:韦兆-我的家园第期丨方言诵读:童年的端午节第期/方言诵读/浆水菜,家乡的味道第期/方言诵读/爱恨交织的搅团第期/方言诵读/长安人(两篇)第96期/方言诵读/油泼辣子一道菜第92期/方言+普通话诵读/白蒿麦饭第91期/方言诵读/为你绕行一致长安区学府大道的皂荚树第89期/方言诵读/写给母亲(节选)第88期/方言诵读/白鹿原畔油菜花海绽放季第76期/方言诵读/长安葫芦鸡第74期/方言诵读/引镇冻冻肉第70期/方言诵读/搅团第69期/方言诵读/酸汤饺子第65期/方言诵读/长安臊子面全 情 回 顾 向上滑动阅览 第期丨陕西方言诵读:长安十二槐花陌 第期丨诵读:长安大公园 第期丨陕西方言诵读:葛村香豆腐 第期丨诵读:潏皂秀长安 第期丨诵读:美在杨庄 第期丨视频朗诵:王莽的桃花/碑林路人最新诗作 第期丨陕西方言视频朗诵:写给母亲 第期丨视频朗诵:直播春天 第期丨方言诵读:库峪河里的童年 第期丨方言/普通话诵读:故乡的小蒜——二月小蒜,香死老汉! 第期丨诵读:桃花开了,似绽放的心情! 第期丨诵读:二月八长安王曲城隍庙会(省级非遗) 第期丨诵读:鸣犊马嘶坡狮子会(省级非遗) 第期丨诵读:少陵原上庞留村 第期丨方言诵读:野菜饭炊香 第期丨诗朗诵:母亲/妻子/从三月里款款走来的女子 第期丨宝鸡方言诵读:另家——关中西府人的分家 第期丨商子秦新作-直播春天 第期丨方言诵读:侯官寨“牛老爷”社火 第期丨诵读:长安元宵“狂欢节” 第期丨朗诵:清澈的爱献给祖国 第期丨诵读:长安寺坡添碟子 第期丨朗诵:过年 第期丨方言诵读:难以割舍的蒸碗 第期丨方言诵读:腊月里的年味 第期丨方言诵读:年来枣花馍馍香 第期丨诵读:我在长安过大年 第期丨方言诵读:南瓜盖被儿 第期丨方言诵读:年的味道 第期丨方言诵读:家乡味道-腊八面 第期丨方言诵读:麻食 第期丨方言诵读:咱老陕有一种“吃”法,叫“咥” 第期丨方言诵读:红苕情 第期丨方言诵读:长安事酒 第期丨诵读:预约一场雪 第期丨方言诵读:老鸹颡-《装台》里刁顺子给娃做的陕西美食 第期丨方言/普通话诵读:我爱故乡的塬 第期丨方言诵读:包谷糁面暖寒冬 第期丨诵读:长安印象-冬天的调色板 第期丨方言诵读:韦曲老街 第期丨方言诵读:那些消失了的吆喝声 第期丨诵读:家乡的潏河 第期丨方言诵读:杜曲热豆腐 第期丨诵读:寻找不到童年的雪 第期丨方言诵读:引镇集 第期丨诵读:樊川的秋天 第期丨宝鸡方言诵读:西府臊子面 烈士纪念日特别奉献/视频:诗朗诵《英雄》 第期丨诵读:枕着长安月入眠 第期丨方言诵读:家乡的“土月饼”——团圆馍 第期丨诵读:俺家桂花开 第期丨方言诵读:周家庄/香积寺村-隔河相望的村子 第期丨诵读:皂河水清清 第期丨方言诵读:在长安有一种“过事”叫“坐席” 第期丨诵读:我的教育梦 第期丨诵读:山里山外话五台 第期丨小学生课文朗读优秀作品展播(五) 第期丨方言诵读:家乡的浆水面 第期丨小学生课文朗读优秀作品展播(四) 第期丨诵读:沣河沿岸的七夕庙会 第期丨小学生课文朗读优秀作品展播(三) 第期丨诵读:用花装扮一座城 第期丨诵读:童年的沣河记忆 第期丨小学生课文朗读优秀作品展播(二) 第期丨小学生课文朗读优秀作品展播(一) 第期丨“八一”特辑:我们是军人/你是我永远的兄弟/战友颂 第期丨方言诵读:过会 第期丨诵读:恋恋杨庄 第期丨方言诵读:老陕咥燃面 第期丨方言诵读:韦兆,我的家园 第期丨异样风光——光头山 第期丨滈水从王曲缠绵流过 第期丨流淌在血液里的许家沟水库 第期/声动中国 第期/方言诵读/童年的端午节 第期/“父亲节”特别奉献 第期/醉吟朝夕在樊川 第期/方言诵读/浆水菜,家乡的味道 第期/最后的麦客 第期/28个孩子朗诵庆“六一” 第期/唐诗里的长安+醉长安 第期/方言诵读/爱恨交织的搅团(两篇) 第期/滦镇,真美...... 第期/方言诵读/长安人(两篇) 第99期/那塬那水那魏寨...... 第98期/献给母亲节的诗(四首) 第97期/四月,遇见唐村,遇见美好 第96期/方言诵读/油泼辣子一道菜 第95期/美好,悠然,鸣犊...... 第94期/非常时期,长安教育人做着最好的自己 第93期/槐花开了 第92期/方言+普通话诵读/白蒿麦饭 第91期/方言诵读/为你绕行一一致长安区学府大道的皂荚树 第90期/全民诵读/葛锋抗疫组诗 第89期/方言诵读/写给母亲(节选) 第88期/方言诵读/白鹿原畔油菜花海绽放季 第87期/酸汤挂面 第86期/桃缘——初相遇 第85期/花事 第84期/想你的时候桃花就开了 第83期/致敬一线防控工作者——为民逆行 第82期/视频:宅在家里干点啥? 第81期/视频:长安五作家防控疫情顺口溜 第80期/致敬武汉人民 第79期/历史在此刻“复活”——致抗击疫情的勇士们 第78期/逆行者——致驰援武汉医务工作者 第77期/诵读大拜年 第76期/方言诵读/长安葫芦鸡 第75期/唐朝长安人怎么过春节? 第74期/方言诵读/引镇冻冻肉 第73期/雪飘长安 第72期/桂花球 第71期/腊八节喝粥 第70期/方言诵读/搅团 第69期/方言诵读/酸汤饺子 第68期/书香御寒暖心田 第67期/我的长安 第66期/换车记 第65期/方言诵读/长安臊子面 第64期/家在水岸 第63期/从“寄稿子”到“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jb/7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上海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3篇
- 下一篇文章: 播州一小middot研学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