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夏日喝茶,喝冷的还是热的
盛夏,骄阳肆虐,气候炎热,没有一丝风,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大蒸笼。过去的那些日子里,弄堂里、大街边的竹床遍地开花,一条湿毛巾、一把小蒲扇成了人们度夏的基本保证。 而在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那“繁荣”的景象,每到这个季节,空调、冷饮就成了人们度夏不可缺少的法宝了。 贪凉快的人总爱喝喝冰水,冲冲冷水澡,再来一根雪糕,两个字——痛快。这恐怕是很多人夏日生活的写照,看起来是凉快了,其实以专业的医学观点来看,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早在古时,民间就盛传有用热茶水解暑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饮杯热茶,洗个热水澡更能使大汗淋漓的你周身舒畅,解暑降温。 热茶解暑的机密在炎热的天气里,当气温等于或超过人体皮肤温度时,出汗蒸发便成为皮肤散热的唯一途径,体表蒸发1克水分可带走0.58千卡热量。 喝热茶后:一方面能促使汗腺排汗,通过蒸发带走体内的热量。另一方面,茶叶中的茶碱具有利尿作用,随着尿液的排出,又带走部分热量;而且茶碱也有提神醒脑的轻微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所以,饮热茶后,随着体内热量的发散,皮肤蒸发散热时体温下降,便产生了凉爽的感觉。这便是饮热茶能解暑降温的道理。 洗热水澡凉快的原因如出一辙与饮热茶类似,洗热水澡也比洗冷水澡凉快。 科学家发现,如果皮肤的小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便有利于身体深部的热量带到体表,增强了皮肤的散热作用。他们将受测者的下肢浸入温水中施加温热刺激,五分钟内,不单下肢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手的皮肤血流量也开始增加。因此用热水洗澡,皮肤受到热刺激后,毛孔和毛细血管迅速舒张,体内的热量就通过毛孔和毛细血管散发出来。 相反,用冷水冲凉,皮肤受到冷刺激之后,毛孔就会紧闭,毛细血管也会收缩,结果,冷水虽然带走了体表的部分热量,可体内的热量却就难于散发出来,这样,皮肤只凉爽一阵子,马上又会觉得热了起来。 解暑传家宝——竹壳茶竹壳茶又称葫芦茶,以整片竹箨(竹壳)包扎成五个连珠葫芦状,底部贴上红纸标签,过去在广州市中药店悬挂出售,颇为引人注目,是广东民间凉茶之一。内含鸭脚木叶、葫芦茶、鸡骨草、金银花、车前草、金不换、救必应等中草药。 葫芦茶属草本植物,叶片外形如倒转葫芦;采叶晒干为茶叶,性味微苦、涩、凉,有清肺利咽、清热利湿、消滞杀虫的功效,能治咽喉肿痛、肺燥咳嗽痰血、湿热泻痢、暑湿证、小儿疳积及消化不良。竹壳茶功擅清热消暑,利湿消滞,用治感受暑热、感冒食滞、大肠湿热等病证。 竹壳茶现已制成袋泡剂和冲剂等新剂型,前者易名为“保健茶”,在各大药店都容易买到。本文摘编自《家庭医生》丛书《中国式养生妙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pz/1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答问古代的女性多少天洗一次澡
- 下一篇文章: 热应激与猪子宫内膜炎之间关系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