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林武术精华之伤科秘方集锦

一、伤科用药秘诀

(一)少林伤科治法总论夫跌打损伤,气血不流行或人事昏沉,往来寒热或日轻夜重变化多端者,不审原因,妄投猛剂,枉死多人,诚可惜也。治宜及早,半月后才医,瘀血已固,水道不通,难为力矣。既表不可复表,要仔细看明,随轻重用药,青肿转红色,血活将愈。若牙关紧闭不进药,万无生理。坐卧避风,忌一切生牛肉、缩筋猪肉,病亦不宜食。遇有重伤,解衣带,视遍身血道形色,若脉绝不治者死,沉细者生。山根好阴囊有子可治,肾子入小腹无治。顶门已破骨陷者难存,囟门破伤髓即死。心胸紧痛青色胜里心,乃偏心受伤可治。红色胜里,心受伤不治。上心F青肿一至七日即死,伤小腹而不及肚可治。若阴阳不分,粪下不止,气出不收,则肚伤矣。食管虽断在饱食之后,延二日不死者不治。若鼻孔黑色,舌大神昏则脏腑绝矣。耳后为制命之处,脊骨无续断之方,另子乳伤犹非重症,妇人乳伤却是危机。正腹受伤笑者多凶,小腹受伤孕妇最忌。以上故述其大者,在医者辨症制宜可也。

(二)少林伤科用药论

凡跌打损伤之症不可概论也。青肿不痛或肿不消退者或气血虚弱也,用十全大补汤。若肿或作寒热者,血伤而肝火动也,用四物加山栀、柴胡。血出不止或又发寒热者,用四君子汤加川芎、当归、柴胡。寒热而痛甚者,欲溃脓也,用参花内补散。若脓出而痛甚者,气虚也,用八珍汤。疮F赤肉突出者,血虚而肝火生风也,用柴胡栀子散。若脓不止疮盯白肉突出者,气虚而有邪感,用补中益气汤。若脓溃而痛或溃而不敛者,皆脾胃虚也,用六君子汤、苟徒和敷凉药,而不溃不敛所以致败症也。受伤若肠中作痛,按之不能宁者,内有瘀血也,用承气汤下之,下后仍痛,瘀血犹未尽者,用加味四物汤调之。按之不痛血气伤也,用四物汤加参芪、白术;下后有胸胁作痛肝血伤也,用四君子汤加川芎、当归;下后发热,气血双虚也,用八珍汤加当归、半夏。胸胁胀满饮食不思者,肝脾气滞也,用六君子汤加柴胡、枳壳。咬牙发搐者,肝盛脾虚也,用蜈蚣散加山栀、勾藤、天麻、川芎。以上药需要谨慎,切不可妄用也。

(三)中药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萎半敛芨攻乌,

遂戟藻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四)中药十九畏歌诀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凌,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蓬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浸莫相依。(五)用药验诀少林伤科用药有千年之验方积成诀,供君参考。

归尾兼生地,槟榔赤芍宜。四味堪为主,加减任调移。乳香并没药,碎补以辅之。头上加羌活,防风白芷随。胸中加枳壳,枳实又云皮。咽喉用桔梗,葛蒲厚朴治。背上用乌药,灵仙妙可施。两手要续断,五加连桂枝。两胁柴胡进,胆草紫荆皮。大茴与故纸,杜仲入腰膝。小茴与木香,肚痛不须疑。大便若阻隔,大黄枳实推。小便如闭塞,车前木通提。假使实见肿,泽兰效最奇。倘然伤一腿,牛膝木瓜知。全身有丹方,饮酒贵满卮。宁麻烧存性,桃仁何累累。红花少不得,血竭也难离。此方真是好,编成一首诗。庸夫不肯传,师乃心有私。

二、辨症秘诀

(一)跌打损伤辨生死诀

头顶受伤,口鼻出血,手足不动者,急灌童尿一碗,苦能知痛手足转动者可治也。若仍手足难动,言语不明者,不治也。气喘呃塞者,七日死。顶门破伤,骨未陷入者可治也。气出不收者不治也。囟门破出髓者不治,即死。食后受伤七日不死者,可治也。难睁眼、眼闭者难治也。太阳穴受伤,晕倒在地,急灌童尿一碗,若能知痛者可治,不知痛者七日死。如知痛顷刻又晕者,二十一日死。耳后受伤,血入内者不治也,两目受伤可治。脚跟受伤,不断者,可治。断者不治也。食管断者不治,气管全断者不治,未断者可救也。色红者可治,色发青黑者不治也。两眉受伤,血入内者不治也。心受伤,青色者七日死,服药三日后,转红黄色者可治。食饱受伤,三日不死者可治。心窝骨断者不治也。两胁受伤痛急紧者,七日死。伤入肺者十四日死。伤入肝胆,面青发晕,吐黄水者,不满五日死。如痰冷者四十九日死。伤入肺者十四日死。筋骨麻木,身热如火,饮食不进者,不治也。破伤血入内者不治。血流出尽者不治,出黑血黑水者不治也。两乳受伤,男人可救宜急治,女人难治也。大腹受伤,不发晕,口内吐食者可治,若不吐食腹内作痛不绝者四十死。发热乱言,至发厥者三日死。小腹受伤血入内者,其脉不实者不治。大肠受伤,粪从出者当日死。若便出尿,四十九日死。不能语,二十日死。眼目晕眩、手足发冷皆难治,过一时若能转热者可治。小肠受伤,昏晕发热,口中乱言者,七日死。病症不阴不阳者不治。腹破肠出未断者,可治矣。若肠全断者不治,臭者不治,不臭者可治,色不变者可治,色变居紫黑色者不治。腰伤呕血,急饮童便一碗,自知痛者可治,不知痛而发笑者三日内死。肾经受伤呕吐不出,全身难动,挣坐不起睡卧不安者,七日死,若吐鲜血者十日死。外肾伤囊内有子者可治,子人小腹者不治,子碎囊内者不治,囊肿不纵上痛者可治。时久,常连腹内作痛四十九日死。若发热晕,三死。人事不知,手足不动,一进死。囊破子入小腹者不治,子未入腹,虽悬垂于外者可救。老人左股压碎者不治。凡受伤后鱼际骨部有脉者可治,脉不动死脉大而缓不治。汗出不止,形象变者五日死,目眩青色者不治,鱼口传风不治。头目青黑,额头不流、眼小目瞪、身汗如油者,为之四逆不治。

(二)辨不治之症秘诀

目晕青色者不治,头目青黑、自汗如雨者不治,顶门破骨陷入肉者不治,鱼际伤风者不治,全伤入骨者不治,耳后伤入骨者不治,老人左脉压碎者不治,脉断者不治,妇人两乳均伤者不治,胸腹俱伤者不治,外伤入肺二七日者不治,肠出变黑色者不治,夹脊断者不治,左肋伤透骨者不治,小腹受伤重者吐粪者不治,小肠人内膜不食而重者不治,孕妇小腹受伤犯胎者不治,心下小腹受伤难分阴阳者不治,肾子伤破者不治,鱼目者不治,唇吊者不治,失笑者不治,直便者不治,眼角发黑者不治,口吐白涎者不治。

(三)人体四季行血十二时辰伤诀

子时血行左腰,打伤者三年内即吐血。丑时血行尾骨,打伤者四月黄肿。

寅时血行肚脐下、打伤者第二年同日发肿。卯时血行肚中,打伤者五月后出血。

辰时血行左肋,打伤者四月后吐血。巳时血行右肋,打伤者三月后吐血。午时血行心肝,打伤者后吐血。未时血行背肩,打伤者四十余日吐血。申时血行左乳部下,打伤者四十余日吐血。酉时血行右乳部下,打伤者四十余日吐血。戌时血行左胸前,打伤者三十日咬舌死。亥时血行右胸前,打伤者三个月咬舌死。十二时辰伤血主药歌诀子时血在胆,伤者主用大黄。丑时血在肝,伤者主用柴胡。寅时血在肺,伤者主用黄芩。卯时血在六腑,伤者主用大黄。辰时血在胃,伤者主用茯苓。巳时血在脾,伤者主用白茯苓。午时血在心,伤者主用川芎、黄连。未时血在小肠,伤者主用木通。申时血在膀胱,伤者主用栀子。酉时血在脐,伤者主用知母。戌时血在腹,伤者主用栀子。亥时血在三焦,伤者主用栀子。(五)十二时辰血脉行之部位诀

(1)子时

时头在腿内,时中在脚面,时尾在脚底凹。(2)丑时

时头在腰骨,时中在两软管,时尾在肚盘边。(3)寅时

时头在瞳子,时中在眼白仁,时尾在两肘骨。(4)卯时

时头在天庭,时中在印堂,时尾在山根两鬓边。(5)辰时

时头在左肋上,时中在左肋中,时尾在左肋下。(6)巳时

时头在双手心,时中在虎口上,时尾在合谷。

(7)午时

时头在胸膈上部,时中在胸膈中心,时尾在胸隔下。(8)未时

时头在肚连,时中在两肋,时尾在油脂厚处。(9)申时

时头人八卦,时中在咽喉,时尾在鱼池穴。(10)酉时

时头在背心,时中在饭骨,时尾在中脘。(11)戌时

时头在鬓边,时中在耳骨,时尾在耳内。(12)亥时

时头、时中、时尾全在两手内骨中。

(六)破伤总论

夫刀伤虽易实难,筋断腹破皮连,骨屑刺入骨间,箭簇断在肉内或破后伤风,如此等症最宜失手。

皮开而长者,必用细针将两连新破皮慢慢扯合以针拴好,内外擦药,不可用膏药贴盖,恐败血成脓,肉烂难敛。如燥痛时,以猪油或麻油拭之。

腹破肠出者,令平卧避风处,先用油擦伤四旁,缓缓将肠送入腹内用药线将皮缝好,然后敷药,三日内不可转侧,须待药气流通不见疼痛方可。

箭簇断骨肉间者,须用麻药服之,使不知痛庶可钳出,若小刺不出,以黑实散敷之即出。指节破伤而偏者或连皮而屈折者,必要时理正,若已溃则不可整矣。

敷贴扎缚,均须仔细,勿令粘连成脓。

老年虚弱赢瘦,不忍痛苦者,须以救生为本,不必定施整理也。

凡头上伤或筋管穴道之处伤,血来必涌,须调备止血之药,打开看时,内有碎骨断鬓,必用玉贞散盖护,防其伤风。

肉烂坏者,用收敛药,至肉满不得揭痂,肌有小孔流脓不合者,必有碎骨和芒刺断鬓之类,缠住新肉也。必用乌金膏三品绽插入溃,开好肉细察,取出异物,方能收敛结痂,生疔或肉内有脓穴窠者,亦用此方治之。

刎断喉者,伤及内喉饮食不可进,则难治矣。先以血竭末撒内喉四旁,勿令漏入管喉以桑线缝合外皮,再用风流散盖一层,补血膏贴之,四周不可漏气,内服参竹饮以接元气,用清理气血之药,自然全愈。

(七)损伤左右论

凡受伤不知左右,若有吐血症,见血自明。黑血者左受伤,血鲜者右受伤。若无血吐出,即看眼珠可知,其乌珠包丑者伤在左,白珠包丑又加红大者伤在右。左属肝,右属肺,乌珠属肝,白珠属肺,瞳人属肾。常见右边受伤,发时左边便痛,不可单治一边,必左右兼治,其病始愈。

三、少林寺练功秘方(26方)

(1)少林练功洗手方

功能:畅血顺气,舒筋灵骨,壮胆柔节。宜练手功,利于掌劲。

方药:象皮(切片)、鲮鱼甲(酒炒)、制半夏、制川乌、制草乌、全当归、瓦松、皮硝、川椒、侧柏叶、透骨草、紫花地丁、海盐、木瓜、红花各50克,鹰爪一对。

制法:上述16味药共入盆内,加陈醋3.5公斤,清泉水4公斤,浸泡一周,加上等白酒克,密闭,每练功前取出药汁克,加沸水1公斤烫泡,和匀后擦洗双手和双臂。

(2)少林运气妙丹

功能:沟通气血,调和阴阳,统摄三气,气随意行。

方药:广木香5克、海缩砂5克、全瓜萎一枚、赤降香5克、灵芝草10克、人参5克、参三七5克、箭芪5克、大熟地5克、全当归25克、小茴香5克、红花10克、益智仁10克、柏籽仁10克、陈皮10克、甘草5克。

制法:上述17味药共研细粉,用老陈醋和匀,制成绿豆大丸,凉干密闭置于干燥处备用。

服法:每次运气前取20丸用黄酒一两送服。

(3)练功保筋通脉方桑寄生、川断、补骨脂、嵩峰蛇、全蝎、虎胫骨、菟丝子、金毛狗脊、龙骨各5克。共研细末为粉,以淡盐开水泛丸如豌豆大,用百草霜挂衣凉干,每次练功前吞服10粒,再喝黄酒两口,片刻练功处感百节灵活,柔而似钢,脉顺气从,浑身轻灵,强壮有力。

(4)练功畅通气血方

方药:生地10克,熟地10克、白术10克、山药25克、黄芪16克、陈皮5克、木香5克、小茴香2.5、蒌仁5克、生甘草5克、败沉香1克,以上味药共研细末,装入瓶内密闭,每练功前服10~15克,用老白酒半两送服,可舒气血,横顺左右,上下畅通。

(5)练功舒筋丹

主治:初练武功所致的腰酸腿疼,筋伤气滞,四肢拘挛,全身不适等。

方药:当归克、红花克、赤芍克、木香50克、防风克、舒筋草克、木瓜克、川牛膝克、小茴香25克、白芷克、陈皮50克、制马前子10克。

制法:以上11味药共研成细粉,黄米粉打糊制丸,如梧桐子大,凉干。成人每服6克,用黄酒送下。孕妇忌用。

(6)练手功洗手如意汤象皮切片、鲮鱼甲酒炒、半夏、川乌、草乌(姜汁制)、全当归、瓦松、皮硝、川椒、侧柏叶、透骨草、紫花地丁、食盐各克,加鹰爪一对,共入盆内,陈醋3.5公斤,河水4公斤浸泡。临用时取出冲滚汤洗,洗后摔干练功。

(7)剑仙罗汉练功药酒方

功效:调活气血,振神舒筋,增力壮胆。

方药:石兰花25克、淫羊藿25克、阳起石25克、白芍20克、桃仁20克、故纸25克,杞果2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20克、三七25克、人参25克、青皮10克、沉香5克、海马25克、碎蛇25克。

制法:以上16味药,置入瓷瓶内,倒入上等白酒克,将口密封,浸泡天,滤出

酒汁即成。

服法:每日两服,每服饮核桃大酒盅半杯。内热邪盛者禁用。

(8)练轻身功秘方

制川乌、制草乌、红花、当归、川大黄、续断、羌活、杜仲、制乳香、制没药、朱砂、自然铜、麻仁、五加皮、寄奴、茜草、血竭、牛膝、陈皮、骨碎补、破故纸、紫参、天葵、制土鳖虫、紫金丹。PAP25味药,各25克,研为细末,练功前服用,每服5克,黄酒冲服,服后功效显著。

(9)一指金刚功练指秘方

川乌、草乌、南星、蛇床子、半夏、百部各5克,花椒、狼毒、透骨草、藜芦、龙骨、地骨皮、紫花、地丁各50克,青盐克,刘寄奴克。

以上16味药用水、醋各5碗,煎至7碗为度。用时取药31碗,加清泉水3碗,搅匀洗手。

(10)强筋壮骨擦身方

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灵仙、木瓜、红花、当归、虎骨、秦艽、神面、赤芍、牛膝、生姜、延胡索、紫石英各30克,地荔子、落得打各20克。

以上18味药,用水煎汤,练功前洗手,两臂及两腿。但要先按摩,后再洗,洗后忌风。

(11)足射功练功药方

川乌、草乌、南星、、蛇床、半夏、百部、花椒、狼毒、藜芦、透骨草、地骨皮、龙骨、海马、紫花、地丁各30克,硫磺50克,青盐克。

PA12味药用醋、水各5碗,煎至7碗,用71后,换药另煎。此药可消毒去肿,舒筋活血。

(12)练铁布衫药方

番木鳖,自然铜、无名异、乳香各15克,朱砂10克,杜仲30克,猴骨(醋炙)、五加皮50克,棉花根、胡椒各50克。

以上10味药研成细末,每练功前用好酒冲服,每服0.5克,可有强筋壮骨的功效。(13)练铁扫帚功药方

无名异(制)、自然铜(炙)、木鳖子(菜油浸炒)、苏木、地龙、当归(酒浸)、乳香各25克,没药5克,苍耳灰50克。

以上9味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练功前开水冲服,以强筋壮骨。

(14)练竹叶手功药方

川乌、草乌、天南星、蛇床子、半夏、百部、秦艽蒂各5克,花椒、狼毒、透骨草、藜芦、龙骨、海马、地骨皮、紫花地丁、青盐、硫磺、刘寄奴各50克。

以上19味药加醋、水各5大碗,煎至7碗。洗手时先将药水放炉火上温热,把手放入,到极热时收回。

(15)浴擦全身练功药方

老桂木、丁香、白芷各10克,荆芥、蔓荆子、川芎、防风、羌活各50克,细辛15克。

9味药研为细末,每药末50克、加盐一匙,连须葱白头5个,煎汤洗捶击及摔跌之处。洗时须趁热,不限次数,多洗最妙。

(16)洗臂秘方

红花4克,枳壳、五加皮、杜仲各8克,牛膝10克,青皮5克,凤仙花10克,乳香、没药各3克,水5升煎成2升浓汁,加白酒2两,搅匀洗之。

(17)练弹子拳洗手方

黑知母、白术、白鲜皮、北细辛、防风、荆芥、小牙皂、打屁虫、白蒺藜、当归尾、金银花各10克,元参、黄柏、阳起石、红花、小川连各5克,红娘子、硇砂各25克,斑毛虫15克,铁砂20克,华水虫40克,侧柏、干姜各50克,白信3克,指天椒克,蜈蚣条,石灰克。

味药用清水10斤煎成浓汤(石灰、铁砂二味须放在锅内炒红后加入),练功前手放入温汤中泡很长时间,取出甩干再练,练功后两手相互摩擦后,放入温汤中许久,再取出,每10天换药一次。

(18)练功壮力药方

酒当归、酒川膝、鱼胶、虎骨、菟丝子、枸杞、续断、补骨脂各克,炒蒺藜50克,蟹黄(炒)克。

味药研为细末,炼成水蜜丸,每服15克。练功前黄酒冲服,可强筋壮骨,增力补气。

(19)铁砂掌练功秘方

金钩藤、丹参、红花、地龙、落得打、透骨草、将军草、生川乌、石榴皮、木瓜皮、川续断、大木耳、威震仙、花粉、地骨皮、无名异、明矾、生草乌、老鹳草各克,狼牙草、十火功劳各克,五加皮、核桃皮、象皮各25克,追风藤、龙爪花、乳香各克,地鳖虫克,鹰爪一对。

以上29味药,煎之。(20)铁砂掌洗手方

柴胡、蓖麻子、桂枝、生半夏、乳香、车前子、蛇床子、穿山甲、爬三虎、盐、麻黄、南星、没药、八仙草各克,川乌、槐条、黄芪、象皮、水仙花头、大力根、五加皮、梧桐花、皮硝、五爪龙、白鲜花、虎骨草、过山龙、草乌、钩藤、落得打各克,草麝香、自然铜、瓦花、槐花、覆盆子、金樱子、巨藤子、马鞭草、白石榴皮、葸子、牛膝、虎骨、菟丝子各克,青盐、四红草、杉蒿皮、核桃皮、闹羊花、款冬花各克,红花克,鹰爪一对,大浮萍20个,油松节10个,白凤仙花21个,木瓜20个,陈醋20斤,马蜂窝一个,葱姜3斤。

以上58味药,用清水煎汤,拍打后洗手。

练铁砂掌,拍打后如果不用上述洗手秘方洗涤,数日皮肤即将浮肿甚至溃烂。而用此药洗之,则泰然无事。

(21)九昧壮手药方

于清明节前后取井底土20斤,放入砂缸储之,使其干燥。至端午节前后,取赤蛇一条,壁虎、蜘蛛、癞蛤蟆各一只,蜈蚣一条(即所谓五毒),放入泥中,用木桩捣烂。再用铁砂、白醋各10斤,烧酒5斤、青铜砂2斤,加入泥中,抖匀。然后放在坚实的木凳上,每天早晚用.手拍打。

(22)练五毒手功药方

侧柏、华水虫、干姜各9克,防风、白蒺藜、北细辛、荆芥、白鲜皮各15克,归尾、银花、黑芝麻、阳起石、小牙皂、白术各10克,黄柏、红花、白信各5克,硇砂、打屁虫、红娘子各25克,斑蟊虫25克,川连、元参各40克,石灰、指天椒各克,铁砂20克,蜈蚣2条。

以上27味药(铁砂、石灰2味,须入锅炒红后放入),用水煎汁洗涤,洗3日。(23)强健筋骨浴洗方

陈皮、无名异、金不换、仙鹤革、三七、川续断各15克,红花、五加皮、全当归、南木香、骨碎补(去毛)、桃仁各10克,落得打克,自然铜3克,地榆5克。

以上15味药,加童便煎汤洗之。(24)五雷掌功药方

前虎爪一对,黄荆子10克,血竭2.5克,生半夏15克,油松节15克,茜草根10克,石菖蒲10克,川牛膝10克,自然铜10克,苍耳10克,五加皮25克,核桃皮15克,沙树皮25皮,杜仲10克,川石斛15克,荆芥10克,白蚤子5克,甘草10克,大力根25克,鹏爪两对,海桐皮10克,白鲜0克,防风10克,乳香10克(去油),仙鹤草20克,熟地10克,川续断10克(去油),老鸦草40克,桂枝尖25克,没药10克(去油),红花10克,狼牙虎刺(醋煨研末)5克,紫苑草10克,孩儿穿10克,千年健10克,当归身10克,蛇胆个。

练后须以外壮秘方洗之,以舒筋活血,增力壮劲。(25)壮身体外部浴洗方

鸟10克、草乌10克、乳香10克、木瓜10克、红花10克、没药10克、灵仙10克、当归10克、虎骨10克、秦艽10克、神曲10克、赤芍10克、牛膝10克、申姜10克、元胡索10克、紫石英10克、地荔50克、落得打50克。

以上18味药,煎水洗手,练后须先以两手互相摩擦,然后再洗,并须于练功前服内壮

药,以收内外并进之效。

(26)内壮神效打虎丹秘方

嵩参50克、鹿茸50克、木瓜克、木香克、制附子克、远志克、朱砂克、牛膝克、白蒺藜克、肉苁蓉克、制巴戟克、制川乌克、白茯苓克、杜仲克、天冬克、麦冬克、枣仁克、砂仁克、蛇床子克。以上19味药,研为细末,炼为水丸,每服5克,黄酒送下。

四、跌打损伤秘方(97方)

(1)少林寺十三味药主方少林寺十三味药主方是历代武僧在长期实践中,用于通治一切跌打损伤的验方。

川芎10克、归尾15克、玄胡10克、木香10克、青皮10克、乌药10克、桃仁10克、盘

志10克、制三棱7.5克、制莪术5克、骨碎补1克、赤芍10克、苏木10克。

大便不通加生川军10克,小便涩痛加车前子15克,胃口不开加厚朴、砂仁各10克

加水两碗煎至半碗,陈酒冲服。

(2)加减十三味方远志(去油)7.5克、寄奴10克、肉桂7.5克、广陈皮10克、杜乖10克、当归15克、玄胡10克、砂仁10克、五加皮15克、五灵脂10克、生蒲黄10克、枳手7.5克。水煎酒冲服。

(3)伤处青肿疼痛方红花10克、赤芍药25克、桃仁5克、自然铜1.5克(煅红醋藩

七次)、生甘草5克、当归25克、木香5克。水煎后用黄酒50克送服。

(4)拳伤胸胁隐痛方桃仁10克、红花15克、川郁金5克、云木香7.5克、苏木q克、土鳖虫5克、自然铜2.5克、当归25克、川芎15克、赤、白芍各15克,味药,岁加冷泉水1.5升,煎取升。加头生男儿(五月以内者佳)小便一杯,降温后服下。

(5)拳伤鼻衄急救方取鲜小苏叶数片,揉烂速塞人鼻内止血。

又方:取妇人头发一撮烧成灰、投入鼻内,立见效果;或用冷泉水拍击前额部,血立止。(6)拳击心口吐血急救方白芨50克、三七10克、血余炭16克、栀子炭25克、大壹炭15克、炒白芍15克、马灯草50克(马灯草是嵩山上一种特效止血药),共制成粉末,映服三钱,立效。

(7)拳击百会穴晕倒方附子15克、人参50克、白术20克、炙黄芪50克、石菖蒲:

克、苏合香1.5克、干姜3片。共煎一碗灌之,立效。

(8)击伤小肚血尿方小蓟炭50克、白毛根50克、三七1.5克、瞿麦50克、冬葵子2:

克、乱发炭15克、生甘草10克。用水煎后加童小便一杯服下。

(9)击小肚隐痛方当归25克、制玄胡索15克、川芎10克、香附15克、木香7.5克、

赤芍药15克、桃仁10克、丹参50克、制五灵脂10克、生蒲黄7.5克,用水煎服。

(10)击小腹大便下血方生地榆50克、大生地50克、川黄连15克、葛根50克、南山

小连翘一把、甘草10克、槐花炭15克,水煎服。

(11)拳击伤筋方少林寺山门前河蟹头一具、老蜗牛数只。捣烂敷于患处,立愈。

(12)拳击下颔脱臼治法令伤僧回山门内靠椅正坐,勿惊。一僧用两手托住下颏,向

后用劲送八窍,即可复位。再用生天南星捣碎摊于白布上,外敷紧。

(13)拳击面部青肿痛方木鳖子三个(香油焙灰用)、无名异适量(去土)、自然铜适量(煅)、乳香15克(去油)、没药15克(去油)、苏木15克。以上诸药共研细末,以嫩蜜汁靛丸,如小弹子大。每服三丸,白酒送下。

(14)发散中部方杜仲、川断、贝母、桃仁、刘寄奴、蔓荆子各10克,当归、赤芍、自然

铜(醋淬)各15克、肉桂4克、茜草5克。水煎、酒冲姜汁服。

(15)发散上部方防风10克、白芷5克、广木香5克、川芎10克、归尾10克、赤芍克、陈皮10克、羌活10克、法半夏10克、独活7.5克、骨碎补7.5克、甘草尾5克、生姜3片。水煎酒冲服。

(16)发散下部方牛膝、木瓜、独活各15克,归尾、川芎各克,川断、厚朴、灵仙、赤

芍、银花各10克,甘草5克,水煎,酒冲汁服。

凡人上、中、下三处受伤,应用发散药一两剂。气急有痰加制半夏15克;风痰加制南星10克;心惊加胆南星7.5克、桂心4克、香附15克,同煎服。

(17)飞龙夺命丹硼砂、地鳖虫、自然铜(醋淬七次)、血竭各40克,木香30克,当归、桃仁、蓬术、五加皮(酒炒)、制猴骨各25克,元胡索(醋炒)、三棱(醋炒)、苏木各20克,五灵脂(醋炒)、赤芍、韭子、生蒲黄、熟地、破故纸(盐水炒)、炒广陈皮、川贝、朱砂、炒葛根、桑寄生各15克,肉桂(去皮)、乌药、羌活各10克,麝香2.5克,杜仲(盐水炒)、炒秦艽、炒前胡、土狗、青皮(醋炒)各10克,共为细末,重伤每服15克,轻伤每服7.5克,陈酒冲服。(18)少林七厘散地鳖虫(去头足)、血竭、硼砂各40克,逢术(醋炒)、五加皮(酒炒)、

菟丝子、木香、五灵脂(醋炒)、广陈皮各25克,生大黄、土狗各30克,朱砂、猴骨各20克,巴豆霜、三梭、青皮(去皮)各15克,赤芍(醋炒)、乌药、炒枳壳、当归(炒)、蒲黄(生、熟)各10克,麝香7.5克。共为细末,轻伤每服0.35克,重伤每服0.7克,最重者每服1克,凡瘀血攻心者,服之即醒。陈酒冲服。

(19)舒筋活络汤荆芥10克、防风10克、透骨草25克、羌活5克、独活12.5克、桔梗

10克、祁艾10克、川椒10克、赤芍25克、一枝蒿25克。

煎浓汤趁热洗,每日三次,轻者三日可愈,重伤九日可愈,专治被卸被拿所致伤或其他

跌打损伤。而皮肤发现青肿隐隐作痛者皆可一治。皮破流血者禁用此方。

(20)壮筋续骨方当归克、川芎50克、白芍50克、炒熟地克、杜仲50克、川断克、五加皮克、骨碎补克、桂枝50克、三七50克、黄芪5克、虎骨50克、破故纸克、菟丝子克、党参克、木瓜50克、刘寄奴克、地鳖虫克。

以上18味药研为细末,砂糖水制成水丸,每服四钱,酒引下。凡被卸拿筋骨受伤,非洗

药方能治者,服此必能见效,筋断骨折,轻伤者亦可治之。

(21)拳击头顶疼痛不止方天麻、白芷、白附子、生南星、防风各15克。以上诸药共研细末,加失笑散50克,研末调匀。每服15克(用热白酒一盅调服)。再取药粉适量用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一至二日即愈。

(22)拳伤筋络方取蜗牛两具,蟹头足一具,共捣成浆,加入蛋清和之,敷于患处,三日即愈。

(23)拳伤颧部青肿方取肥猪脂克、黄花菜一大把,捣烂和之敷于患处。

(24)拳击心口瘀血方虻虫五只(去足翅)、牡丹皮30克、红花25克、鲜芍药25克。煎汤一碗加入童小便一杯,两副即愈。

(25)拳打脑破方大生地75克、人参10克、龙脑2克、龙齿25克、象皮25克、黄芪

50克。共研细末,每服5克,次日即见效。

(26)拳击胸部疼痛方玄胡索10克、红花25克、青杨树皮30克、桃枝一两。水煎服,

加童尿更有效。

(27)拳击太阳穴痛疼方当归30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野山羊角15克、细辛5

克、红花25克、桃仁15克、甘草5克,研末以水煎服。

(28)拳击下腹隐痛方当归25克、红花15克、虻虫2.5克(去足翅)、生蒲黄25克、

五灵脂(醋制)10克,水煎服。

(29)棍伤腰痛方当归50克、红花25克、川芎15克、自然铜(醋煅)10克、川牛膝25克、鸡血藤30克、苏木15克、大黄15克,水煎服。

(30)棍伤颈后肿痛方杏仁5个、桃仁10个、川黄连25克、血竭25克、花椒15克。

共捣为烂泥,敷之即止痛。

(31)棍击印堂穴头痛方白芷、三七、白矾、五倍子各等份,共为细末,生香油调膏。敷于伤处血可止,痛可愈。

(32)鞭伤肩部肿痛方当归25克、川芎15克、生蒲黄5克、川椒克、泽兰15克、红

花15克、桃仁15克。水煎,黄酒一两送服,立愈。

(33)棍打跌倒伤身方驴皮膏50克、陈艾叶10克、红花15克、赤芍药15克。水煎

服,一剂即愈。

(34)拳击右胁疼痛方乳香7.5克、没药7.5克、当归25克、自然铜2.5克(醋淬七次)、红花15克、木香7.5克、郁金10克、赤芍15克、甘草7.5克、血竭2.5克、苏木15克,取泉水2升,煎至0.5升。加幼童尿一杯,同服下甚效。

外用:麝香1.5克、龙脑1.5克、樟脑1.5克、轻粉2.5克。共研细末撒于猪脂上敷于

疼处。

(35)推倒摔伤方(又名神灵酒)当归25克、川芎1.5克、桂心2.5克、红花15克、牛膝25克、甘草10克、乳香7克、没药2.5克。取水1.5升,酒0.5升同煎,服下即愈。

(36)摔伤筋痛方血竭5克、儿茶5克、红花15克、当归25克、赤芍10克、龙脑0.5克、朱砂2.5克、桂心2.5克、附子2.5克。共为细末,用白酒50克冲服,再喝童便半杯,立效。(37)拳棍击伤红肿方瘀血内积者用。

当归25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陈皮10克、木香2.5克、枳壳10克、桃仁15克、木

通10克、乳香2.5克、没药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38)伤处已破方三七15克、血余炭2.5克、麝香0.5克、白芷25克、花粉2.5克。

共研末撒于伤处,血即止。

(39)摔伤瘀血疼痛方当归25克、川芎10克、制乳香7.5克、制没药2.5克、白芷15克、玄胡索20克、甘草10克、赤芍15克、二花15克、连翘25克。水煎黄酒送下,立效。(40)伤后血晕方人参50克、附子15克。水煎灌之,立效。

(41)伤久成疮方伤后溃破久不生肉者用。

黄芩10克、白芷10克、天花粉15克、轻粉克、麝香7.5克、没药7.5克、二花7.5克、连翘10克、乳香克、血竭15克、降香10克、龙骨10克、生南星10克、蛇含石10克,以上诸药共为细末装瓶内备用,用时撒于伤处包扎好,-2日毒尽长肉,3~5日渐愈。

(42)伤口久流脓水泛青方二花50克、连翘5克、白芷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黄芪50克、防风15克、赤芍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饮药汁尽,再饮上等白酒50克。2。3日脓渐退,颜色由青变红,继服3-5剂即愈。禁忌大蒜、羊肉。

(43)损伤日久补养方若久损体弱,面黄肌瘦者,可用下方:

人参25克、当归25克、熟地30克、红花5克、赤白芍15克、白术25克、大枣3枚、云茯苓15克、炙甘草15克。水煎连服五剂,渐愈复原。

(44)损伤气虚滋补方人参30克、当归25克、黄芪50克、蝗虫10只(去头、足),共者噶汤睁南柏右嘶.盼菇最合绿百女慧菌醋.

(45)棍打头伤方桃仁15克、红花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血竭7.5克、当

归尾25克、土鳖虫10克、自然铜1.5克(醋淬7次)、白胡椒3克。

先将前8味药研成细末,再取白胡椒用清泉水3升熬煮至0.5升,泛药粉为丸,如绿豆大,成人每服7.5克,用黄酒冲服。

注:此方系紧那罗王所传秘方。凡棍打伤处,或破或伤俱可治。凡破者撒上药粉,未破者用白酒调成糊状涂伤处,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孕妇禁用。

(46)捶伤头颈疼痛方红花15克、指甲花25克、野菊花30克、刘寄奴15克、桃枝50克、柳枝50克、青杨树枝50克、槐树枝50克。水煎服即愈。

(47)金伤愈灵丹当归25克、川芎15克、自然铜(醋煅)2.5克、没药(醋制)10克、乳香(醋制)15克、豹骨10克、苏木15克、土鳖虫1.5克、穿山甲10克、甘草10克、虻虫7.5克、失笑散25克。以上诸药共研为末,取嫩蜜克加入适量米泔水和之,稍放凉用小米蒸半熟为佳,制成豌豆大小丸,凉干密封备用。用时每服七丸,用黄酒二两送下。

(48)少林金伤治法金伤者害其三也。一伤其肉、二伤其血、三伤其气。伤三并随带有毒有血,血行全身回心脏藏于肝,易伤心损肝药滋金者惟毒居一。刀伤于一日死,箭伤者三日死,戟伤者四日死,钗伤者五日死,毒金伤者,后牙关紧闭,神志恍惚,舌青面肿,现绝脉者,死不治也。抽风肢舞,颤乱胡言者,难症也。

治法:手拔罐吸其毒汁,再以陈盐、甘草洗之,用愈将散敷于伤处,白纱盖之,甚效。

(49)少林愈将散麝香0.5克、轻粉克、枯矾10克、黄丹10克、松香10克、香芩10克、梅片克。味药共研末装瓶备用。金伤时取出,用盐甘草水洗后撒伤处,白纱盖之,次13提毒膏敷贴。

(50)少林提毒膏二花25克、元寸0.5克、轻粉10克、松香10克、红粉2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自然铜10克(醋煅七次)、雄黄7.5克、梅片1.5克。以上诸药除元寸、红粉、轻粉外,其他几味撮一块碾成细粉,再把余药粉同元寸研细掺匀,装瓶备用。用时取香油适量,用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白纱盖之,每日夜灯下换药一次,立效。

(51)逐毒汤方乳香2.5克、没药2.5克、穿山甲15克、蒲公英50克、二花25克、黄柏15克、牡丹皮20克、玄参15克、连壳25克、野菊花50克、赤芍25克、皂角刺15克、生甘草10克。黄酒送服,三至五日即愈。

(52)金伤成疮不愈方轻粉20克、儿茶2克、乳香25克、没药(去油)25克、三七3.5克、元寸2.5克、白芷25克、梅花2.5克、制蛤蟆25克。

以上9味药分别研细末和匀,用生芝麻调敷于伤处,一次即愈。此方用于金疮已溃

者。未溃者用金蝎、红花、野菊花30克水煎,加童尿一杯,黄酒冲服甚效。

若箭毒入骨者,需开皮刮去骨毒方能救命。不去骨毒者必死也。华佗多以麻沸散开皮刮骨去毒,其法甚妙也。

(53)箭伤久日不愈方外用方:红粉10克、轻粉2.5克、藤黄10克、雄黄15克、黄柏2.5克、蛤蟆皮灰2.5克、白矾10克、炉甘石5克、梅片2.5克。

上药共研细粉,若溃烂发青者先用盐水洗后再用白矾、甘草水洗,然后取适量拌匀,撒于伤处更有效。

(54)金疮久日不愈方当归40克、川芎10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皂角刺15克、穿山甲5克、泽兰15克、刘寄奴15克、白尾15克、红花15克、桃仁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用,黄酒冲下。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5克、芒硝克。

(55)草镰伤颈方出血者取三七、马灯草、血余炭各等份共研细粉撒伤处,用白纱盖之扎紧,伤轻者一次愈。伤重:当归40克、种芎15克、赤芍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红花15克、生地25克、甘草15克、二花25克、连翘25克,水煎、加童尿一杯内服三剂,效果更佳。

(56)毒箭伤骨方先取巴豆(去油)一粒,活蜣螂(去头足)一只,可仁五粒,桃仁五粒共砸百锤成细泥,涂于伤口四周,诱使伤S发痒,去掉药泥,用火罐吸其毒液,再用盐水洗一至两遍,以元寸0.5克、明矾克、雄黄15克、三七10克、白芷15克,共研细末,撤于伤处,次日以红粉10克、元寸0.5克、梅片克、乳香5克、没药5克、白芷10克、天花粉15克,共为细末用生蜜汁调之,敷伤处,白纱盖之。另取当归40克、川芎15克、二花10克、白芷5克、天花粉50克、透骨草25克、生甘草5克,用水煎服。

(57)棍伤脚面方棍击脚面致青肿疼痛者,可用下述药方:

外用方虻虫五只,土鳖虫两只、蜗牛两只、桃仁15克、乳香7.5克、没药2.5克。共研细末用生蜂蜜调之涂于伤处。若破者加三七粉10克、白芷粉10克、大黄灰10克,拌匀撒于患处,即有止血止疼之效。

内服方当归40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苏木15克、生甘草10克、赤芍25克,取清泉水3升,煎到升,加童尿一碗服。一剂可愈也。

(58)少林金伤散没药25克、乳香25克、血竭15克、苏木15克、当归40克、龙骨

25克。

以上6味药投入瓷碗中密封,外用黄泥一层,以文火烧锻五炷香许停水,待凉后,打开

取出药粉,再研成细末过罗,再人大头三七粉50克。金伤出血者用药后立能止血。

(59)摔伤方当归25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三七5克(研末冲服)、

赤芍25克、生地10克、生甘草10克、木香2.5克。水煎服甚效。

(60)摔伤腰痛方水蛭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木香7.5克、玄胡索20克、

甘草克、木通15克,水煎服。

(61)紧那罗治伤筋骨方主治:伤筋动内,棍械击后皮肝青肿暴起作痛,腿伤不能走,

胳膊不能举。

药方:元寸2.5克、马前子(油炸刮毛)克、红花克、桃仁克、没药(醋制去油)克、乳香(醋制去油)克、土鳖虫克、麻黄克、白芥子克、当归克、川芎克、自然铜克(煅制醋淬9次)、生甘草克。

制法:以上13味药,先取元寸单研成极细粉,配入合适辅料,其余12味药共碾成细粉,全部混合拌匀。取蜂蜜克,炼起黄泡沫后过滤掺人药粉,搓成丸如小弹子大,每丸约重1.5克。用蜡纸包好,制盆密封,放阴凉干燥处。

服法:成人每服一丸,日服两次,用黄酒送下。注意:此药对于跌打损伤也有良效。孕妇禁用。(62)杨家枪伤散主治:枪、钗、刀、戟、剑等击伤。药方:元寸1克、儿茶克、没药(醋制)50克、朱砂50克、乳香(醋制)25克、马灯草50克、白芨50克、血竭40克、桃仁50克、赤芍50克。

制法:上列11味药研成细粉(乳香单研),每2.5克g9,密藏备用。

用法:每服一包,用黄酒三两送服;也可外用,取药粉适量,用白酒调成糊状涂抹患处,如新伤,可直接撒上,甚效。

(63)损伤补养方大熟地35克,炙黄芪、全当归、焦木、生薏仁、炒枣仁各15克,牛膝10克,赤芍、白茯苓、木瓜各7.5克,海防风5克,川芎4克,加桂圆肉3个。用水煎服。(64)少林夺命丹当归、制草乌、乳香(醋制)、没药(醋制)、血竭、自然铜(醋淬七次),以上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服黄酒送下,重伤两三付即愈。

(65)少林当归饮当归40克、泽兰40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丹皮15克、苏木10克,酒、水各一碗煎服。头伤加藁木,手伤加桂枝,腰伤加杜仲、白芥子、牛膝。此方效果甚好。

(66)少林大力丸蒺藜(盐水泡炒)、黄鱼胶(蛤粉炒)、全当归(酒炒)、大生地(酒泡蒸三遍)各克。共研细末,以蜜和丸,蜜丸如桐子大。每服5克,龙眼汤送下。

(67)少林英雄丸沙苑蒺藜克,牛板筋3寸,甜瓜子、虎胫骨、龟板、白茯苓、当归各克,川续断、杜仲各克,故纸克,自然铜(醋淬),土鳖虫10个,朱砂35克,地龙25克,共研细末,以蜜和丸。每服2克,前半月盐汤送下,后半月黄酒送下。

(68)少林止血散三七15克、血余炭15克、白芨25克、马灯草40克,以上4味药共研细末,加梅片少许装瓶备用。刀伤者将药粉撒于患处包扎后,立能止血止痛。

又一方:马勃50克、黄柏50克、q15克。以上3味药研为细末,刀伤出血者用之甚

效。

(69)少林活血丹主治:拳棍锤棒等一切武械所伤,红肿、疼痛、跌打损伤、金疮出血、血瘀作疼等。

红花50克、桃仁35克、乳香(醋制)25克、没药(醋制)25克、血竭25克、苏木25克、儿茶50克、归尾50克、赤芍克、玄胡索克、麝香克、冰片克、朱砂50克、白芷50克、南星0.35克、生甘草45克、大头三七15克。

以上16味药,麝香、朱砂、冰片3味取出单研细末,其余诸药共碾碎用细罗过后,将细粉加入掺匀,取黄米粉三两打糊制丸,如豌豆大,凉干装瓶备用。成人每服三至五粒,黄酒送下,日服两次,幼儿酌情减之。在未制以前也可取出部分药粉密藏备用,用生芝麻油调之,敷于患处立效。

(70)少林展筋丹主治:跌打损伤、血瘀作疼、伤筋动骨、肢体拘挛、行动困难等。

当归克、川芎克、红花75克、桃仁75克、自然铜(煅透醋淬7次)克、土鳖虫克、马前子(去毛)克、血竭克、姜黄50克、白芷克、木香50克、陈皮50克、沉香25克、小茴香2.5克、三七参克、乳香克、没药克、赤芍克、香附克、儿茶克、鸡血藤克、50克、凤仙花克、麻黄克、朱砂15克、冰片5克、元寸30克。

以上共27味药,先将前24味药研细过罗,再将冰片、朱砂、麝香分别置于乳钵内研细兑入掺匀,再取清泉水烧沸,放冷以甘草水泛水丸,如梧桐子大,凉干备用。成人每服1.5~3克。黄酒送下,孕妇禁用。

(71)少室复生歌主治:武打致昏倒地者。

元寸0.5克、土鳖虫12.5克、巴豆霜5克、苏合香15克、自然铜(醋淬qS0【)40克、乳香(醋制)5克、没药(醋制)5克、朱砂5克、木香5克、血竭5克。以上10味药分别研制成细粉装瓶备用。成人每服1-3克,用黄酒冲服,神效。

此散亦可以外敷。治疗金伤成疮久13不愈者,用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已溃破者将药粉撒于伤处甚效。

(72)少林九虎丹主治:跌打损伤,伤骨动筋,血瘀作痛,红肿不散,闪腰岔气,扭伤转筋,四肢拘挛。

药方:乳香(醋制)克、没药(醋制)克、当归克、川芎克、天南星(醋制)克、红花克、白芷克、防风克、生甘草克。

制法:将以上9味药共碾成细粉过罗,用黄米粉适量,打制成糊泛药为丸,如豌豆大,放阴凉通风处凉干,成人每服6克,用黄酒冲服,13服两次。禁忌大蒜、羊肉,孕妇禁用。也可取散调成膏外敷,疗效甚佳。

(73)少林平风丹主治:金伤、武打红伤、跌仆损伤所引起之破伤风症。

药方:辽细辛15克、制白附子35克、全蝎30克、天麻30克、白芷30克、制南星30克、羌活30克、防风35克、珍珠(豆腐制)1克、生甘草50克。

以上10味药共研细粉(珍珠单研),混合拌匀,取全药的一半,用冷开水泛丸如绿豆大,每服五至七粒,另一半装瓶密封,需用时取出少许白酒调敷伤处,内外合用效果更好。

(74)少林八仙散主治:跌打损伤、落马坠车、红肿疼痛、血瘀发青、伤筋动骨。

药方:马灯草25克、车前子(油炙)克、乳香(醋制)克、没药(醋制)克、土鳖虫50克、水蛭50克、麻黄75克、梅片10克。

制法:先将梅片研细另包,再将余7味药碾细过罗,再与梅片混合调匀装入瓶内密封。用时取3克以黄酒冲服,13服二次。可用上等白酒把药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内外兼用,效果更佳。

注:此方是少林寺德禅僧医的师伯素广大和尚所秘抄保存,临终前亲手交于德禅。德禅僧医用此散治疗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红肿疼数百例,确有良效。此方经济简便、疗效可靠。

(75)少林三仙散主治:红肿胀大、已溃未溃。

取生甘草(取外粗皮)克、川黄连10克、冰片少许,共研为细末,内服或外用均可。(76)少林武打损伤主方三棱25克、莪术5克、赤芍7.5克、血竭5克、当归5克、木香5克、乌药5克、青皮5克、桃仁5克、元胡5克、苏木5克、红花5克、骨碎补7.5克,水煎服。

(77)损伤加减方(共9方)在"少林武打损伤主方"的基础上,斟用下述方药:伤头部:加羌活、白芷、防风。

伤胸部:加枳壳。

伤胃部:加桔梗、厚朴、菖蒲。伤两肋:加胆草、柴胡、紫荆皮。

伤背部:加乌药、五灵脂、威灵仙。伤手臂:加续断、五加皮、桂枝。伤腰部:加大茴香、茯苓、杜仲。伤腹部:加小茴香、茯苓、陈皮。伤腿部:加牛膝、木瓜、三七。(78)武打损伤急救方新伤者,血未归经,需立服七厘散,另取其少许外敷患处甚效;

若七日过,未愈者可内服行泄之药;若内折、断骨者可选用少林接骨丹或鼠蒙膏等。(79)壮胆散(德禅法师经验方)功能:补血益气,安神养魄。

主治:面黄肌瘦、气短心跳、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失眠头痛、神志恍惚。

药方:当归、白术、生地、白芍各50克,炒枣仁、炒柏子仁各25克,神曲、山楂各30克,益智仁、茯神、黄芪、天冬各30克,朱砂5克。。

制法:以上13味药研细末为散。

服法:成人每日二次,每次-3克。

(80)少林行军散(夏天用)功效: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祛痰提神。

主治:口干舌燥、口疮、喉肿咽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闷呃逆、眩晕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等。

药方:薄荷冰0.5克、柿霜1.5克、枳壳50克、安息香7.5克、藿香50克、陈皮25克、制半夏15克、牛黄15克、广木香15克、神曲50克、干姜10克、桔梗50克、胖大海50克、安息香2.5克、麝香1.5克、山楂50克、生甘草25克。

制法:以上16味药先将草木质类药碾碎过细罗,再将麝香、牛黄、薄荷冰、安息香分别研细对人调匀,装入瓷瓶内,密封备用。

用法:成人每服0.5-0.75克,用黄酒或凉开水冲服。

注:此方据先师贞俊生前讲:是历代僧兵奉旨行军、作战和练武中的良方。据原手抄秘本中记载,此主是明朝嘉靖年间日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皇上圣旨传到少林寺,当即派月空和尚率部长征南下。僧兵原居北方,偶转南方,气候炎热,又是行程几千里,不服水土,所以僧兵多数病倒,甚至威胁生命。在此紧要关头,月空首领,摸索试制成功了这个妙方,流传至今。

(81)少林行军散(冬天用)功效:散寒祛风、舒筋活络、通利百节。

主治:感受风寒、恶寒发烧、头痛、鼻塞、全身疼痛、四肢拘挛、腰腿酸疼等。

药方:荆芥50克、防风50克、白芷50克、麻黄25克、桂枝35克、川羌活25克、独活25克、当归50克、川芎50克、川椒7.5克、干姜5克、炙甘草15克。

制法:以上12味药用水煎成稠膏,再用瓦片焙干碾成细粉,每包2.5克备用。服法:每日两次,每次一包,用红糖或姜水送服。

(82)少林鼻衄散主治:鼻出血不止。

药方:生栀子克、生云南三七(单研成极细粉)。

制法:先取栀子炒成黑炭,研末,过细罗,再取三七研细,两者细药粉掺匀,装入瓷瓶内备用。

用法:鼻流血不止时取出药粉适量,塞入鼻孔内,然后用细白纯棉花堵之,立刻见效。

(83)少林保将酒功能:祛瘀生新,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接骨续筋。

主治:拳械击伤、跌仆摔伤、瘀血青肿、疼痛难忍、骨折断筋、腰腿疼痛、步行困难等。药方:当归克、川芎40克、药花50克、苏木40克、乳香25克、没药25克、白芷25克、桂枝15克、黄蓍50克、木瓜40克、断25克、桑寄生50克、补骨脂25克、桑枝40克、熟地50克、川郁金15克、桃仁50克、赤芍50克、透骨草50克、鹿角40克、白术50克、太子参25克、木香15克。

制法:以上23味药,分别捣成粗末,取上等白酒五斤八两,盛瓷缸内,把药全部加入,密封口,再用草泥封固,放通风干燥、避光室内,每天震摇一次,酿制35天。滤出药酒,再将药渣用白布紧绞汁,与前药酒混合装瓷瓶内,密封备用。

服法:每日三次,每次杯,一次喝完,再速饮温开水一杯,卧床而睡,数日可愈。若局部未破者也可用少量擦涂伤处,若能加入头生男童便半杯服下,疗效更佳。

(84)金伤成脓膏(即少林八仙膏)主治:金械所伤,成脓溃烂,日久不愈。

药方:生黄苓50克、生南星50克、生草乌25克、贝母40克、黄连25克、猪牙皂15克、梅片4.75克、生香油适量。

制法:以上8味药,先将生黄苓等7味药碾成细粉,梅片另研,与诸药混匀,取生香油十两半与药粉调成流膏,装入瓷瓶密封备用。

用法:先清除患部脓腐,再用盐开水洗涤三遍,然后涂抹药膏,用白纱盖之,每日更换一次。十日即愈。

注:德禅法师用此方治愈各种疮痛溃破、久不愈的患者近五百名,治愈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85)少林药捻方功能:祛腐、解毒、生肌。

主治:金伤成脓,溃烂流水,疮口泛青,久日不愈。

药方:地丁根、黄花菜根各50克,二花克,乳香、没药各15克,儿茶20克,红粉15克,轻粉10克,血竭40克,梅片5.1克,麝香2.5克。

制法:先将前3味药用砖研成细粉,再将后8味药分别研细,与前药掺匀,取优质棉纸卷成如绿豆粗细的五分、七分、一寸等三种长短不同的药捻,装入瓷瓶内密封备用。

用法:清除患部脓液,用冷盐开水洗涤,然后酌将药捻插入患处一至三根,下端直达病部基底,每换药一次。一般三次脓尽,五次生新,七次愈合。

(86)少林解毒汤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方:二花50克、猫眼草(鲜)50克、翻白草一棵、生甘草二寸、白糖克。用法:把4味药先置碗或茶杯内,然后把滚开水倒入,加盖泡半时许,待降温适口后徐

徐饮之,次数不限。

按:德禅法师云:此方一能解毒、清热、泻火、抗疫,二能消毒医疮,同时对痄腮、喉痧均有良好疗效。

(87)少林五香酒功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拳械打伤,局部红肿疼痛,骨折脱位,局部疼痛,皮肤青肿隆起,闪腰岔气,伤筋动骨。

药方:丁香、木香、乳香、檀香、小茴香各15克,当归40克,克,红花25克,苏木40克,淮牛膝40克,上等白酒斤。

制法:将以上十味药切成粗片,置瓷瓶内加入白酒,用黄泥封固,每天震摇3次,10天后埋入地下3尺,将原地封盖,20天后取出,滤出酒药汁再砸绞药渣取尽药汁,合并前药汁,装入瓷瓶内密封备用。

用法:用棉花蘸药酒涂擦患处,同时也可少量内服,每次半杏盅,每日两次,用温开水冲服。

禁忌:患处破皮者禁用。

(88)少林珍玉散治跌打损伤,已破口者,无论伤口大小,不省人事,或伤溃烂,伤风眼歪斜抽搐,只要心前微温,用此药伤口,另用热酒冲服15克、不饮酒开水冲服,能起死回生,惟呕吐者难治。

药方:明天麻、羌活、防风、制南星(姜汁炒)、白芨各25克,白附子5克。以上药料同研极细末,收入小口瓷瓶,以封口,不可泄气。

(89)少林复脉散跌打损伤气绝,不省人事者,急用生半夏研末,调大黄塞鼻孔,立能苏醒,男左女右,醒后鼻痛,用老姜汁擦过即可止痛。

药方:野菊花连根阴干,每用50克加酒与童便各一碗煎服。只要一线之气,无不活也。

(90)割颈断喉治方割颈断喉,宜早治,迟者额冷气绝。乘初割时,轻轻扶住使仰睡,将头垫起,合拢刀口,将血拭出。用大雄鸡一只,快手轻去其毛,生剥其皮,乘热贴伤1,内服玉珍散自愈,愈后鸡皮自落。

(91)少林六昧汤胸腹受击伤,痛如刀刺,此气滞血瘀也,急服药治之。

药方:元胡20克、灵脂15克、没药15克、草果仁10克、生蒲黄15克、沉香5克,用水煎服。

(92)吐血不止急救方当归30克、生芍25克、阿胶20克、白芨15克、红花5克、桔梗13.5克、炒枳壳6克、田三七5克、生地30克、黑荆芥20克、百草霜15克、红糖引,水煎服,二剂即愈。

(93)跌打伤风方荆芥、黄腊、鱼鳔(炒黄色)3味各20克,艾叶3片,入无灰酒一碗煮一炷香,热饮之,汗出立愈。

惟百日内不得食鸡肉。凡被殴打以伤风危急者,甚效。

(94)跌打内积两便不通方归尾10克,生地30克,川芎、桃仁、大黄、红花各6克。酒

水各半煎服,不饮酒者无酒亦可。

(95)跌打青肿方生大黄、生姜汁磨浓敷之。一夜紫者转黑,黑者转白,一日一换,其效良好。

(96)内外损伤总治方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主方(按症加减)。

归尾、芎、生地、续断各10克,苏木、乳香(去油)、没药(去油)、木通、乌药、泽兰各5克,桃仁(去皮尖)14粒,甘草4克,木香3.5克,生姜3片。水煎,加童尿老酒各一杯冲服。(97)破皮伤筋方大黄、山茱萸各7.5克,共研细末,敷于患处,次用白玉膏贴掀效果。

五、少林寺僧医治损伤验方(89方)

(1)跌打伤方

[验方一]

仙鹤草焙干研末,每服一钱,热黄酒送服,一日二至三次。[验方二]

苦篮盘汁十钱,蝶仔草汁四钱,温酒调和,一日三次,饮之有治疗打扑伤之功效。[验方三]

跌打损伤者,将宝川菜干根二钱,杜仲根末五分,共研和,以黄酒送服。[验方四]

外治方法可将胡桃肉皮(即生胡桃外皮)捣烂,贴于患处。[验方五]

以鲜半夏叶煎水洗伤处,并以渣敷患处,一日二次就可以。[验方六]

鲜芋麻捣烂绞汁,抖人风化石灰,晒干,再拌人芋青汁,再晒干,如此三至五次,最后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粉末撒布于伤口,对伤口出血有卓效。

如果仓猝无备,即用鲜芋麻叶、茎洗净切碎,捣烂敷于患处。[验方七]

手、脚指甲受伤,如果指甲掀翻流血时,买一个猪胆,连汁带壳,包在受伤的指甲上,连未掉落的指甲也包扎起来,再用线绑好,不使胆汁外溢。如此一个多星期,封住未动,猪胆也干涸成一层薄胆皮,解开后,指甲下长出淡白皮肤,已经不痛,不久后,旧指甲自然掉落,新指甲又会长出来。

[验方八]

不论跌伤、碰伤、打伤或是眼睛受到伤害,只要瞳子未破,还能看见东西时,均可救治。

用老南瓜瓤捣烂,厚厚敷之,包扎勿动,自会渐渐消肿止痛,干了再换,到好为止。

同时另用川芎一钱半、当归二钱、生地四钱、白芍三钱、荆芥二钱、防风二钱。水煎,一日二次,连服二日。

[验方九]

眼睛瘀伤,则以赤猪肉一片,当归、赤石脂等为末,掺在肉上贴患处,可拔出瘀血即愈。

(2)伤处肿痛方[验方一]

跌打损伤疼痛时,急饮热黄酒或葡萄酒适量,有活血行瘀和止痛的效果。

(验方二)

将葱连根叶切细,炒熟,拌入适量松香,捣烂如膏,治伤部肿痛有效。

[验方三]

将番木瓜树叶捣烂外敷,一三次,治伤肿。[验方四]

空心菜捣烂,用酒炒过,敷于患部,加以包扎,不但可治跌打肿痛,对无名肿毒的治疗也有效。

[验方五]

鲜清明菜二至三两,用水和酒合煎,一日二次分服,此法对风湿筋骨痛也有疗效。

[验方六]

木棉树的鲜根皮泡烧酒外搽,或与酒酿同捣烂,加温后外敷;可治损伤肿痛。

[验方七]

葡萄根或藤二至三两,加酒、水合煎服,并以鲜根皮捣烂敷于患处,对寒性脓疡,尤具奇效。

[验方八]

跌打损伤,内伤疼痛时,将海马焙燥研末,每服一至二钱,以温黄酒送服。[验方九]

跌打损伤以致筋骨疼痛,以鹿角霜研细,热黄酒送服,每服一至二钱,一二次。[验方十]

跌打损伤,腰痛或脚痛时,将木瓜五钱,五加皮(属五加科的南五加)、鸡血藤、威灵仙各四钱。共研细末,以热黄酒送服,每服二钱,一日二次。

(3)走路跌跤伤方

[验方一]用冷却的茶叶水将患处洗净,再将茶叶放嘴中嚼烂后吐在碗中(量多寡视患处大小而定),加入一小匙硫磺,搅拌后再敷贴患处,十二小时换一次,只须两天就肿消,伤口干燥,约一星期即痊愈,如果是膝盖弯曲处的伤口,用此法也很有效。

[验方二]

不慎跌跤,疼痛不已,至中药铺买黄珍珠粉一钱或二钱(视伤处大小而定),用高梁酒加面粉少许调匀,贴在痛处,用布包好(不可用尼龙纸),约十、时取下,如未好,可用敷贴一次即愈。

(4)瘀血肿痛方[验方一]

瘀血肿痛或外伤流血不止,均可用韭菜或根,捣烂敷伤处,能消瘀、止痛、止血。[验方二]

糯稻草烧灰淋汁,热黄酒等量,混和在一起洗涤患部,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功。[验方三]

将白芥子研末,面粉适量,调如糊状,外敷于患部如感到灼痛难忍时,即可取开,此法对寒性脓疡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验方四]

瘀血腹痛、腰痛、筋骨痛,用牛蹄甲一两,文火煮三至四小时,冲人黄酒少许,一日二次分服。

[验方五]

如果跌打损伤、断筋碎骨、瘀血肿痛,用活河蟹适量,洗净去泥,捣烂,加适量烧酒拌和,敷于伤处,加以包扎,一日更换一次(夏季可一日换二至三次),此法具有神效。

[验方六]

用酒洗净伤U,将捣碎的凤仙花敷上,覆一层布,左上边附一层草木烧烬的灰,绑好。不论是出血或瘀血,第二天即炎肿全消,过几天,即可恢复。

[验方七]

跌打内伤,瘀血作痛,用五灵脂五钱、蒲黄三钱研末,先用米醋煮透,再加点水煮沸服之,每天一次,三五日即愈。

[验方八]

用当归、泽泻各五钱,川芎、红花、桃仁、丹皮各三钱,好苏木二钱,以三碗水煎八份。如果头伤加藁本一钱,腰伤加杜仲一钱,肋伤加白芥子一钱,脚伤加牛膝一钱。此即"当归汤"。

当归汤专治跌打损伤未破口者,有破瘀活血的。如果已气绝,将药灌人喉中即能复生,如牙关紧闭撬不开,可先用细胶管由鼻孔伸人喉中,再以粗针筒将此汤注入,即可复活。[验方九]

跌打损伤或遭车祸,已晕死者,急扶伤者起,就坐于地,手提其发,用生半夏末约豆大分量,吹入鼻孔内(男左女右),并用生姜汁灌之,再用热酒冲白糖二三两灌之,免瘀血归心,只要心头微温,虽晕死一日,亦可救活。

(5)跌打损伤致吐血方

[验方一]

将玫瑰花根五钱,用黄酒或水煎,一日分二次服。

[验方二]

莴苣全草一两(鲜草三两)和猪瘦肉一两煮汤服饮有效。

(6)跌打损伤破口危急方

[验方一]

跌打损伤已破,食嗓割伤者,用"铁扇散"敷于伤口,用扇扇之,立时结疤,不必再换药,如果伤处已发肿,可煎黄连水抹擦即消。

铁扇散:象皮四钱,上龙骨四钱、古石灰四两(此灰要在破古庙,破古坟或老旧房屋墙壁找,普通的石灰无效)、枯矾四两、柏香四两(即黑松香一种)、松香四两。先将二香溶化,倾入水中,取出晒干,共研细末备用。

[验方二]

天麻、羌活、陈皮、南星(姜汁炒)、白芷、白芥子各一两。共研细末,收于瓶中,不可泄气,此物名"玉真散",专治跌打损伤已破口者,无论伤口大小,不省人事,或溃烂迸风,口歪斜,手足扯动,形如弯弓,只要尚有微温,用来散敷伤口。如脓多,则用茶水避风洗之,将药分提出一部分,加熬石膏二钱、黄丹三分研细,调匀渗敷患处即,或用温酒冲服"玉真散"三钱,亦可起死回生,惟呕吐者,较难救治。

[验方三]

如果割颈断喉者,及早救治,迟自则气绝身亡,乘初割颈时,扶住仰卧,合拢刀,将血擦净,急用大雄鸡一只,快手去其毛剥皮乘热贴伤=1,内服七厘散,愈后鸡皮会脱落。

[验方四]

若戳伤致肠出不入时,用好米醋温热洗肠,随洗随人,用活剥鸡皮贴在伤口,内服七厘散,愈后鸡皮自会脱落。

(7)七厘散伤科圣药方

上朱砂一钱二分,麝香一分二厘,冰片一分二厘,乳香、没药、藏红花各钱半,血竭一两,孩儿茶二钱四分。共研细末,收小:1瓶中勿泄气,每服用热酒冲下七厘,不可过多,专治跌打、金刃刀伤、骨断筋伤、流血不止。

另用温酒调药敷患处,于渗定痛,立止血见效,是伤科圣药。(8)跌打损伤致气绝方

[验方一]

如果跌打损伤已气绝者,急用热酒冲白糖二三两灌之,如果伤者牙关紧闭,亦可用针筒注入,即可复活。

[验方二]

或以大雄鸡一只,去毛破肚,除肠杂,乘热敷于伤处,捆住,少时即可回生活命,再用药灌之,则无生命危险。

(9)撞伤方

对于撞伤、挫伤引致伤部又肿又痛时,用芋头粉调芝麻油成膏敷贴最有效。[验方一]

把芋头的外皮剥掉,将它磨成泥状,再加入同量的面粉,以及全量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姜泥,充分搅拌即成芋药,置一旁备用。将姜磨成泥,放入布袋里,速紧袋口,在热水中振荡几下,用白布绞此姜水,贴于患部,重复两三次后,再将芋药厚厚铺在油纸或纱布上,敷贴患部,为防皮肤弱的人皮肤溃烂,可先铺上一枚木棉再敷上芋药。芋药的有效时间为五六小时,放一天要换三次,约两三天,会恢复到某种程度,过几天即可痊愈。

在换药时,必须用温水将旧药洗干净,如能等一小时以后再换上新药,皮肤就无溃烂之虞。

剥芋头时,手部会有痒感,可知其刺激力之强,故在制作芋药时,要防止此物伤害皮肤,如果在做芋药时放入十滴的芝麻油,就不会使皮肤溃烂了,当感到姜太多而灼热难当时,即可减少姜的用量。

[验方二]

某幼童放牛时,不慎被牛脚踩伤,顿时红肿,不得动弹,后来取未经过日晒雨淋的陈干稻草(放于谷仓中,愈陈愈好),抽出一把烧成灰,并以童尿混拌而成灰饼子,趁热敷上伤处,用纱布包好勿动。敷上后,即刻消肿止痛,二次敷用,则行动如常,如果有破皮,则应用布裹好,以免尿、灰浸入伤口,无法忍受。

此法适用于撞伤、踩伤、为重物压伤,功效奇速。[验方三].

如果系跌撞肿起,以醋调面粉涂之,干后再换,惟破皮处,不要涂到,此法具有奇效。(10)扭伤方

[验方一]

山东有名俗语"扭伤了腰,换个蟹子腰"。取一只约十两(小两)重的海蟹,用木棒将它捣碎,千万不可用刀之类的铁器去切,捣碎后,放人砂锅,再倒入一瓶黄酒,酒量以能将螃蟹淹住为度,再放人蒸锅中蒸约五六十分钟,取出食蟹肉喝酒。海蟹营养丰富,黄酒可促血液循环,约吃三只,即可治好。黄酒蒸后,酒的效力减弱,故喝后不会醉。

[验方二]

腰有钝痛的人,用两三根晒干的萝卜叶,放入两升的水里,一直煎到剩一半为止,加入洗澡水中,作腰浴,也就是使浴盆的水淹到腰患部为止,直到上半身出汗为止。萝卜叶干可暖和身体,有所助益。

[验方三]

生姜、芋头等量,芋头削皮切碎,捣烂如泥,生姜捣烂绞汁,同搅拌,加入适量面粉,搅如糊状,依患部大小摊于布上贴患部,一日更换二次,如在冬季,可加温后再贴,此药须临时配,当天使用。

此即芋药,或称之姜芋糊,也有人叫它"盲肠糊据说,贴于急性盲肠炎患部,能退热,对血象也有改变。此外,慢性盲肠炎腹痛、局限性腹膜炎、慢性胸膜炎,或肢体关节痛,用此法疗,效果颇为良好。

[验方四]

把两三个马铃薯洗净,磨成泥状,再加入一些面粉拌和,然后均匀摊在纱布上,用来贴腰痛部位,如此不仅使血行良好,更能消除炎症,有助恢复。

[验方五]

生韭菜或韭菜根一两,切细,黄酒三两,煮沸后,乘热饮服,每日一至二剂。[验方六]

莳萝子炒香,每次一钱,温黄酒送服,一日二至三次。[验方七]

桃木根五钱至一两,与黄酒及水合煎服。(验方八]

对跌扑闪挫,扭伤腰痛者,以白芥子二份、黄栀子八份,共研细,加面粉适量,以鸡蛋的蛋清调如糊状,敷于患部,每日换药二至三次,至局部发出青紫色,就是好了。

[验方九]

搬重物闪腰或扭伤,将真正的云南白药一瓶,匀分为八包,每隔四小时服一包,一日四包,两日服完。以高粱白干酒或普通烧酒送服,如果有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

云南白药可麻舌甚久,开瓶且闻强烈香味者为真药,是跌打损伤之圣药,主治打伤、跌伤、刀枪伤、闪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女性经血不调,血崩等,皆有良效。

[验方十]

每天清晨,在硬板床上,将臀部向左侧转动翻转六十二次,随即用双手上下力擦背部尾闾命门之间部位八十四次,可以预防腰部扭伤,永不腰酸。

(11)腰部以外扭伤方

[验方一]

急性的扭挫伤,将酒糟、鲜生地适量共捣烂,炖热敷患处,每天一次。

[验方二]

鲜木瓜烤熟,捣烂乘温敷于患处,一日二次。

[验方三]。

赤芍二钱、红花二钱、栀子二钱、五加皮二钱、白芥子一钱、乳香没药各一钱、南木香一钱。为细末,同煮熟、糯米共捣和,敷患部有效。

[验方四]

手足扭伤,不能活动,取倒吊榕树根,也就是榕树垂下之长须适量洗净,和葱根(底部之白根)洗净,人锅中加水煮沸,然后倒入食醋半碗;将不能伸直之患部关节,搁在水蒸气上熏,取适当的高度,不宜过高,否则熏不到水蒸气,过低则易烫伤。每次约半小时,一日三回,次数加多更好,照此法,每天更换新药,轻者五天,重者半月,且P.行动如常人。

此方专治血气不能通流,筋紧不能伸缩等症。[验方五]

韧带扭裂,即是脊椎上骨与骨之间的韧带,因身体虚弱,或扭伤或弯身拾物时,不慎折裂,可选购白鳗(河鳗)半斤,越大越好,粉光参一至二钱,切片,和半瓶米酒放锅内,不放盐、酱或调味品,先行一滚,再隔水蒸约二十分钟,取出,于睡前一次吃完。

煮时,因鳗挣扎力量大,故要盖好,以免跳出,此物味淡,但效果奇佳,吃后会觉如释重负,约吃十余次,疼痛消失。白鳗所含荷尔蒙极多,某君背部佝偻十多年,即因使用此法,终于治好,故可一试。

(12)颈部筋紧,不可转侧方

木瓜两个,剖开加入乳香、没药各二钱,再缚定,置饭锅上蒸三至四次,研烂如泥状,每次取三袋,黄酒一杯炖化,温时服下。

(13)肢转筋(腓肠肌痉挛)方[验方一]

吊脚筋时,以吴茱萸一两炒热,包膝弯处,扎妥。[验方二]

将鲜向日葵茎心白髓一两,伸筋草一两,煮木爪吃。[验方三]

小脚肚转筋者,用木瓜一至二枚,以陈黄酒煎,每日睡前温饮一小杯,连用数天。[验方四]

薏苡仁适量,加水煮,如味太淡,猪肠、瘦肉同煮,可治抽筋。[验方五]

如睡眠时抽筋,即刻缩卷四肢,收放冷静,用手抓扼患部,其筋急自退,平安无事。

(14)伤口出血方[验方一]

将一小匙盐放入水中溶化,即是现成的消毒液,伤口洗净后,将蛋白注入伤口深处,再敷上纱布,包扎好,轻轻的伤口约两三天就可复原。但伤处不可沾到水,以免细菌在伤处繁殖,且蛋白和纱布要每天更换。

[验方二]

南酸枣二层皮研累粉撒布伤口,也有效。[验方三]

以龙眼核焙燥研细末,撒布伤口,加以包扎。[验方四]

海马烤焦研细末,敷伤口,有良好的止血功能。[验方五]

马勃撕去皮膜,取内部海绵绒样物,压迫出血部位,也能立即止血,如果拔牙后出血,将此物填在牙龈处;或流鼻血时,将此物塞入鼻孔,能立即止血。

[验方六]

用盐将韭菜揉一揉,贴伤口上,过几分钟后,流血就会终止,此时,可再将韭菜揉出汁来,滴在伤口,也有益。

[验方七]

采五六根艾草,用口水揉一揉,贴伤口上,过约五六分钟,即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碰到擦伤的时候,也可使用这方法来治疗。

(15)刀伤出血[验方一]葱去其茎,以葱白五根,白砂糖约二钱,合捣至匀细,敷于伤口,再以绷带扎好即可。

此方无论何种刀伤,或遭金属铁器一类碰割之金疮,皆可使伤口愈合,即使指断肉横飞者,只要把骨对正,以竹片夹定,再敷以本方,即清凉止痛,每天换药。但应暂戒性酒欲,以免伤口复疼。

[验方二]

将全葱煨熟,捣烂敷患处,能散瘀止痛,对刀伤出血淋漓者,均有功效。

[验方三]采番石榴(即巴乐)未熟果或树皮,焙燥研细末,外用撒布。

或取蜂蜜调涂伤口,一二至三次,有愈合伤口之功效。[验方四]

鲜杨梅树皮和根皮,洗净捣烂外敷。对跌打伤肿痛也有助益。[验方五]

小蓟苗洗净挣烂涂敷,干则换,一直到好为止。[验方六]

刀伤出血,用鲜稗草连根捣烂外敷。

或将干草焙研细末,撒于伤口,血可止住。

[验方七]

金樱叶、芋麻叶等量,晒干研细末,用瓶密贮,外敷止血。古方名为"军中一捻散",为伤战止血剂。

【验方八]

宰鳖去血,滴入干石灰粉内,搅和捏成团,穿线其中,挂于通风处阴干,遇有刀伤,跌打伤或枪弹伤出血时,研末撒布伤处,即可见效。

[验方九]

中药铺售有"虫白蜡",刮下一些粉末敷在伤口,用布条包扎,可治刀伤出血。本草纲目上说它有止血、定痛、生肌的效力,过几天,伤口脱痂就好了。

(验方十]

黄芩一钱、黄柏一钱、大黄一钱、白芷五分、樟脑五分、川黄连五分。共为细末,干抹敷之。能治疗男女老幼刀割出血或跌打出血。

(16)刺伤(刺入之异物已取出时)[验方一]

以烟末敷之,可痛、止血,对刀、枪弹片伤皆有功效。

[验方二]

萝卜削去表皮,再用刀刮萝卜成泥,敷伤口上,用纱布包好,一天换三次,如果时间许可。最好干了就换,不出数天,红肿全消,伤口无脓,且无副作用,铁钉刺人拔出后,此法最为有效,萝卜有化肿消毒功能。

[验方三]

平时盖印章用的印泥能消肿也能拔钉锈。某幼童脚为铁钉刺伤,铁钉虽已拔出,但伤口却红肿、流脓,将近溃烂,以印泥和脱脂棉搅和,贴患部,到第三天,即可肿消,且脓口已闭合,第五天,能自己行走。

这里所指的印泥不是目前的海绵印泥,而是印泥膏,它的功效真令人叹服。(17)刺入之异物未取出方

[验方一]

枪伤、弹片、铁钉、玻璃碎片等伤,取番薯或鲜叶洗净,用开水泡一下,捣烂敷于患部,碎片就能吸出。

[验方二]

如果弹片、铁钉或竹木刺入肉里,将生栗子切碎,捣烂研如泥,敷于患处,有止痛止血、吸出脓毒及异物的作用。

[验方三]

弹片和枪簇在肉内,以饴糖涂敷,可缓解疼痛而吸出弹簇。[验方四]

要吸出弹片或签刺时,将老熟南瓜瓤去子,按五与一的比例加入蓖麻子仁一份,共同捣烂如泥状,敷于伤处,包扎之,每天换药一次,一直到吸出异物为止。

[验方五]

扎得很深的刺,可把芋头磨成泥状,贴在伤口,一天以后,刺自会浮现出来。

[验方六]

或是以少量薏仁磨成粉,加入一些饭粒,作成药膏状,贴于患部,第二天,刺就会被吸出。

六、少林寺治水火烫伤验方(32方)

烫伤、灼伤、撞伤、跌伤、擦伤,这些都是家庭中较易发生的意外事故,因此,学习意外事件的处理是很要紧的,不但可免慌乱,且还能使伤者的患处减低危险度。

尤其是烫、火之类,平时接触甚多,烧烫火灼,会使皮焦肉烂,终身瘢痕,无法复原,岂能不防?西医逢烫伤患者,皆移植新皮,包扎伤口,但是易于感染细菌,甚而危及生命。中国一些民间偏方,对烫伤的紧急处置,都是取些家庭所有,就地取材,可将伤害减至最低,又不会留下疤痕,故列出来,以见我中国偏方之神奇。其治疗验方如下:

[验方一]

无论汤烫或火灼,仓促间急用酱油涂敷患处,能止痛解火毒。

用卫生草纸七张,渍足酱油,敷于患处,较严重的,约隔半小时,千了就换,数即可痊愈,且不会留下瘢痕,恢复皮肤本色,而无黯黑之变异。

[验方二]

全身火烫或热水烫伤,不论生泡与否,皆可用卫生纸(或棉花、黄纸)浸顶好高粱酒,贴于伤处,待干时换为湿的,不断贴于伤,轻者三十分钟,重则一小时,即可恢复好的皮肤。

如果伤处生泡、脱皮,经贴过高梁酒后,绝不会发炎、化脓,亦不火气攻心。初贴时有微痛,再贴时则不痛,脱皮处在用酒贴后,再以消炎软膏抹上三五天,痊愈后,无疤无痕。

[验方三]

将肥皂水涂于炊伤处,可免伤势恶化,如果灼伤范围较小时,以洗衣肥皂涂在患处即可,实用又有效。

[验方四]

这是一个处理烫火伤的古方法,就是用浆糊抹在伤口,等浆糊干了,再涂敷一层,如此反复,直到痊愈为止。伤口碰到浆糊会有清凉感,浆糊又是廉价物,但用处很大。

[验方五]

拿香烟以冷开水浸湿,敷于汤火烫灼之处,十分钟后,即可止痛,不起泡,也不溃烂。香烟使用的多寡,视患处大小而定,高下品级的香烟均可使用,屡试屡验,简而易行。[验方六]

烫火伤,可将患部浸入冷藏的牛奶桶内,某妇女即以此法治好烫伤,据诊断的医生观察,发现在诊治灼伤病人时,以在牛奶里浸过的纱布敷于伤,能很快的见效。

[验方七]

将苦瓜的瓜瓤捣烂,涂敷有效。

[验方八]

以鲜南瓜瓤捣烂,涂敷患处。

以南瓜藤水频频涂患处也有效,南瓜藤水之取法,即在离地面约三四尺处切掉藤,放一瓶于切口处接下之汁,此汁即有疗效。

[验方九]

将鲜梧桐花捣汁涂患处,一日数次,可疗火伤。[验方十]

南酸枣树皮(去外皮取二层皮)煎浓汁,涂敷,一日二次即可。[验方十一]

取杨梅树皮烧存性,研细末,用麻油调涂,有效。[验方十二]

鲥鱼蒸时,以其流下之油,涂于火灼或烫伤之处,甚有效用。[验方十三]

蜂蜜涂在烫火伤口处,有止痛的作用。或以蜂蜜调热水灌于伤口有效,此方适用患处大者。

[验方十四]

鸡蛋的蛋黄焙焦,所流出之蛋黄油,有促使伤口愈合之效。蚌壳煅之研末,调蛋黄油搽抹也有效。

[验方十五]

将亚麻仁油(高温消毒后)涂烫伤部,一日二次,可收奇效。[验方十六]

用食油或植物油一杯(分量视伤热轻重而异),投入粗盐或精盐约二匙,分量可配合油的分量加减,以筷子调匀,涂于汤火烫灼之处,其痛立止,连搽数日即愈,且无不美观的瘢痕留下。

植物油中,如菜籽油、豆油、花生油皆可,而茶油乃最上品,因为茶油本身即具有消炎、杀菌之妙用。

[验方十七]

汤火烫伤,用煅石膏、茶油敷之即愈。[验方十八]

明矾末调麻油调搽亦有效。[验方十九]

用桑叶烧灰,调麻油搽之。[验方二十]

对火灼破烂患者,用朱砂研细,以菜油调敷,二次即愈。[验方二十一]

烫伤之初,可先以麻油抹之,再用糯米淘水一碗人麻油一二匙,用筷一顺搅之,切忌来回搅动。搅至二千下,能挑起细丝条即成。用羽毛蘸水抹之,可立时止痛,愈后无疤痕。

验方二十二

生石灰半斤,加水溶解冷却澄清后,倒入清洁的瓶中,以食用麻油二两缓缓加入,一边以筷子不断搅动,石灰水加麻油后,因化学作用,会变成乳白色浆糊状,待加进去的麻油不再变色时,就可停加麻油,盖好备用。

此物涂于患处,有冰凉感觉,不须包扎,并可减少组织的破坏与患部的疼痛,轻微的一二级烫伤,约一周内可自然痊愈。

[验方二十三]

明矾粉置碗内,用高粱酒化开,以雄鸡毛沾明矾酒洗患部,洗好后,再以雄鸡毛沾上"冰片水",涂上即可。

冰片水是以一个蛋白和一钱冰片(先研末)调和而成。

上药后,如果发现皮肤上有一个个的水泡,可用缝衣针刺破水泡,让水泡内的水流出,决不可用毛巾、手指或棉花去擦,只用雄鸡毛即可,所用的针也须放铁锅内煮数分钟才可使用。如此治疗,不但可减轻痛苦,数天内即可结疤,疤不可剥去,有保护新生皮肤之用,一周后疤掉下,即是完美的皮肤。

此方中,酒可以活血,明矾可收敛去毒,芝麻油可杀菌,冰片生肌,蛋白可助新皮肤完美成长。须注意的是,患处如未脱疤,则忌吃生姜、茄子。

[验方二十四]

取水中大蚌四枚,同置瓷盆中。俟口开,放入冰片二三分,即化为水,用鸡羽毛将此水搽患处,颇具神效。

[验方二十五]

坏的烂橘子不要抛弃,放在陶瓷制的粗罐或有色玻璃瓶中,密封贮藏,越陈越好,约一年后打开,倒出浮在上面的橘汁(残渣会沉在瓶底),用毛笔沾此橘汁涂在纸上覆于伤1,如果伤很严重,热度高时,会马上烘干,干了再擦,继续不断,直到肿消为止,如直接搽于患部也可以,不久即会痊愈。

这种橘汁内含有一种橘霉素,有强力抗菌消毒的作用。治疗烫伤特有效。【验方二十六]

将家中每天喝剩的水连同茶叶,倒人小缸中贮存,愈陈愈好,约三个月即可使用。

遇有火灼、烫伤时,速将患部浸入所储之残茶中,除了可以止痛外,继续浸上个把钟头,便不起泡、不破皮,如果将残茶叶包裹患部,也照常工作,约两天即可治愈。4

[验方二十七]

如系滚水烫伤头脸,将夏枯草研末,以香油调涂肿处,宜厚,能即时止痛、止臭,三日消肿,八日痂落,非常有效。在医疗期间,切忌食酱,以免愈后脸上会有黑斑。

[验方二十八]

至中药铺购大黄、自芷、黄柏三味药粉等份混合,与桐油搅拌均匀,用鹅毛沾之涂于伤13,有清凉感,等药粉风干再擦,不用包扎,约一星期可长出好的皮肤来,两星期后即可复原,且不见疤痕。

[验方二十九]

将三黄(大黄、黄连、黄芩)三钱、樟脑五分、生石膏粉一钱、滑石粉一钱、硼砂五分,共为细末,每天两次,混合猪胆汁搽于伤,有退肿止痛之效。特别是火烧、油烧、滚水烫伤,皆有奇效。

[验方三十]

取开白花的芙蓉花一筐(如无纯正的白花,可用午前雪白,午后变红,薄暮萎谢之醉芙蓉),投入植物食油中,花多味浓,花少味淡,须调配适度,用酒坛、陶罐、瓷缸或玻璃器封贮存,约一年即可用,如能贮存十年以上,则为无上之灵药。将所浸的油及芙蓉花残渣,涂敷于火伤处,其病立止,无论轻伤戏起泡或溃烂多年者,皆可迅速痊愈。

某君患无名肿毒,两脚脱皮,流脓黑烂,屡治不好,用芙蓉油抹患处,居然治愈,可见它还有消炎、解毒、生肌的功效。

有一幼童,全身为沸水烫伤,群医束手无策,面面相觑,搽抹芙蓉油,数日即愈。此为外科圣药,特此披露,以供依法炮制,备用应急。

[验方三十一]

将秋葵花(又名黄蜀葵)或锦葵花,浸贮油瓶中,也可医治遍身溃烂的烧烫伤患者,奇效如神。

[验方三十二]

急将烫伤之手或脚,浸入粪池(或便桶)内,约十分钟不痛,继续三五分钟,不必再泡了,但手仍木可洗,让患部干后两小时,以药棉沾冷开水,轻轻洗去粪便,十日左右自会痊愈。

如果被开水烫到,将患处浸人小便桶中,约泡十五分钟,十日左右,会脱去一层皮就好了。或是用童尿灌之,可免火毒攻心。

此法虽臭味难闻,但在昔时乡间,是最有效,且最实用的方法,治疗烫伤、灼伤患者无数。

此方古时偏方,自有存留的价值,特此记下。附:烫伤患者注意事项

将沸水或煮滚之汤汁小心处,切开放置于幼儿垂手可及之处,此外,也要小心火烛。

面积广泛的烧伤,常会丧失体液,需注意患者体液的维持和营养的供给,以免造成患者休克,此时,可给患者流质饮料和食盐水,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的不足。

保持患部的干净,以防感染,如果感染细菌再发炎时,会留下伤疤,以最快的速度敷药,以免伤势加重。

平常可制作些治疗烫伤、火灼之药物于家中备用。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礼赞国庆
白癜风难治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pz/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