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小调解室发挥大功能
足不出户 就有调解员 主动打电话来进行诉前调解 还没立案缴费 案件就已经调解成功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这就是在 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 特邀人民调解室里的真实场景 基本案情 老张是一名江西的个体经营货运司机,年,他通过某网络平台了解到远在芗城区的A物流有限公司有货物要运输,于是老张通过该平台提供的联系方式与A公司的经理钟某取得联系,双方初步谈妥运输事宜,并签订一份运输合同。之后,老张按照合同约定将货物运送至交货地址,并卸货完成。但此后,A公司及钟某并未如约支付老张运费元,且再未接老张电话。无奈之下,老张想到起诉A公司及钟某,因远在江西外地,老张通过移动微法院向芗城法院提交了案件,并上传案件相关材料。 芗城法院立案庭负责移动微法院及诉前调解的案件分流员查看案件资料后,认为该案金额不大,争议较小,存在调解可能性,于是将该案指派给驻院特邀调解员尝试调解。很快,调解员王大姐与钟某取得联系,钟某一听到是法院调解员找上门,当即表示愿意配合履行支付义务,但考虑到需要收取停车费等费用,只愿意支付元。王大姐又与老张说明了被告的调解方案。接到法院电话的老张非常意外,案件还未立案,怎么就有调解员找上门?王大姐向老张解释,特邀人民调解员驻点芗城法院,专门负责诉前调解。老张非常开心,表示愿意接受对方的调解方案。之后,王大姐继续跟进这个案件,催促钟某履行义务,几天后,老张就收到货款,案结事了。老张表示芗城法院诉前调解服务大大节省了时间、财力成本,实实在在便利了老百姓。 其实这样的故事经常在芗城法院上演,为进一步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建设,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诉讼前端,芗城法院于年引入特邀人民调解员驻点机制。特邀调解员工作室的设立,开通诉前调解“绿色通道”,让当事人“最多跑一趟”就可以案结事了,减轻讼累,增强老百姓的司法获得感。来源:芗城法院 福建高院 ch_fjgy 长按识别左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xf/7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绘画自学学会这几个小技巧,让构图效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