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酒渣鼻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7月31日,江南骄阳似火,“书香满江南创意阅读营”启程啦。我们小记者分队一行4人和小伙伴们,怀揣着书本《朝花夕拾》,踏上了快乐的绍兴游学之旅。游学的第二天我们来到鲁镇,走进了鲁迅的故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出自鲁迅的《自嘲》,诗句将鲁迅对敌人永不屈服,为人民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位爱憎分明的大文豪、思想家、革命家的童年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既崇敬又充满好奇。

跟着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先来到了百草园。在百草园里玩耍是鲁迅童年生活的一大乐趣:“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乐趣。”可见在鲁迅眼中,百草园是多么神奇有趣的啊!踏入鲁迅曾经的乐土,照着书中描述我们可以好好一探究竟了。这片百草园不大,园中有竹篱围成的菜畦,小苗儿在阳光与雨露的滋润下,探出了脑袋。我们也见到了传说中的皂荚树与桑椹,两三棵百年老树矗立在园子边缘,它们好像已经看透了人间的变化无常,用庞大的身躯给予地下生灵一片清凉,沉默地生活在鸟语花香的百草园中。当然,我们还伸手抚摸了光滑的石井栏,站在那带给鲁迅快乐的短短的泥墙根下,身临其境感受书中的乐园,这一切都使我们既兴奋又激动。

往前走,就是鲁迅小时候的学堂了。没错,就是三味书屋。通过讲解员姐姐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是个孝敬父母、热爱学习的孩子。因为要给父亲买药,上课迟到了,心里很对不住,于是在课桌上刻上“早”这个字,以提醒自己要守时。我们走进了一间屋子,这是现代仿鲁迅学堂的三味书屋,我们将在这里上一堂课,体验那时候上课的样子。我们穿上古韵十足的衣服,在课桌前端坐好。只见一位身穿长褂子,头上戴毡帽的老先生“寿镜吾”上来打了一下铃——开始上课啦。老先生先让我们诵读三字经,同学们有的摇头晃脑,抑阳顿挫;有的合上书,流利地背诵;还有的紧盯着书,手点着字,一丝不苟地读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只听朗朗书声再次回荡在三味书屋。“今天我们学习对课,对课是什么呢?”“寿镜吾”先生站在讲台前开始讲课,“比如,我说黑,那黑的反义词就是白,所以你们就要说白,懂了吗?”接着,老先生又问:“东南对的是什么呀?”“是西北!”嘴快的同学抢先答到,老先生赞叹:“甚好,甚好!”有了老先生鼓励,接下来的对读,同学们更加热情高涨踊跃回答。诵读、对课、描红……不知不觉下课的钟声敲响。

走进鲁迅的故居,我们仿佛走进了鲁迅的童年,寻找到了“迅哥儿”成长的身影,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也有了更深地感悟。

接着,小记者们也抓住时机,围绕“绍兴的文化与历史”对到鲁迅故居参观的游客、当地居民、周边的店铺进行采访。

小记者:“您好,我是龙岩市松涛小记者,我能采访您吗?”

店主:“好的。”

小记者:“您是本地人吧,您知道绍兴有哪些名人吗?”

店主:“我们绍兴出了很多名人,被称为‘名人之都’呢,有秋瑾、鲁迅、周恩来、马寅初、朱自清等等。”

小记者:“您懂得真不少!您还知道为什么绍兴会有这么多名人吗?”

店主:“嗯,应该和这儿的文化底蕴有关吧。”

小记者继续对游客进行采访。

小记者:“您好,知道绍兴有哪些名人吗!您最崇敬谁?能简要说说他的故事吗?”接受采访的游客刚刚参观完周总理故居,特别敬仰总理的简朴之风,侃侃而谈,听得小记者们也深受感动。

一天的游学结束了,小记者们不仅感受到了逍遥“游”,还有快乐“学”。大家都期待明天更精彩的活动。

松涛小记者:蒙思旭林业凯李璐岑林思妤

审稿:黄瑛林珊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ls/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