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初心在枝头绽放

——记襄汾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梁友盛

作者:沈宗珍刘芳

朗诵:周洁任国强宋静

测量仪搬进大山

山中的老树就伸展了感性的枝桠

地形图摆在眼前

林中的鸟儿就开始愉悦的歌唱

CAD程序打开

指尖的舞蹈就飞出绿色的诗行

你说,

山有情,水有灵,

山水茫茫孕育出绵延的生命;

你说,

红有彩,绿有泽,

红绿错落演奏出自然的交响!

于是,

那一片片嫩绿,

你用火热的胸膛温暖;

那一朵朵娇红,

你用青春的热血灌溉;

青山为证,

碧水长歌,

你把初心嫁接在一株新抽的嫩枝上,

经历春风夏暑的轮回,

成长为勇敢、坚毅和刚强……

你把责任紧箍在征途泥泞的脚步里,

经受秋霜冬雪的考验

蜕变为严谨、公正和执着……

从普通技术员

到高级林业工程师

你用满目葱茏回报脚下的土地

你用欣欣向荣诠释职业的荣光

你,梁友盛

二十多个年头,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你,林业人

二十多载岁月,

只有使命,没有退缩!

三北防护林,

国家级工程,

一年又一年,

一期又一期,

你把身扎进两山,

你把心贴近大地。

地类、土壤,

每一条信息都亲自采集;

坡向、坡位,

每一个数据都确保真实;

崎岖的山路,

挡住了汽车的轮子,

挡不住你调绘的勇气;

满山的荆棘,

湮没了前行的轨迹,

湮没不了你开路的决心;

摔倒了,再爬起!

有危险,没关系!

穿梭或者匍匐,

攀登或者停留,

辛苦里,繁荣滋长茂盛的新绿;

目光里,血汗坚毅荡漾的林涛。

论技术,你是林业的专家,

论出身,你是农民的儿子,

你有着林业人的苛刻,

更牵着山里人的乡情;

你知道

哪片山地适合栽油松,

哪块丘陵适宜种皂荚;

你更清楚

哪里能播撒连翘的种子,

哪里是金山银山的希望,

绿化与增收双赢,

致富与生态同丰!

于是,

三北防护林五期示范工程,

你三思而后动、厚积而薄发,

申报方向,你锁定阔叶树种栽植;

栽植区域,你瞄准丘陵村落蒙亨。

干部群众不理解,

这皂荚树有啥用?

你带着大伙奔赴运城现场参观,

搞清了皂荚绿化和致富的功用;

十五天奔走,

半个月奔波,

一本厚厚的项目策划,

在心血和时光里凝结。

一腔浓浓的群众情怀,

在奋进和奉献里铭刻。

牵挂铭记于心,

生态就多了安全屏障;

嘱托镌刻于心,

绿色就多了鸟语花香。

最是团圆中国年,

最怕佳节别离时,

你把对妈的歉意塞进行囊,

你把对儿的愧疚凝成力量。

你用扭伤的脚走上了前行的路,

你用虔诚的心踏上了远途的车;

京城的繁华,你无暇顾及;

人来和情往,你无心涉足;

你只是把头埋进文海,

你只是把身置于论证;

于是,

睿智的话语,

严谨的思路,

务实的路径,

清晰的表达,

赢在专家微笑的眼中;

赢在教授表决的手上;

当天空明净如洗

当山峦绿波无边

起点上,

嫁接的初心,

伴着小苗的茁壮,

成长,成材!

征途中,

箍紧的责任,

随着小路的崎岖,

坚韧,坚守!

双手磨出血泡,

皮肤晒得黝黑,

绿色发展终将打好底色;

乡村振兴终将变成现实;

一颗初心,

一世忠诚,

新时代的雨露浇灌;

中国梦的航程指引;

你,

普通的林业人,

用坚定的信仰,

绿了山,

美了水,

富了家乡!

  东山,横亘在襄汾、翼城、浮山三县的交界之处。

  绿色,一点一点递增,成为这山和山里人的“底色”。

  “绿色”扩张的背后,凝聚着襄汾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梁友盛的心血。二十多个春秋,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了“三北防护林”、“未成林造林地管护”“退耕还林”、“经济林管理”等一个个国家工程上。他用自己辛勤的工作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换来了一座座山头生机勃勃的油松,换来了一户户农家依靠种植连翘、花椒、皂荚等经济林鼓起的腰包。年—年,他连续六年被襄汾县林业局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年,他被山西省绿化委员会、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山西绿化奖章”;年被襄汾县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襄汾县五一劳动奖章”。

  踏查、调绘、实施、管理,他的足迹遍布大山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从年到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年,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有关项目在襄汾县实施,从此,梁友盛从参与到负责,从技术员到工程师,从踏查到设计,从规划到实施,与这项国家工程接下了“不解之缘”。

  每一期项目,实施的区域不是山区就是丘陵,每一次设计既要考虑到育林效果更要兼顾到群众增收。作为技术员、工程师,梁友盛的工作是严谨的、认真的。规划设计,他都要亲自到达造林现场,车到不了的地方,就用脚丈量;没有路的地方,就用脚开辟。在大邓乡神婆村进行人工造林项目设计时,他连续几天每天要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造林现场。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年轻的梁友盛没有任何怨言,每次的现场调绘,地类、坡度、坡向、坡位,他都在现场一一标注清楚;每一次的内业设计,计算面积、研读大纲、确定种植品种、种植数量、绘图作业,项目文本的编制,他都一丝不苟。

  年的春天,大邓乡洞沟村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工程,封育区域路窄、林密,一般车辆无法通过,步行一个来回需要两个多小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施工单位熟悉现场,梁友盛冒着野生动物出没和迷路的危险,多次深入这片林区,寻找车辆能够通过的道路。山林里的路崎岖不平,一心寻路的梁友盛顾不得脚下,摔倒了好几次。顾不上疼痛,他又坚定的走下去,车行的路,在他的坚持下,终于找到了。

  花好国家投入的每一分钱。这是梁友盛坚持的职业“底线”。还是年的春天,陶寺乡常垣村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工程,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在山区栽植油松。经过规划、招标等环节,工程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梁友盛在现场检查时发现,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油松栽植必须脱袋造林技术要求去做,立即告知施工单位停止施工,马上返工改正。他还不放心,有多次到施工现场抽查。还安排土地承包人现场跟踪监督。他对土地承包人说,咱们要做到全程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必须马上纠正,咱不能花了国家的钱,栽下树长不成。

  可研、设计、汇报、评审,他的作风务实顽强

  每年10月,是项目申报的时节,也是梁友盛最忙碌的时刻。年10月,山西省造林局发出关于申报三北防护林工程五期综合示范项目的通知,梁友盛承接了这一项目的编制工作。如何让这一项目顺利通过评审?梁友盛“连轴转”:与省造林局三北科负责同志对接了解项目申报方向;对年春季工程实施的重点村进行筛选;与拟实施项目的镇村两级干部沟通、介绍项目的优势和效益,同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到运城市盐湖区绿源春生态林业公司皂荚基地参观;确定在新城镇蒙亨村实施皂荚示范林工程;与局里的技术人员一起到现场进行实地踏查,根据立地条件细化确定造林模式。紧张的踏查工作结束后,梁友盛和技术人员一起,埋头扎进材料编辑、表格、图纸、附件准备、图片收集等内业的工作中。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梁友盛在局里技术人员的协同下,顺利完成了项目的编制申报工作。

  年农历正月十三,是儿子梁羿厦的生日。夫妻俩合计着给孩子过个有意义的节日。可就在正月十一,梁友盛接到通知,他负责申报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五期综合示范项目正月十四要在北京进行国家级评审。时间这么紧,要撰写汇报材料、制作PPT,还要克服春运车票紧张的困难……在工作面前,梁友盛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留下了给儿子庆生的内疚,不顾自己扭伤的腿脚,毅然独自一人踏上北上的列车。梁友盛他们编制的这份申报材料,明确了用皂荚这一阔叶树种造林的方向;分析了皂荚造林在襄汾具有的苗木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群众基础;确立了利用丘陵地带弃耕地进行造林的思路。梁友盛制作的PPT,运用了大量图片和文字说明问题,思路清晰、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最终,在全国参与评审的16个项目中,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申报成功的项目。

  学习、著述、协作、向上,他的心中装满绿色

  林业高级工程师,算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了。既然是知识分子,学习、著述,自然是少不了的。梁友盛深知,让绿色成为山西的底色,林业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搞好新形势下的林业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多年来,他坚持向书本学习,虚心向单位老同志请教,向有经验的农民技术员学习,两次到山西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进修、函授,掌握了丰富的林业知识和专业技术。除了学习,他还把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理性的思考。先后在《山西林业》杂志发表《襄汾县通道绿化创新机制经验浅析》《水在造林绿化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等理论文章。完成了《造林绿化工程检查验收制度》《林业工程管理管理》《林业生产工作调研报告》等专业文稿。为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梁友盛的主业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在主业之外,他的工作足迹几乎遍布全县所有的林业工程。临汾市百公里汾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临吉高速襄汾段绿化工程、高速路连接线绿化工程、丁村白莲通道绿化工程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技术指导;全县重点区域示范林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国营苗圃皂荚良种培养项目、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西北片4个乡镇13个园林村绿化规划等规划设计等等他都亲自参与,与林业局的其他技术人员通力协作,共同完成。几年来,他还先后参与全国第七、八、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经济林调查,未成林造林地调查,林业站本底工作调查,全县稀有野生植物调查等调查工作,为准确评价全县林业和生态建设,科学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提供了精准的依据。

  梁友盛是忙碌的,忙碌着他的工作,他的林业。

  每当荒芜的大山增添了绿色,每当茂盛的林木增加了护栏,每当东西两山的连翘花一片金黄,每当丘陵地带的花椒挂满枝头,梁友盛心里的“绿色”是那样的充盈和快乐。

  他的青春在忙碌的工作中过去,他的理想在绿色扩张的喜悦中绽放。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ls/7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