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神奇鱼饵鲎膏,传统工艺材料鲎
鲎(hòu)是沿海居民熟悉而又陌生的一种海生动物,早年,我国南部省份沿海盛产鲎,春夏之际,鲎比较多,在市场上经常看到有鲎出售,部分钓鱼人也发明了用鲎膏做鱼饵的钓法。 鲎膏:也叫鲎油,在鲎的体内附着于软甲之上,用刀将它刮下来即成片状,置于能吸水的纸上晒干。 然后放入容器中,加盐,腌制三到四天。腌制后的鲎膏保持着恰当的湿度,而且质地软韧。钓鱼前需先将鲎膏剪成细条状,然后挂满整个鱼钩即可。 鲎膏对鲷类的鱼,如黄鳍鲷、黑鲷等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传统钓饵中享有盛名。 早年也有东山渔民将鲎膏用于延绳钓(延绳钓东山岛称为“bànggìng”)。 需要注意的是,腌好的鲎膏臭味较重,应避免与人的皮肤直接接触,因为接触后臭味基本无法洗掉,会在皮肤上保留几天。 鲎壳:早年,南方沿海地区盛产鲎,居民们吃完鲎之后,会将鲎壳保留起来,并卖给废品收购站,因为鲎壳是一种大有用处的材料。 1、药用传统药书记载如下:鲎壳:治咳嗽,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烫伤。①《纲目》:治积年呷嗽”。②《本草求原》:壳灰开油,搽子粒疮”。内服:煅存性研末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敷。 ①治咳嗽,喉中呀呷作声,积年不瘥者:鲎鱼壳半两,猪牙皂荚一分(去黑皮,涂酥炙焦黄,去子),贝母一分(煨微黄),桔梗一分(去芦头)。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每含一丸,旋咽其汁,服三丸即吐出恶涎。(《圣惠方》)②治跌打损伤疼痛:陈鲎甲,烧灰泡酒服。③治创伤血出不止:鲎甲,煅存性为末敷伤口。④治汤火伤:鲎甲煅存性研末,调茶油敷患处。(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2、工艺品在鲎壳上彩绘,可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3、鲎勺没人说得清鲎勺发源于哪里。鲎这种古老的海洋生物,从古早起就被制作成闽南海边家家户户使用的勺子。而民间不但有卷鲎勺的手艺人,还有专门收集鲎壳的小贩。 鲎勺柔韧性非常好,能下油锅,也不怕水,过去家家户户都用大口锅,鲎勺很方便,销路也好。这种耐湿耐热的纯天然勺子,过去一直用来做饭勺、汤勺、水瓢。随着时代变迁,塑料勺取代了鲎勺舀水的功能,木勺、铝勺、不锈钢勺取代了鲎勺盛饭、舀汤的功能,除了一些特殊行当和农村,已经很难看到鲎勺的踪影。 鲎勺的制作流程: 沸水煮软鲎壳→内层外翻、刮净杂质→剪掉鲎壳的边缘→卷成锥形→插上竹柄→钉上铁钉→成品 知识链接:鲎(hòu),也叫马蹄蟹。产于亚洲和北美洲东海岸,是远古时代的遗民。鲎的祖先出现在古生代的泥盆纪(与三叶虫同时代),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鲎有多个品种,中国的有中国鲎和圆尾鲎两个品种,目前为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 鲎一般生活于水深40m以内的泥沙质海底,以蠕虫、环节动物、腕足动物及软体动物为食,昼伏夜出,5-8月为繁殖季节,雌雄成对爬到潮间带,通常雄性在雌体背上,6-7月为产卵盛期,雌鲎在产卵前在沙滩上挖穴,将卵产在穴中,每穴产卵-0粒,接着雄体把精液撒在其上而受精。袂孵出的幼鲎,体长仅7-8mm,没有剑尾,身体仅分中央及两侧三部分,与三叶虫的成虫极相似,故称三叶幼虫。要经20多次的蜕壳,共历8年左右,才达性成熟期。 如今,在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南方沿海,鲎已经进入了人工辅助繁殖、人工养殖和野外放流的行列,我们期待这种濒危海生动物的种群能逐渐壮大起来! 特别声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ls/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减轻早孕反应的民间土方大比拼
- 下一篇文章: 鼻烟里的中药通鼻窍的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