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期皂角
一、皂角 皂角,别名:又称皂荚树、猪牙皂、牙皂等;拉丁学名:Gleditsiasinensis,豆目,豆科,皂荚属植物。 二、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度可达15~20米,树冠可达15米,棘刺粗壮,红褐色,常分枝,双数羽状复叶,小叶4~7对,小叶片为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状卵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先端钝,有时凸,基部斜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花杂性,成腋生及顶生总状花序,花部均有细柔毛,花萼钟形,裂片4片,卵状披针形,花瓣4片,淡黄白色,卵形或长椭圆形,荚角直而扁平,有光泽,黑紫色,被白色粉,长12~30厘米,种子多数扁平,长椭圆形,长约10毫米,红袍色有光泽。棘刺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每年的5月份开花,10月份果实成熟,棘刺长成。 三、生长习性 性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及深厚肥沃适当的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皂荚的生长速度慢但寿命很长,可达六七百年,属于深根性树种。需要6~8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结果,其结实期可长达数百年。但是其结实期可长达数百年多生于平原、山谷及丘陵地区。但在温暖地区可分布在海拔米处。 四、园林价值 皂角冠大荫浓,枝条细柔下垂,潇洒多姿,加之有红褐色棘刺和大型的荚果,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被业内人士称为“藏在深闺”的乡土树种,有可能部分取代悬铃木、杨树等,非常适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皂荚对SO2、Cl2、HF等有害气体极强的抗性,是厂区净化空气,维护生态环境的优良环保树种。皂角树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其不仅仅只定位于经济树种,还可定位于园林树种。作为乡土树种,其抗逆性强,耐寒、耐旱,很耐粗放管理,极少有病虫害,且寿命长,可达六、七百年之久,比国槐寿命还长,所以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属绿化苗木中的新贵。 五、植物文化 在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的诗句中“乌臼树”即为皂荚树。困难时期用皂角当肥皂的历史,人们依然记忆犹新。皂角富含胰皂质,供洗濯之用,是肥皂的代用品。元歙县人方回《桐江集》有诗:“何如觅皂角,浣濯暑服腻。”用皂角洗衣物,妇孺皆知,延续至今。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ngbeimum.com/zyzxf/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