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顾,稚子之情北京二中朝阳学校第六
本期主题:童年回顾,稚子之情 朗诵:周子芾(旁白) 梁又予《童年的太阳》 黄艺芳《童年杂忆》之《烟台是我们的》 宋梓宁《寒冷的高纬度》 刘铁山《写给未来孩子的诗》 录音合成:王彬秦岭 在文字的世界里,童年是美妙的,如诗如酒,如一页书香,如一树花开。“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童年的情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童年的日常。童年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憨态可掬,童年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的天真无邪。童年是“怕得鱼惊不应人”的稚子,童年是“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 童年是沈复《童趣》中拟蚊为鹤、以草为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物外之趣;童年是鲁迅记忆里那个奇妙无穷的百草园: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还有神秘的赤链蛇…… 童年是属于孩子的,但孩子的童年却藏在了成年人的文字里,天真纯洁,是梦想的根,是远方的呼唤。孩子是不写童年的,他们的童年是用来盼望长大的。倒是成年人,年岁越久,童年的情结越深,因为他们曾经都是孩子!无论怎样的童年经历,经过漫长岁月的打磨和酝酿之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留在我们心底的时光,往往成了最珍贵的记忆,最醇厚的佳酿。于是我们看到了成年人对童年的歌唱和怀想,那也是我们远游在外无法回归的遥远又亲切的故乡,是我们放飞心灵仍然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聆听美文,怡人怡心!第六期《美文聆听》,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的主题是“童年回忆,稚子之情”。 我是周子芾老师,非常高兴与你们一起,聆听美文,重温童年的快乐。 童年,当听到这两个字时,你最先想到了什么呢?故乡的小河?儿时的伙伴?可以对话的动物植物?可以交流思想的蓝天白云?还是做不完的作业?长不大的烦恼?玩不厌的游戏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 首先,请大家欣赏张晓明阿姨写于30年前的《童年的太阳》,它引领我们走回童年,再次陷入“太阳像什么?”的无限遐思之中。下面请初一2班梁又予同学为我们朗读《童年的太阳》。 童年的太阳 作者:张晓明 小时候奶奶常给我讲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太阳:太阳是勤劳的老公公,是骄傲的小公主,是听话的姑娘,是勇敢的将军……在众多太阳形象中,也有一个是我独创的。 那是个夏天的傍晚,我和小伙伴去玩小莲的新皮球。但她不许我拍,因为我从来拿不出玩具给别人玩。 我跑回家去,向忙着做饭的妈妈诉说委屈,声泪俱下的要求买个新皮球。可是妈妈说太贵了,爸爸说玩几天就厌了,不买也罢了。我知道家里缺钱,只好不要了。 “真乖,来,奶奶给你讲故事听,过会儿咱吃饭。”奶奶搂过我去,指着天上红彤彤的太阳说,“从前,天上有九个太阳……” “奶奶,你看,太阳像不像个大红皮球?”我为自己的发现惊奇,眼泪却淌下来。 “真是要什么心里想什么,跟我小时候一样。”爸爸笑起来,“那时跟你奶奶上工挣钱,中午吃不上饭时,就老觉得天上有个热乎乎、香喷喷的大饼,哈哈哈……” “是吗?”我问奶奶,却见奶奶红了眼圈。 晚上,奶奶把爸爸叫到她屋里,说了好一会儿话。第二天爸爸回来时,手里拖着个红皮球。虽然比小莲的小多了,我仍是含着泪,怀着全身心的欢喜扑上去,抱在怀里。 哦——,我的太阳! 后来奶奶没了,那个皮球也不知哪儿去了。一晃十年,哥哥有了孩子,妈妈做了奶奶,我对于天空中的那个太阳也越来越生疏了。 前几天,小侄女不知从哪里翻出了那个红皮球,要和我玩。当我的手捧到球时,觉得童年又回来了,又置于那种心酸与快乐的岁月里了。侄女伸手要球,我把它高高举起:“告诉姑姑,太阳像什么?” 小家伙昂起头,我看到她眼里的渴望,就像看到了童年的我。我想那时我也是这样看着爸爸手里的皮球,看着我的太阳的! 小家伙又低头想了想,并没有说出我心中的答案。“像……像球形蛋糕。” 我愣了愣,刚进屋的妈妈却赶紧夸起了她的宝贝孙女。小家伙拿了球,扑进她的奶奶的怀里,显示她的聪明。“还像我的机器人的头,像彩电节目的开始,像……像妈妈的健身球,像……像大大的棒棒糖……”祖孙俩笑着,说着,亲着。 这一幕我似乎见过,又好像只是第一次。看着小侄女甜甜的笑脸,听着她咯咯的笑声,我竟欢喜地流下泪来。 我背过脸去,突然想到该写封信,把这些告诉九泉之下受了一辈子苦的奶奶,也告诉即将长大的侄女…… 回忆尽管有涩涩的苦,但谁又能说没有幸福和希望。童年的太阳想什么就是什么,童年的梦想想多绚烂就有多绚烂。漫画家朱德庸说:小孩看世界是用心,大人看世界是用眼睛。美丽的大自然满足了我们童年的无限梦想,花鸟虫鱼走近心里,自然万物就住进了梦想的心空。 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是诗,都是乐园,也有得不到的玩具和等不来的伤心。但当走过来,回忆里的童年就阳光起来,它是一首歌,一本诗集,它是天上的太阳,成了温暖心灵的港湾,久久不忘的思恋。 童年是需要阅读来丰富的,好的阅读可以带给孩子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感受世界的正确方法和独特视角。那么我们读什么,从哪里读起呢? 在儿童阅读上,怀有深深儿童情节的周作人先生,主张儿童要多读故事与画本,并且不能太偏于教训,要遵从儿童的视觉和心灵的需要。巴金老人特别给我们推荐冰心的书,他说:“有你在,灯亮着。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的童年记忆……下面请初二6班黄艺芳同学,为我们朗读《童年杂忆》之《烟台是我们的》。 童年杂忆(节选) 作者:冰心 烟台是我们的 夏天的黄昏,父亲下了班就带我到海边散步,在沙滩上,我们面海坐下,夕阳在身后慢慢落下,红霞满天。对面好像海上的一抹浓云,那是芝罘(zhīfú)岛。岛上的灯塔一会儿一闪地发出强光。 一天,父亲沉默地坐着。我挨过去用头顶着他的手臂说:“爹,你说这小岛上的灯塔不是很好看么?烟台海边就是美,不是吗?”这些都是父亲平时常说的话,我想以此来引出他的谈锋。 父亲却摇头慨叹地:“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何止一个烟台?你没有去过就是了。” 他用手拂弄着身旁的沙子,接着说:“比如威海卫、大连湾、青岛,都是很美的……” 我说:“爹,你哪时也带我去看一看。”父亲拣起一块卵石,狠狠地向海浪上扔去,一面说:“现在我不愿意去!你知道,那些港口现在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威海卫是英国人的,大连是日本人的,青岛是德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个不冻港!” 我从来没有看见父亲愤激到这个样子。他似乎把我当成一个大人,一个平等的对象,在这海天辽阔四顾无人的地方,倾吐出他心里郁积的话。 他说:“为什么我们把海军学校建设在这海边偏僻的山窝里?我们是被挤到这里来的呵。将来我们要夺回威海、大连、青岛,非有强大的海军不可。现在大家争的是海上霸权呵!” 他又谈到他参加过的中日甲午海战:开战的那一天,他身旁的战友就被敌人的炮弹打穿了腹部,肠子都被打溅在烟囱上!炮火停歇以后,父亲把在烟囱上烤焦的肠子撕下来,放进这位战友的遗体的腔子里。“这仇不报是不行的!”父亲看着我说,“我在巡洋舰上的时候,常常到外国去访问。我觉得到哪里我都抬不起头来!你不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 在这长长的谈话中,我记得最牢,印象最深的,就是“烟台是我们的”这一句。 许多年以后,除了威海卫之外,青岛、大连,我都去过。英国、日本、意大利……我也到过,那时我没有觉得抬不起头来。我觉得做新中国的人民是光荣的! “烟台是我们的”,这“我们”二字,除了十亿我们的人民之外,还特别包括我和我的父亲! 冰心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大海以它磅礴的气势和奇幻美妙的景象,给了她亦真亦梦的幸福童年,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沉淀成她对于儿童充满爱与希望的文学情思。对童年的留恋与热爱于她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责任。于是在她爱的哲学里,除了母爱与自然,童真成了她倾心创作的又一大主题。 冰心的散文有着女性独特的温婉与细腻。她善于撷取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就像文中一次夏日黄昏的海边散步,就把对祖国的爱和责任,融进了文字里,传达给读者,如促膝谈心,亲切委婉,充满情趣,给人崇高圣洁的美感。 正是有了这一份份爱的传递,我们的童年才健硕而丰盈。那一篇篇书写童年记忆的美文,成了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 接下来与大家一起欣赏,迟子建的散文《寒冷的高纬度》。 迟子建是一位有着家园情节和童年情怀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有对故乡的眷恋,有对童年的回忆,有对民俗风情的热爱,有对自然之美的挖掘,这些赋予了她的散文浓厚的地域特色,具有了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正是这样的童年,给她种下了文学梦想的种子,于是她一路构建文学大厦,一路尽享诗意人生。 下面请听初二5班宋梓宁同学,为我们朗读——《寒冷的高纬度》,让我们从中感受作者对于故土对于童年的赤子之心。 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作者:迟子建 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端,大约在北纬53度的地理位置上。那儿有一个村子,它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 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衰亡了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加有朝气。 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纯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 至于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难分难解的情缘。我养过狗和猫,它们都是公认的富有灵性的动物,我可以和它们交谈,可以和它们搞恶作剧,有时它们与我像朋友一样亲密,有时则因着我对它们的捉弄,好几天对我不理不睬,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神话和传说是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 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在这篇美文中,作者从不同角度回忆童年,写出是故乡、童年和大自然奠定了她的人生基础,成了她人生思考与创作的精神之源。植物的荣枯变化,让她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坚强;亲人的淳朴善良,让她领悟到随意而安的平和与超然;动物的灵性,给她带来异常温暖的感觉;故乡的神话传说和梦境,给她的作品以特别的色彩和神韵。 童年是幸福美好的,这份幸福和美好源自朴素纯真的童年生活,更有长辈们在我们成长路上的诚挚劝勉、殷殷厚望和拳拳的爱子之心。 在众多的长辈中,乡愁诗人余光中,不只是那个吟着“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爱国诗人,他还是一位爱生活更爱孩子的父亲。他在《写给未来孩子的诗》里面,不仅写下了自己对孩子最深情的寄语,还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期盼和爱真诚地表达了出来。 同学们,下面请德育处刘铁山主任,代表二中朝阳学校的所有老师和学生家长,为你选读余光中的《写给未来孩子的诗》,借此表达对你们的爱与希望。 写给未来孩子的诗 作者:余光中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 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 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童年,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 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 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 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 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 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理想会使人出众。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 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 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 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 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 它往往不能带给你尘世的享受。 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 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 …… 不要轻视平凡的人, 不要投机取巧, 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 你长大后会知道, 做好一件事太难,但绝不要放弃。 在具体的做人上, 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 不要娇气十足。 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 要回信写信给你的朋友。 不要老是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 而要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人。 借他人的东西要还, 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 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在这首诗中,诗人余光中把对孩子的寄语,写得情真意切、动人心扉。作为父亲,他和大家对孩子的希望一样,将做人最质朴的道理告诉孩子,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理想、勇敢、正直且懂得感恩的人。 同学们,这是长辈对孩子的衷心祝福,也是老师们送给你的爱与礼物!愿你保持一颗简单的童心,用自己最快乐的方式,跨越万水千山,在成长的路上坚定前行,用最质朴的心守护童年这方快乐的营地。 让我们聆听美文,回望童年,共同向我们当下的、曾经的童年致敬! 文字:周子芾 审核:校办 制作:信息中心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xf/8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里铺小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探绿美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