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同样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淡然、驱散初生的心头郁结,照亮这段不短的延期开学半封闭生活的是认真看书的静谧时光。

居家延期开学的时间有点儿魔幻,好像人人都开启了电影头号玩家模式。云端交流成了我们最亲近也最遥远的社交范式。在生活即将回归到正轨之前,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童年不同样。

张文娇老师读书推荐读书の态度文本の生活

一、季羡林

题记

读到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我童年时的景象也仿佛跃然纸上。

夏天小院儿里开出各种姿态的不名贵的花,自在匍匐。

夏夜路边发出各种幽香的不知名的花,随风摇曳。

和小伙伴儿们不约而同地聚在乡村街道上并不很明亮的路灯下,倒数一二三,捉迷藏……无意间一棵叶子油绿油绿的柳树遽然怒放在我身前。忽明忽暗的光影下开满粉粉糯糯像指甲草一样浓艳的花朵。我眼馋想偷摘,却被主人家扬言此花有毒彼时望而却步、心有余悸……许久后才知道,此开满花朵的柳树学名夹竹桃。小小的我眼中的夹竹桃神秘美丽、不可亵玩……还有传说中能防蚊又有巨毒的夜来香只在夜里开…像极了昙花一现……那满院葳蕤、那些琐碎和无聊是天真是烂漫是美好是一文不值又无价……

二、鲁迅

题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小鲁迅和童年自己的再次会面和告别。读到此处,也是我和自己童年的一次相拥。

百草园里肆意玩乐的他,像极了儿时为了躲避午休的漫长而跑到无人的柏油路上和小伙伴一起比赛转圈圈的我……相较于小鲁迅“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慨叹,和小小的我因为转圈圈刹不住速度而刮破膝盖肩膀脸颊的小伤相比,更让人无比怀念儿时的肆意妄为…一时自由…无比快活。

正因为童年的转瞬即逝,方更珍贵。我想怀念童年珍爱美好的不二方式,就是用笔将他记录下来。日后再读,重新触摸到文字的温度定会给予你无限的力量。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暴躁的“张飞鸟”、传说中会唤人名字的美女蛇,百草园里有意思的事儿等你去发现!

补充资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初入学塾,在清光绪十三年(年),从叔祖玉田先生读《监略》。后在十二岁时入三味书屋上学。这间三味书屋的老师是寿镜吾先生,名怀鉴。他是当地有名的老秀才,毕生以教书为职。一年四季从《大学》教到《尔雅》,每节课一律收费两块大洋。(据网络数据当时的一块银元大概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五百元)

然而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达六年。

按照鲁迅胞弟周作人的解释,这间三味书屋,应当说的是:读经味如稻粮,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菹醢。

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在他写的文章中则是这么说的:“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寿镜吾老先生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三、萧红

题记

如果说美好的童年时光终将逝去,那么留住她最好的方式就是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童言无忌,是勇敢是无所畏惧。童心未泯,是可爱是天真烂漫,是永不会被困难羁绊。一起来阅读美好、享受美好,记录美好吧~

图文

张文娇

编辑

梁常芳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yazaoa.com/zyzxf/8072.html